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汉语中的异读字——兼论异读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娥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64-66
异读是汉语音读方面的特有现象,但同时也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不便。本文拟就异读的辨识,异读产生的原因以及异读字、词的规范等问题试作论述,力求弄清以上问题,使人们对异读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中的异读词在语言生活中很容易发生误读,误读的主要原因是或专有名词的特殊读音,或古音通假,或语体差异,或古音破读,或古书面读音,或汉字简化。要消除这些误读现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使用者的文化水平,另一个方面是修订异读词审定标准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相似文献
3.
张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28-129,136
本文以今北京话音系为参照,从音类分合的角度对明末韵书《元韵谱》入声字文白异读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发现,在《元韵谱》音系里曾摄一等、曾摄三等庄组、梗摄二等、深臻摄开口三等庄组入声字只有白读音,宕江摄、通摄三等入声字存在文白两读,较之《中原音韵》,宕江摄入声字文读音已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樊莹莹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54-60
历代诗话记载和保存了大量异读字,这些异读字中一些反映了各地方言的信息:或来自北方方言(华北官话——山东,西北官话——青海,西南官话——四川、云南,江淮方言——江苏);或来自闽方言;或来自粤方言;或来自吴方言;或来自湘方言.本文择要选取十余条异读字进行考释,利用保留在方志中的语音资料,去印证诗话文献中的读音,以期为汉语方言史积累基础性材料. 相似文献
5.
6.
赵峰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5-57
古今字这个概念前人从用字的角度去理解 ,因而把古今字的范围看得太宽 ,把一些通假字、异体字等也看作古今字。我们主张将先后产生的 ,有区别字义作用 ,称为“古今区别字”。在大中学的文言文的教学中也应采取一致的体例 相似文献
7.
陈丽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1)
古今字是汉字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古今异字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汉字和汉语的关系密切相关。一个汉字既表示一个音节,又表示一个词。研究古今字就必须从形、音、义三方面分析。本文试对古今字中古字与今字的形音义关系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认识古今字。 相似文献
8.
宋益丹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80-83
文章通过对虞西话大字异读现象的微观分析统计,指出大字异读分为文白异读和借词异读,此外,部分白读词还出现了新旧异读.大字异读的内在规律是:第一,不同但相近的外来音经过音系自身的调整在受影响的方言中以一种音而不是数种音来表现;第二,外来音通过词汇扩散的形式渗透到本地音中;第三,语音转变遵循从外来词汇到本地一般词汇再到本地基本词汇的规律,在年龄分布上,有着从青年向中年、老年扩散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张秀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古今字又叫分化字,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字孳乳现象。因为古、今是相对的时间概念,“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①,所以古今字差不多贯穿了整个汉字发展的历史;同时,由于古字和今字在形音义上均有密切联系,从古字可以推测今字的形音义,从今字亦可推测古字的形音义。所以,笔者认为古今字是沟通古今文字的金桥,在文字学上的地位,仅次于六书理论,比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更为重要。对如此重要的文字现象,古汉语论著却论之不详,现代汉语教材及中学语文教材更是无暇提及。笔者认为,如此处理古今字问题实非明智之举,我们应加强…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11-113
古今字研究从东汉郑玄开始,历经两千多年。古代有郑玄、颜师古、段玉裁、王筠、徐灏等代表性传统小学家,现代语言学在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代表,他们是王力、蒋绍愚、孙雍长先生等,他们对古今字的研究越来越趋向明确,目前仍有很多学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言语谐音现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4):110-114
言语交际活动中广泛地存在谐音现象,谐音手法运用于言语交际活动对于言语表达者和言语接受者来说是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信息交流,谐音现象有复杂的结构模式、深厚的文化作用、特殊的控效性。 相似文献
12.
古汉语谓宾关系的研究成果可解现代汉语同类之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鸿鸣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24(2):53-57
50年代初,《中国语文》连载的《语法讲话》曾指出,“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说不完的”;后来,又开展过对“打扫卫生”和“恢复疲劳”等说法是否合乎逻辑的讨论:这是我们对谓宾关系认识不够充分的反映。古汉语语法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可喜的进展。现代汉语中引起麻烦的很多谓宾关系都与古代汉语特殊理解的谓宾关系有关,系统分类对照分析,可以解开很多疑团。 相似文献
13.
石英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39-44
姓名不仅是一个人的符号标记,也是各国各民族文化的载体。分析了中英姓名的结构形式,追溯了中英姓氏的起源,对比了它们的不同类型和数量,并对名字的特点和数量进行了归纳。研究表明:中英姓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家庭观念、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了解中英姓名差异,有助于增强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对跨文化交际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程凌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83-86
各种语言都有其亲属词体系,却同中有异。文章介绍了亲属词的分类,从有无长幼的次序、有无性别的差异、有无姻亲和血亲的区分以及有无父系和母系亲属的区分四个方面列表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亲属词的不同,继而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别的历史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85-92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文学就是古代汉语的艺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与古代汉语的“诗性”之间具有深层的联系,但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现在研究得还非常不够。把中国古代文学翻译成现代汉语作为一种文学行为里面包含着很深的对于语言“诗性”的误解。《关雎》的文学价值就存在于它具体的语言之中,改变其语言形态就是改变其文学性,所以《关雎》是不能翻译的。《关雎》的不能翻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雎》可以作多种解读,而翻译实际上消解了《关雎》的复杂性、多义性以及开放性;第二,《关雎》在语言上的形式美没法翻译;第三,《关雎》的“意境”没法翻译。现实的把《关雎》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理论上经不起深入追问。翻译本质上是对原作的一种解读和欣赏,而不能替代原作。本文通过追问《关雎》为什么不能“今译”而追问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性。 相似文献
16.
刘忠华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5):52-56
古代汉语中所谓的“定语后置”现象,以往被“定语后置”说者当作“中心语 后置定语”的框架。应视情况的不同分析为不同的结构,所谓“后置定语”实际上分属“中心语”、“同位语”、主谓谓语句的“小主语”及主谓结构的“谓语”等。 相似文献
17.
侯友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5(4):71-75
20世纪初诞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较多地受西方修辞理论的影响。要提高修辞学的品位与社会功用,就必须继承中国修辞学传统,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修辞学体系,重视中国古代修辞学学术传统,重新考虑修辞学的内容与体系、方法与方法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翠霞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4):97-99
文章将进行体作为英、汉语中一个共有的语义范畴,考察英语进行体的主要表达方式BE VPing结构和汉语进行体的主要表达方式"在/正在/正 VP"结构在语义、与进行体兼容的动词以及语用功能方面的异同.通过分析认为汉语进行体是客观情状的一种体现,英语进行体是说话者主观意图的一种体现,这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肖亚丽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2-74
文章讨论了现代汉语教材词类的两个问题。一是词的基本类别问题。现行教材在词类划分的第一个层次上处理为实词与虚词,这忽略了组合能力和句法能力的主次关系。组合能力是词类划分的首要标准,词类以此分为组合词与非组合词两大基本类别,实词与虚词是组合词的下位分类。二是词类描写问题。目前教材存在术语使用随意化、语法性质描写片面化的现象,宜用“柔性”描写代替“硬性”描窍。 相似文献
20.
曹胜斌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7-11
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走向终结之哲学方面的原因 ,在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整体关照方法论以及儒道两家长期相互抗衡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