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题署指在宫室楹联或其他器物上题书署名。墓志中题署撰制人信息的现象在唐代趋于普遍。辽代汉文墓志题署书写,基本仿效唐代墓志的书写习惯和范式。题署的人员主要是墓志的撰者,书人和刻工极少在题署中出现。题署的书写形式相对于唐代要少一些。辽代与唐代墓志题署书写内容相似,由亲属关系、姓名、郡望或籍贯、身份标识等四个要素组成。相比于唐代,辽代撰书墓志题署名讳已然成了一种书写习惯,直接影响契丹文墓志的写作习惯。辽代墓志题署礼仪性和等级性,“前尊后卑”的观念表现得较为突出。匠人和刻工在这一时期社会地位不高,在墓志中署有名讳的现象极少,且墓志盖的制作者不在墓志中署有姓名。  相似文献   

2.
新近发现的席夔墓志是唐代重要的诗人墓志,不仅可以明确席夔的生卒年、家世、科举、历官等生平信息,对研究其文学成就和交游往还也有重要价值。首先,墓志揭示了席夔的文学家世,祖父席豫为唐代著名文学家,与张说、韩休等人关系密切,为文为官备受推重;表兄李舟是唐代著名散文家、音韵学家,与梁肃、杜甫、岑参、刘长卿皆有交往。其次,从墓志评价及席夔现存文学作品可知其文学创作与科举、仕宦经历息息相关;与其有文学交往者如韩愈、白居易、元稹、刘禹锡、陆畅等皆为中唐文坛的扛鼎人物,呈现出中唐时期特定的文学环境。再者,墓志撰者陈讽是中唐时期代表性诗人,书者裴潾是唐代重要的文学家兼书法家,亦是席夔墓志重要文学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千唐志斋博物馆新藏一合形制特殊的卢公亮夫妇墓志,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就形制而言,它是一合龟形墓志;就家族而言,是唐代望族家世和望族婚姻的集中体现;就科举而言,涉及唐代影响最大的长庆元年科举案;就文学而言,卢公亮原本是一位诗人,值得进一步钩稽;就撰者而言,志文撰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殷尧藩,铭文撰者是卢公亮的再从弟卢罕,因而这是一篇志铭分撰的墓志,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文章体式.  相似文献   

4.
唐代洛阳的职业墓志撰稿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洛阳出土的唐代墓志中,有不少志文几乎相同或大致相同者。究其原因,应该是志文撰者自留底稿,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加以修改而成。这些志文撰者是职业墓志撰稿人。墓志作为随葬物,是埋于地下的,一般不容易穿帮。但随着一方方墓志的出土,这一情况也随之大白于天下。这种墓志文一般都不署作者大名。  相似文献   

5.
新发现的颜真卿撰《康阿义屈达干墓志》是一方唐代突厥世族的粟特人墓志。康阿义屈达干是安史之乱前后的重要人物,他的一生关联着唐代两个最大的政治动乱,对唐王朝而言,他是外族忠臣的代表。《康阿义屈达干墓志》记述的康氏的名字和族源,涉及突厥内乱与康氏归朝、康氏与安史之乱、康氏与代宗幸陕等重大历史事件与民族问题。颜真卿为康氏撰写墓志与康氏之子康没野波在平原之战中保全颜真卿有关。  相似文献   

6.
新出土文献中,唐代墓志铭数量最多。在墓志铭的诸种特性之中,家族因素是重要的方面,探讨墓志铭的家族因素和传记文学的关系,是新出土唐代墓志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墓志志主与撰者身份进行综合考察,唐代墓志在文体属性与家族属性方面的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出三种情况:一是文学家自己撰写的墓志铭,这是特殊类型的自传文章;二是家人或族人撰写的墓志铭,更能体现出家传的特点;三是夫妻之间撰写的特殊墓志铭,具有家族与婚姻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7.
唐墓志中的材料可资研究利用者殊多,缉补唐代书目之阙仅其一小方面。本文从《千唐志斋藏志》中拈得唐代书目凡二十四种,经、史,子,集四类俱全,时间跨度从初唐至晚唐。其中谢观,杨牢、李正卿等人亦见载于《唐书》。本文认为,《千唐》仅是近世出土的唐墓志中的一小部分,若能将全部唐墓志检索一过,所得唐代书目之逸者必定更多,而唐代书目之全豹亦庶几可窥矣。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所提供的原始文献,补充了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今人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等史书尚未记载的唐代进士出身者6人,明经出身者6人,制科出身者3人,同时对涉及唐代科举人物的其它资料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近年来出版的唐代墓志资料,补充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一书中尚未记载且年份确知之进士出身者二十一人,原列附考现确知年份之进士二人,年份移正、更正姓名之进士各一人.  相似文献   

10.
新发现的高璩墓志是晚唐重要文人墓志。志主高璩为唐初开国功臣高士廉裔孙,中晚唐名臣高元裕之子,官至宰相。高璩墓志与近年出土的十余方高氏家族墓志、神道碑相印证,可以厘清高士廉一支的家族世系,勾勒高氏家族在唐代政治与文学舞台上的传承演变情况。高氏一族受初唐政治风波影响,一度沉沦下僚,至中晚唐高元裕、高少逸、高璩,凭借出色的文学才能及强有力的政治援引重返权力中心,体现出唐代士族在维持家族文化传统的同时,通过自我调整来适应政治环境的一面。墓志撰者为晚唐宰相刘邺,书者裴璩位至重要方镇节度使,都是兼具政治家与文学家身份的重要人物。以高璩墓志为中心,可以综合考察高璩家族与刘邺、裴璩仕宦经历的关系,挖掘科举及第、入幕经历、翰林供职、政治奥援等因素在中晚唐文人仕途升迁中的作用,从而揭示中晚唐政治与文学研究的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集体主义是促进和保障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论力     
作者考查了力的发展过程,提出了新的力(物体的力)学理论,阐述了力的组成部分——静力(物体的静力)和动力(物体的动力),运用新的力学理论阐明了物体相互作用的有关问题,进而推出了物体相互作用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3.
报刊新闻结构形式的认知语言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是近十几年来国际理论语言学界新兴的一个语言学学派或一种新的研究方法。Ungerer和Schmid认知语言学看成是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由三种方法来表征:经验观、突出观和注意观。本文以这三种观点为基础,分析解读了报刊新闻外部结构的三种主要特征:经验观外部结构中重要的报道形式:散文式,影视式和倒金字塔式结构以及新闻内部结构中的导语,从而把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运用到了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新闻业。  相似文献   

14.
赫沃德·摩斯(Howard·Moss)这样说过,“生活中所有的自然奇迹———星辰、海洋、岩石、季节的轮回更替等,都是默多克笔下被善驱使而相互关爱,或被恶驱使而相互折磨的人物们追求真实却难以到达真实的种种暗示。作品中真实自然的景物在理性与感性、人性与自然、神圣与亵渎的相互  相似文献   

15.
信用黑名单制在应收账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商业信用在经济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由此,应收账款便大量发生。而应收账款一旦逾期收不回来,形成坏账,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甚至破产。如何有效解决该问题,文章通过对信用黑名单制的研究,企图找到一个关于追收应收账款的新方法,即建立一个信用黑名单。当某个企业所欠货款的时间和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时,将被列入信用等级最差的那一栏,这时该企业被打入信用黑名单中,以后其要进行所有有关信用的事情都有可能被拒绝。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中已经初步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是在改革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国有企业"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私营企业有待进一步规范;农村市场发展缓慢;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很大。为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更好的实现,我们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实现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有机结合;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它应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承担一定的历史责任,苏联的国家利益是共产国际制定策略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及其孕育的民族精神是真正地把一个民族凝聚在一起,并赖以生存繁衍、世代延续的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部分的中原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的思想文化精华仍具有不容忽视的现时代价值。传统的“持中”、“尚和”、“宽厚”思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思想基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现代复兴而奋发进取提供动力之源;有关义利关系思想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9.
葛逻禄是由三个部落组成的联盟,唐代时分属唐朝4个都督府管辖。从766年起葛逻禄成为伊斯兰世界的紧邻,并在中亚形成一种势力。840年蒙古高原的回纥汗国灭亡,回纥散往四方,其一支逃往葛逻禄避难。喀喇汗王朝是葛逻禄统治者接受了回纥汗国阿史那汗族(或“阿夫拉西亚勃家族”的一支)归这一家族所有的可汗职位。在伊斯兰历史著作中有三条关于萨曼王朝的伊斯玛因于893年对西部喀喇汗国战争的报道,它们可以相互补充。此外,这三个报道中还有关于喀喇汗王朝与葛逻禄为同一部族的重要情报。  相似文献   

20.
仆固部作为隋唐时期活动于漠北地区的九姓铁勒强部之一,主要活动于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西北部一带,其活动中心位处土拉河由南向东转弯地,即土拉河以东和以北的河套地带。作为北方游牧民族之一的仆固部,与唐关系错综复杂,时归时叛。仆固部的向背,直接关乎到唐朝势力在漠北的消长。认真梳理仆固部与唐朝的关系,对于全面认识仆固部之兴衰、唐代漠北之局势、唐代羁縻政策之成败得失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