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代中西关系史上,利玛窦(M atteo R icc i,1552~1610)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在许多方面对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包括汉文世界地图的绘制。这些地图在当时流传甚广,曾强烈冲击中国人传统的“天下”观。不仅如此,利玛窦世界地图的影响还远远超出中国,波及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中找到一些利玛窦汉文世界地图藏本,它们是东西方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世界地图绘制史上,它在总体上呈现“万国”完整图像方面也显然是超出前人的重大成果,只是由于图上用的是汉文,这一点在西方学术界尚未得到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意大利天主教神父利玛窦(1552-1610)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中国传布天主教文化和自然科学,又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孔学文化和明朝的文物制度,为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利玛窦来中国传布天主教的真正目的是"作耶稣的勇兵",但他的实际活动和作用都超出了狭隘的传教动机.因此,对于利玛窦在西学东渐上所起的历史作用,应当予以实事求是的评述.  相似文献   

3.
钟鸣旦  代国庆 《学术研究》2012,(8):86-92,160
耶稣会在华"传教策略"由范礼安构思,并由利玛窦富有创造性地予以实践。延续至18世纪的后继者们把此种策略与利玛窦密切联系在一起,称之为"利玛窦规矩"。此前,"利玛窦规矩"常被视为个人独创的结果,而忽略了中国这一他者所施加的影响。笔者则试图证明,他者在"利玛窦规矩"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与利玛窦本人的活动同样重要,甚至可以说,正是他者塑造了利玛窦。没有他者,一切都无法想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文献整理的视角出发,主要对《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书信集》等文献中有关利玛窦在南昌生活期间(1595—1598)与以章潢为首的白鹿洞书院师生交往的记载加以整理,兼而考察中外学者就此课题所开展的先期研究及其成果,在此基础上力求对课题研究的现状及有关问题作一初步的梳理,以期推动学界对明末清初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  利玛窦对待佛教及佛教僧侣的态度的变化 ,是很值得品味的。 1 583年 ,利玛窦一到中国就穿上僧服 ,以“和尚”自居 ,1 595年 ,利玛窦在脱下僧服换上儒服两年之后 ,公开对佛教与佛教僧侣进行攻击 :“(僧侣是 )全国最低贱和最被轻视的阶层……他们里面决没有一个人是心甘情愿为了过圣洁的生活而选择了参加这一修道士的卑贱阶层的。他们也和师父一样 ,既无知识又无经验 ,而且又不愿学习知识和良好的风范。”1在排佛的同时 ,利玛窦竭尽所能地接近儒士 ,苦研儒家经典。对于利玛窦的这一变化 ,以往的论者只说利玛窦发现佛教僧侣在中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张梅贞 《理论界》2008,(2):161-162
本文从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适应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明朝末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教的跨文化传播的经历进行梳理,展现了利玛窦在明帝国儒家伦理规范下突出的跨文化传播意识以及高超的跨文化传播技巧,深入剖析利玛窦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和方法,并揭示出其对当今跨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借鉴所在。  相似文献   

7.
从<天主实义>到<畸人十篇>标志着利玛窦传教重心的改变.前者力图调和基督教义与儒家思想的矛盾,重在"以理服人";后者突出非理性的信仰,重在宣讲来世的存在.利玛窦自称<畸人十篇>为"似非而是"之论,实质上却是"似是而非"之言.  相似文献   

8.
石元蒙 《兰州学刊》2003,(1):128-129
15世纪以来 ,欧洲航海贸易势力东来 ,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开始向东方扩展 ,一批批搭乘商船的传教士到亚洲各国进行传教活动。沙勿略是来华传教的先驱 ,而利玛窦真正打开了在中国传教的局面。 15 78年 ,利玛窦从欧洲到果阿 ,15 82年在澳门学习中文 ,后在肇庆建立第一座教堂。 15 89年 ,利玛窦到广东韶州继续攻读儒家经典 ,宣传西方科技知识 ,作为宣教手段。 160 1年 ,利玛窦终于抵达北京 ,向明神宗赠送礼物 ,获准在西城南门附近居住。在北京 ,利玛窦大力著书立说 ,广为宣传教义 ,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从南到北的基督文化传播网。利玛窦去世后 …  相似文献   

9.
利玛窦带着传布福音的使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但他在华的最大成功却不在基督的事业,而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利玛窦入华作为一个代表,作为一个历史象征,反映了中西初识之时接触时的互动、碰撞、吸纳、排斥;造就了利玛窦个人心理冲突与对文化的自我审视;并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的过程中架设了最初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蓝希峰 《理论界》2010,(8):87-90
明恩溥与利玛窦,两个相隔三百年的来华传教士,在面对中国政治、文化的挑战作出回应时,提出了相似的主张,采取了类似的策略。二者来华的时代背景、传教地域、传教对象和历史任务都具有互补性的差异,在一定意义上,明恩溥是利玛窦经验的重拾者,又是利玛窦经验的补充论证者。二者差异互补的传教经历和对中国社会的认识,对于当今中国基督宗教神学的意义仍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作为明末清初天主教来华暨中西文化首次实质性相遇的"第一接触点",利玛窦的译名政策受到中国奉教士人的拥护.从文化互释的角度来看,利玛窦与中国信徒之间关于译名政策的高度默契是以彼此对对方的误读和对自己文化的调适为基础的.该政策最终的成与败提示我们:异质文化间的对话与交融必须在一定限度内进行方能有效.  相似文献   

12.
利玛窦在晚明成功地把西方文化传播于中土.这主要归功于他切实可行的传播理念和方法.穿儒服、研究中国文化经典和熟悉风土人情是他顺利进入中土的第一步,走上层路线、与广大儒士为友、传播科学知识是他传播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明末,西方传教士在广东传教遭遇种种失败后,利玛窦等人入驻南昌传教。利玛窦在南昌传教的三年,也是他的传教策略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过程:他与江西的官绅阶层进行了密切交往和友好的对话,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成功的传教策略———“南昌传教模式”。这意味着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不仅是利玛窦个人努力的结果,也与当时江西深厚的儒学传统文化底蕴和江西文化的一些显著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利玛窦输入地圆学说的影响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李约瑟博士指出,耶稣会士输入地圆学说是对中国天文学的一个贡献。利玛窦是最早将地圆学说传到中国的耶稣会士之一。本文试就利玛窦输入地圆学说的背景、动机、内容、途径、以及它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和意义作一探讨。一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号西泰,意大利马切拉塔(Macerata)人。少时曾在罗马学院就名师克拉维乌斯(P.Clauvis,也称丁氏)学习西方科学。由于他从小就有志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儒学立场是:认同古儒,反对近儒。但是,在宋儒太极说的问题上,晚清新教传教士的态度已不像耶稣会士那么强硬,而是多少表现出愿与宋儒靠近、对话和调和的倾向。很显然,这些尝试与探索突破了利玛窦的局囿,拓宽了耶儒对话的空间和领域。  相似文献   

16.
<正> 十六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的传教和科学活动,是他进入北京之前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本文专就他最初在广东的活动作一论述.一意大利人利玛窦在广东的传教活动,经历了澳门、肇庆、韶州(今韶关市)和南雄三个阶段,历时十五年.葡萄牙是西方早期殖民国家进行海外扩张的国家之一.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葡萄牙人用谎言和行贿的手段得以准许入居澳门.随着葡萄牙人在澳门初步扩大其势力,西方基督教的传教士也步葡萄牙殖民商人的后尘进入澳门.葡萄牙国王“以教皇的  相似文献   

17.
雷强 《学术研究》2004,(6):112-114
利玛窦素有泰西大儒之称 ,他在华传教期间 ,把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传入中国 ,同时又将中国的儒家文化介绍到西方 ,是进行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今天 ,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和重要的背景下 ,重修仙花寺纪念利玛窦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几何原本>翻译的时间断限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主要原因在于对<几何原本>的成书背景与过程认识上有分歧.<几何原本>的成书过程,包含了中国士人对于西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利玛窦传教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徐光启、利玛窦译<几何原本>的不同版次和研究专著的数量分析表明:该书的版本流传激起了时人和后人对中国传统数学的反省和深入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9.
《金瓶梅》对晚明小说、戏剧和诗歌有广泛的影响.围绕着《金瓶梅》的抄本、刻本,一大批文人相互之间曾发生过各种各样的联系.本文选择汤显祖及王肯堂作重点来考察他们之间的关系.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是人们熟悉的;王肯堂是著名艳体诗人王彦泓的父亲.王肯堂又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有深厚友谊;利玛窦带来的西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又通过王肯堂影响到汤显祖、王彦泓.这是治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科技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都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明清之际 ,以天主教传教士为媒介 ,中西文化实现了第一次正式的接触与交流 ,西方的天主教与科技文化相继传入中国。利玛窦提出的天主教儒学化理论在这次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对西学顺利进入中国和中国士大夫最终接纳西学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利玛窦天主教儒学化理论及其在此次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影响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