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与柏拉图是雅斯贝尔斯所谓轴心时代奠定中西方文化走向的思想巨人,与中西传统世界的理性化进程同步,孔子与柏拉图诗学的建构都是在文化理性的要求下进行的,但由于确立自身的具体方式不同而导致了彼此的差异。他们诗学思想中的接受意识,深刻的影响了中西方诗学的走向。孔子与柏拉图的读者接受意识体现在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接受过程和接受效果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比较,探讨他们审美接受思想的异同及原因,从而有益于我们更好的理解中西方主流诗学。  相似文献   

2.
艺术虚构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同时也体现在艺术接受活动中。无论从艺术接受的本质、特征上看,还是在艺 术接受的活动过程中,都始终离不开艺术虚构。艺术虚构存在于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3.
文学接受是文学活动得以实现的最终环节。文学文本存在极具张力的开放性空间,为误读文学接受中的审美启迪价值建构文学文本的审美视域和文化意蕴。历代读者对文学文本的多维误读,不仅构成对文本永无止境的审美阐释视域,也为文本价值提升铺路搭桥。文学文本审美启迪作用,往往取决于它被"背叛"的程度有多大。文学接受中审美"发现之旅"的填充和误读的"背叛"性超越,使文学文本审美意蕴的"负氧离子"递进式增值和扩散状弥漫,更加鲜活地释放出文学生命的宝贵价值。因此,深刻认识误读的审美启迪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坚持唯物论、实践第一和理论联系实际三个方面的理论建构,"实事求是"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已经构成一种明确而自觉的、基本性的反思倾向.在今天看来,要坚持和强化贯彻这一原则的自觉性,还有必要深入到主体自身的理解前结构当中来认识和反思实事求是的相对性和可能性.当代诠释学为此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审美主体间性的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是审美主体间性的基本构成.理解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认识论上得到沟通,同情使自我主体与他我主体在价值论上得到沟通.审美主体间性弥合了二者的分离,实现了充分的理解与同情,达到了审美理解与审美同情的同一.西方美学的认识论传统导致重视审美理解而忽视审美同情,中国美学偏向审美同情,二者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6.
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影响戏剧审美接受心理动因的形成。根本地、内部地影响戏剧审美接受心理动因的因素可包括美感享受、原型触发、接受主体心理定势、审美心理需要等。各种因素对戏剧审美接受心理的形成各自起着一定的作用 ,几种心理因素的作用过程便是戏剧审美接受心理动因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理论与方法支持的回顾,以及审美接受实践过程中对于"过度诠释"的不可避免,可以得出"过度诠释"在整个中国古典审美接受过程中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当"过度诠释"超出了社会与时代所能承受的范围时,这种"过度诠释"本身就会给我们的社会与文化带来压迫与损害,让我们对于审美接受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可以容忍"过度诠释"的存在,但还是应该有意识的控制审美接受过程中诠释的过度,以确保我们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英汉跨文化文学作品翻译中译文多样性的问题。着重阐述了文学接受过程中作为审美客体的原文文本的模糊性,以及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读者)在阅读欣赏时的主观能动性,并指出这两者也是多样性译文出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分析了“前见”合法性的解释学内涵,并结合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后经验主义,如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劳丹的研究传统等思想,进一步确证“前见”的合理内涵,从而说明,就理解的主体角度而言,自然科学具有解释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极富原创性的核心范畴之一。兴最初是作为阅读理论和接受方法而受到文论家们的关注。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美刺走向审美的过程,当兴淡出于美刺教化、突显文学和审美功能的时候,兴作为接受的一面呈现出蕴藉含蓄、意在言外之美,日益满足读者对作品的认知需要,使读者从更广阔的空间体味其"韵外之致"。兴的内涵与西方接受美学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古代的言意之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应用认识论的观点,并根据《声无哀乐论》和《淮南子》中的音乐美学思想,分析、研究了音乐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音乐审美主体对“认识情境”的选择会导致审美主体的接受差异;审美主体的主导性和创造能力也是音乐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接受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因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的诸种差异性所造成的文学接受过程中的隔阻现象,其中视听感觉经验的不同,生命体验情感体验的差异,分属于不同的文化时空造成的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及接受主体的审美心理定势等等,是造成文学接受隔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罗马文论中对审美接受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力求凸显创作者的话语权力,这与文学接受理论中以读者为中心的理论倾向迥然相异,这主要是由于理论视角和文艺价值观的不同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名审美信息的传递是译者在文学作品名翻译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译者的接受过程首先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文学作品名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名和原作(审美客体)的理解和审美判断,对译文读者审美能力和审美接受的审慎辨别,最终导致了原名审美信息在传递中的复制、损失和替代。  相似文献   

15.
论“政治理论”的接受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结构理论对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政治理论”接受活动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由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生、环境五个要素构成了“政治理论”接受活动的结构 ,而学生、教师、教学内容、环境四个要素是结构中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研究 ,认为正确处理好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学内容、学生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 ,是使政治理论接受活动有效完成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分析了“前见”合法性的解释学内涵,并结合以波普尔为代表的批判理性主义和后经验主义,如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劳丹的研究传统等思想,进一步确证“前见”的合理内涵,从而说明,就理解的主体角度而言,自然科学具有解释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7.
理解是双向的、互动的,是主体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而不是单向的主对客的阐释。理解者和被理解者是共生的、共同存在的“我一你”关系,是对话的关系。主体间性美学就诞生在这种诗意的理解当中,诞生在“理解”本身成为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人一旦能与对象进行诗意的理解和对话,美学的主体间性也就真正得到了实现。人在相互理解中走向自由和超越才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客体的规定性,目前在学术界大致可以归结为"主体———客体"与"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两种不同的分析结构模式。教育中主客体双向运动的原理从理论上与实践中证明了"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分析结构模式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教育对象的客体性主体的性质,转变教育理念与工作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增强以人格力量为主的非权力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四个层面区分并阐述了"理解"与"诠释"的关系,揭示了西方诠释学诠释观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0.
在文学创作活动中,主客体是双向逆反建构的关系,在主体走向客体的同时,客体也走向主体。主体走向客体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的过程,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去阐释:文学写作首先要求作者有很强的审美感受能力;文学写作活动关注的是客体的审美属性;审美属性使文学写作中的客体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