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需求变化形势。为研究如何在需求频繁转换时期顺利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强国建设,首先结合机器换人模型,分析需求冲击下投资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机制;进一步基于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投资影响资本劳动比和生产率的双方程模型,检验不同需求冲击下企业投资对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效应。研究发现:总体上,企业投资对制造业升级呈现出显著的积极影响;当需求冲击逐渐加强时,投资的积极影响逐渐减弱,负向需求冲击更有益于刺激制造业转型升级投资;区分所有制属性后,相同需求冲击下投资更易促使国有企业提升资本劳动比,而对非国有企业生产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据此提出需求下探时期和需求急剧扩张时期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从而在极端需求变化情况下实现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转型国家深受其害。进入后危机时期,转型国家积极把握全球经济回暖的机会,通过不同渠道力争发展空间。本文结合《转型报告2010》等研究资料,论述转型国家后危机时期经济复苏与改革状况,分析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中小家族企业在进入人力资源瓶颈导致的非危机状态下的发展困扰时期,应通过创业者自我优化、利用“大家企业”观念和瓦解破坏性规律作用的条件,突破人力资源瓶颈,顺利执行非危机状态下企业转型,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构建碳减排政策下企业均衡的理论模型,对企业在实施碳减排政策前,以及实施碳减排政策后不同时期的均衡条件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研究不同政策条件下企业低碳技术研发的差异。结果表明,碳减排政策对企业从事低碳技术研发具有激励作用。作为两种主要的碳减排政策,碳排放交易体系与碳税对企业低碳技术研发的激励效果存在差异,前者的激励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变化。本文将对女性劳动参与率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率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藉此揭示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供给的特点,并总结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转型期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变化。本文将对女性劳动参与率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率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藉此揭示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劳动供给的特点,并总结其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与转型时期过剩经济的出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剖析的经济危机实现条件可区分为内生性制度因素和外生性物质技术条件。对价值增殖的无止境追逐和对抗性分配关系构成危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爆发的内生性制度因素,而规模化生产方式、技术进步促成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以及固定资本的周转周期等外生性物质技术条件,并不从属于某种特定的经济制度,它同样是推动生产过剩在转型时期产生的客观基础。分析转型时期的经济运行可以看出,借助于分权化改革战略,地方政府和企业事实上替代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私人资本,承担着扩张生产规模的主体;而与此同时,收入不能顺利转化为消费和投资则替代了收入贫困化因素,导致了需求萎缩和市场狭窄。所有这些为转型时期买方市场的出现和生产能力过剩铺垫了体制成因  相似文献   

8.
广告经营为主要商业模式的中国传媒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之后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本文通过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传媒企业运营状况的影响,描述金融危机对中国传媒企业影响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传媒企业创新与发展对策,包括建设创新型传媒企业、进行传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打造精品产品、建设文化产业集群、扩大海内外市场等。  相似文献   

9.
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关系的变化趋势与应对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企业劳动关系变化的五个方面特点的考察,对我国今后一段经济转型时期劳动关系在内容形式、稳定状态、制约因素、分层形态、波动时段等方面的变化趋势进行具体的分析,针对劳动关系日趋多样、灵活、错综复杂的变化趋势,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层面提出规范和理顺劳动关系的应对措施,对于经济转型时期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2015—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研究政府支持力度不同阶段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创新效率的视角寻找政府支持的合理区间。相关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效率之间存在着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效率受到政府支持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政府支持力度低于0.84%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成正向关系。政府支持高于0.84%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效率成负向关系。根据企业规模不同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规模企业门槛效应依然显著,小规模企业则不再存在门槛效应,为企业和政府推动创新效率提供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提高,人类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脑力劳动在价值创造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逐步融合,精神生产的劳动广泛发展。因此,科学劳动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先导作用日益突出。管理劳动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不断深化对当代劳动的认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价值论提出的挑战集中体现在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知识是否创造价值上。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在于它通过对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渗透 ,极大地提高物质生产要素的效率 ;通过劳动者的运用和创新变成能动因素 ,提高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劳动的活力和劳动能力 ,使这种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倍增效用  相似文献   

13.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劳动和劳动价值论 ,不仅要看到生产劳动的一般性 ,还要看到生产劳动借以进行的特殊社会的、历史产生的经济制度。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 ,必须深入研究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4.
劳动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有力举措。当前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上存在的误区已影响其素质提升,高校应认真分析现状,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把劳动教育编入人才培养方案、认真开展好实训课、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劳动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劳务输出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在劳务输出方面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共生。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河南劳务输出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搞好河南劳务输出工作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思东创作室在网上发表的《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还是唯心主义的"二元论"——评何炼成先生的"生产劳动理论观"》一文,作者从哲学观点上对该文进行了评论,质问该文作者《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还是唯心主义的"二元论"?》,并对何炼成先生"生产劳动理论观"也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7.
日本劳动合同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2007年底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将既有的劳动合同相关判例法理明确和成文化,日本的《劳动合同法》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其确定的权利不得滥用等原则和规定仍然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满足了企业用工方式多样化、降低用工成本和提高用工效率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就业。劳务外包是专业化分工深化的结果,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文章从三个方面比较了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认为劳务外包对劳务派遣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但劳务外包的两个主体--发包企业和承包企业仍可能采用劳务派遣的用工方式。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发展并不改变我国以劳动合同制为主的用工方式。  相似文献   

19.
对劳动契约的历史追溯表明,劳动契约的产生既确立了劳动者从"身份到契约"转变的主体地位,又确立了政府对劳动者的"从契约到身份"倾斜保护的义务。因而劳动契约是一个包括劳动基准契约与劳动约定契约的契约体系,其主体涉及劳方、资方及政府三方主体,其内容包括在劳动契约的缔结、履行和终止过程中而发生的劳方与资方、劳方与政府、资方与政府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20.
作为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竞业禁止条款,其内容将如何直接影响到劳动者自身劳动权益的实现,我国劳动法却未能就此做出一个恰当的规定,从竞业禁止的适用主体、范围、期限及补偿标准等方面,结合我国劳动合同法(草案),来探讨我国竞业禁止的内容,以期对我国劳动立法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