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一篇优秀的童话,即使是一个简单的幻想形象。都可以产生很美的艺术境地。任何一个儿童都可以走到这里来,慢慢地寻觅,细细地领略。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他将不停地走向前去,寻觅更多,领略得更深。正因为这样,童话幻想的美,并非闪烁在一瞬间,它将永远闪耀在儿童心间。因此,优秀的童话幻想的美是深邃的、永恒的。 曾被鲁迅赞誉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的”叶圣陶童话《稻草人》,想及早把稻田里飞来了蛾子的事告诉他的主人,他想为那个渔妇和病孩分忧,他想救那条鲫鱼和那个要投河自尽的女人。可是,他“一动也不能动”,只能默默地在内心祈祷。对于稻草人的正直、善良以及他的柔弱无力,对于当时中国农村的破败、衰落以及农民的辛酸悲  相似文献   

2.
莫言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一批涉及少儿生活的中短篇小说具有浓厚童话色彩。他用丰富想象力和独特童年生活经验,糅合幻想和现实描写"高密东北乡"既有诗意田园风光,又有神奇魔幻色彩的童话世界。莫言笔下的农村儿童形象,是不得不游走于童话奇境和成人现实世界的小精灵。他们在艰辛生存条件下遭遇各种苦难,依然像童话正面小主人公一样以善为美,保持纯真善良、活泼乐观的童心世界,执著于对美好世界的憧憬。小说具备童话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向往个性自由、守望人性的多元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3.
童话象征分类及艺术方式论张锦贻童话象征,在不同作品中有不同的体现,这形成了童话象征的字丰富性和复杂性。为此,应当注重于了解不同作品中童话象征的具体结构和具体状态,以把握童话发展的趋势。1众多的童话象征属于情节象征。即指童话象征的精神意义是建立在整个作...  相似文献   

4.
美的研究对象是“属总体人类的美”,这一美只能是个体的美的总和或思维性存在,必然在“主客观的统一”领域。根据辩证法的宇宙论,美的研究首先是语言学上对“美”的语词之用法的界定。以人对不同事物的判断所持的根据不同,美可谓是“人的气质性、品格性精神”显现在能够引起人的生理感觉快适的物质形式上。审美是人的由生理快适感觉与心理愉快感觉相融合而生成的“精神感觉”活动。美的事物之发生原因,一方面在主体的审美本身,另一方面在客体的不可论美丑的事物。  相似文献   

5.
外国儿童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发生、发展的重要言说资源,而其中堪称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经典之经典的安徒生童话,更成为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理论先驱者周作人最重要的研究资源。安徒生童话对周作人童话理论在童话起源、童话分类与童话创作论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文本言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主观论美本质观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美本质问题上,“主观论”的合理之处在于: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正确看到一般事物之成为美的事物,是以主体意识能力及意识状况为前提的,事物的自然属性及社会属性都只能成为美的事物的条件。学术研究的进展也为此提供了证明:审美关系的发生是以主体意识的发展状态为主导因素的,所谓的“美”并不是一种有独立形态的真实的存在物,而是主体感觉客观化造成的概念。重新评价主观论的合理因素,对于美学研究摆脱停滞状态是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童话的发展过程中,童话的幻想作为一种反映生活的手段和方式,既古老悠久,又充满了年轻的现代气息。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开放,思想的进步,童话幻想在表情达意上不断深化,使童话趋于哲理化与抒情化,这已经成为当代童话创作中的一种倾向。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卓有成效地丰富了童话的思想容量和表达方式,而且充分地印证了儿童文学中童话观念的微妙变化与儿童读者审美趣味的提高。注意广泛地从各种能使儿童动心的体裁中汲取创作的营养,借鉴成功的技巧,以潜心结构内涵丰富的幻想,试图在作品有限的幻想中,包容与培育更加广阔、更加深刻、更加富有美学价值的意蕴,以理念的深邃、情意的真挚来强化童话的功能。于是,童话幻想的哲理化、抒情化,就成为当代童话创作的一种比较普遍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现实生活扑进了童话,现代童话如何固守住传统童话所传递的那份诗意显得尤为重要.站在成人社会和孩子之间,西方童话作家从维护儿童的利益出发,通过对成人的批判来阐释现代生存的诗意,这种创作态势对我国当代童话的创作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童话的象征是童话作家对于童话幻想的艺术构筑作精心探求的必然结果。作家在童话幻想的艺术构筑过程中,一方面是巧妙地运用幻想的艺术手段来折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又恰当地通过幻想的童话境界来表达某种思想意蕴。这种意蕴,为特定的幻想形象所包裹,所隐蔽,需要人们去领悟,去开掘,这,就成了童话的象征。如当代童话名、著《豆寇镇的居民和强盗》描写豆寇镇的人们善良而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生活愉快而幸福。美中不足的是,这里还有三个以偷窃为生,又脏又臭的强盗。但在他们被捕后,镇上的人们象亲人,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使他们受到感动.在镇上塔楼失火时,他们爬塔救火。后来,人们按照这三个人的特长,给他们安排了正当的职业。从此,豆寇镇居民的生活就更加安乐了。作品中的豆  相似文献   

10.
“美是什么”命题辨伪──认知美学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是什么"命题的提出是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基础、以美"理念"及"美本身"的存在为思想前提的。因此,该命题一经形成就内在地含有着美是一种实体存在的答案,误导美学研究两千多年。认知美学理论认为:只有破除掉该命题的束缚,代之以"美概念表示什么"命题,才可使美学研究的思路获得解放;审美关系是在一般功利关系基础上转化而成的,其转化的关键因素,是人形成了新型的认知方式,可以对事物形象产生非功利的愉悦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之为"美"、形容为"美"。因此,美概念本是对主观感觉的表述,不是对任何实体性对象事物的指称,"美是什么"命题不能成立,"美本质"问题也不应存在。  相似文献   

11.
刘林 《东岳论丛》2012,33(5):26-30
19世纪初英国浪漫派诗人和批评家柯勒律治的“象征优于讽喻”论,标举象征而贬斥讽喻,试图用象征来取代讽喻的传统地位.但他笔下的象征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上,在向崇高的转化上,在“半透明性”的表达方式上,都和讽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用圣经历史阐释当代历史时,象征也同样具有圣经讽喻的历史预言性和道德训诫性.象征与讽喻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追溯到柯勒律治形而上学理论中反复论述的不同事物之间“有区别而非完全分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维多利亚时期及其前后(1830-1914)史称英国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然而长期以来评论界对这一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叙事成就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儿童幻想叙事(童话小说),对于其他类型的文学叙事则关注不够。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创作在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时代语境下形成了一个具有共同读者对象、共同价值取向和相似艺术追求的文学共同体,具体包括以“重返童年”为特征的三类童年叙事、女性作家的童话叙事、少年校园叙事、少年历险叙事。本文致力于从当代中国视阈对这一时期成就斐然、影响深远的儿童和青少年文学叙事共同体进行全面、系统的共时性考察。  相似文献   

13.
艺术和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一样,都是表达人类经验的符号活动方式。人类以符号行为,给各种经验以一定的秩序。艺术,是人在感觉和情感领域的一种符号活动。一、情感投射的符号化以一般观点而论,把符号看成是任何一个能说明或涉及任何另一个统一体的事物,那么,当儿童会用一种东西来表示一个不在眼前的事物时,他就开始使用符号了。但儿童的符号功能真正形成,是在心理表象(即内化了的模仿)和言语表象出现以后。这是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美学三大基本问题研究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本质、审美发生、审美功利性与非功利性关系,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相互关联的三大难题。新的研究表明:人的意识能力的发展及非功利性。心理“闲暇”的形成,是审美关系得以发生的前提。所谓审美,就是人在无功利需求状态下,由观照事物形式一形象而产生愉悦感觉的行为。因此,功利性是审美关系的基础条件,而非功利性则是审美关系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在审美关系中形成的“美的”感觉经由对象化、客观化过程成为人们认识误区中的虚空的存在物——美。美概念的实际内涵本是对人的非功利快感的表述,后被人们误用来指称审美对象或审美价值,其正确的使用应表示由全部审美现象构成的人类精神活动的一个范畴,与“真”、“善”相并列。  相似文献   

15.
认知美学认为"美是什么"命题的形成过程是反逻辑的,是个伪命题,因此无论哪个学派做出怎样的解答都不能成立。事物之所以美不是来自美本质,而是来自认知活动。在事物有利性的作用下,大脑中形成了相应于事物外形的知觉模式;知觉模式对外连接着事物的形式,对内连接着情感。以知觉模式的建构为前提,人在非利害状态下由对事物形式的知觉而产生的愉悦感就是美感,引发美感的事物被称作美的事物。在"美是什么"命题的逻辑错误已被证明的情况下,美本质研究已经没有任何积极意义了,应该即时终结。  相似文献   

16.
大地:儿童与儿童文学栖息的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地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场,大地赋予儿童自然属性,儿童性即土性;大地既是儿童文学之源,作家进行儿童文学情结的物化形态,又是儿童文学的表现对象和精神的象征;儿童文学的纯净的美学风格也是大地自然气息的文学体现。大地培养了儿童土性的灵魂,形成了儿童以土为美的审美眼光,大地是儿童与儿童文学的诗意之源,是儿童与儿童文学须臾不可离开的场。  相似文献   

17.
"道"是人类无数次生命体验和感性认识之后的理性发现.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庄子哲学的本根.在<庄子>的哲学世界里,"道"大体有三个基本象征:一是宇宙存在的象征,二是事物自身规律的象征,三是人的最高认识境界的象征.<庄子>的全篇都在言说"道".庄子对于"道"采取了一种诗意的象征表达,使得作为宇宙存在、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和人认识世界最高境界的抽象的"道",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展示与确证.  相似文献   

18.
近代美学把美定义为"感觉的完美性",从而把审美经验当作了美学的第一主题,取消了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未来美学最重要的观念变革是从"感觉的完美性"向"存在的完美性"的过渡,这意味着回归向古代美学的存在论基础。柏拉图关于感性世界与理性世界的二元论是对美学和艺术的最重要的存在论奠基,指出了在感性世界之上还有一层更高、更真实、更完美的理性世界存在,以此规定了美学的基本论域:美是存在本身的完美性,美学的基本问题是可见之美与不可见之美的关系问题,艺术的本质是可见之美对不可见之美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把人与对象的审美关系的确立看作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人的实践活动使对象具有了转化为美的可能性。是劳动实践使人获得了人的感觉 ,是实践塑造了审美主体 ,是实践造就了人的本质的多样性、丰富性 ,进而使人类实践创造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人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对象、事物不断地转化为美 ,同时 ,人们对美的发现 ,又使人的感觉和审美意识得以塑造和升华。美在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不断辐射 ,在时间空间上张扬  相似文献   

20.
“变”是《易传》美学的精髓。《易传》认为美是在事物的变化中产生的,没有事物的变化,就没有事物的美。“在天成形,在地成象”,都是由于变化。天地混一,就不可能有天地万物之形象,从而也就不可能有天地万物的形象之美。《易传》的美学思想与它的哲学思想相适应,认为美一产生于事物之“杂”,《系辞下》所谓“物相杂,故曰文”;二产生于事物之动,《系辞上》所谓“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天下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