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在中国现代书籍的装帧设计方面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不仅对中国传统的书籍装帧艺术深有研究,还大力引进了西方好的书籍装帧形式。在引进西方优秀文化艺术的同时,他注意到了一个关乎民族文化根本性的问题——"民族性",鲁迅的书籍装帧设计正是他勇于引进西方文化而又能够保持传统文化中"民族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王志蔚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2):93-98
以"立人"为指向,反复再现"看客"影像,展示老中国人间世相和国人生存状态——贯穿于鲁迅一生创作的全过程,凝成了鲁迅一生挥之不去的"看客"情结。这种情结,与鲁迅青少年时期独异、坎坷、苦楚、悲凉的生命感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痛彻反省以及梁启超、尼采等中外先哲的思想启迪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年"演化为一代代中国人心中不可缺失、不可替代的"年情结","年情结"所带来的全民参与、全民营造、全民表达与全民宣泄现象,有着浓厚的文化根源,失去文化底蕴,"年情结"将无所依托。因此,必须发掘年文化的精神价值,将"年情结"、"年意识"内化为较高层次上的文化自觉因素,突显年文化中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文化内涵,张扬传承了几千年的年文化的魅力,引导广大民众,过年,不仅是过生活意义上的年,更要过文化意义上的年。 相似文献
4.
李琳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3)
翻译家鲁迅以笔代戈,穷其半生从事翻译介绍和研究外国文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也坚持“宁信而不顺”的“直译”与“硬译”,批判削鼻剜眼,强调翻译要有“异国情调”.针对“直译”与“硬译”的异议,从翻译之区分题材、预期读者及翻译目的三个方面为之辩护.作为时代翻译家的救亡图存的最强音,鲁迅坚持“直译”与“硬译”,以达“益智移情”之效,是“窃”外国之火,照明中国的黑夜,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3):53-64
中国的文人群体自古以来就有聚会结社之风。明清之际,由于有钱、有闲的市民阶层知识分子的增多与文人聚会结社制度的逐步完善,文人群体间的聚集开始有了自觉的群体归属意识,也即是"圈子""群体"的归属意识。晚清报刊媒体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文人社交的"圈子化"。鲁迅在初到日本留学时就开始有了"圈子"意识,先是加入了"同乡会",继而结交《浙江潮》的编辑,后来自己组织人员想创办新的文艺刊物《新生》,在经历《新生》创办失败后的多年沉默,鲁迅在北京又加入了《新青年》的文化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同盟军。鲁迅深知文学圈子的重要,多年来不断组织身边的青年创办各种文学杂志,并最终形成了以鲁迅为核心的文学圈子与文化圈子。 相似文献
6.
黄健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6(4):136-137
“语丝”时期,鲁迅创作了许多大篇幅的杂文,将叙述、议论、抒情有机融合,全文有着逻辑较为严密、说理纵意挥洒、行文委婉曲折的整饬美和洒脱美。这些杂文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体风格:一是选取社会生活中某些看似平常的人和事,以小见大地写出其中深蓄的非凡的人生意义;二是显示出作者睿智的思想和天才般艺术功力;三是作品具有委婉含蓄、隐晦曲折的审美结构;四是充分显现出散文“散体构思”和“纵意挥洒”的体式美;五是具有诗意美和哲理境界;六是显示出高度个性化的体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50-55
与竹内鲁迅丸山鲁迅等日本学院鲁迅形象一样,池田鲁迅也是在战后日本时代语境中建构的日本鲁迅形象。一方面,池田大作对鲁迅的思想探究和价值传播一直紧贴战后日本变化的时代语境,并积极致力于发掘鲁迅之于当代世界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池田鲁迅不同于日本的学院鲁迅,它是日本鲁迅实用性研究的典范。另一方面,在1980年代以后,池田大作在注重鲁迅人性革命思想的同时,也开始重视发掘鲁迅的文化交流意义和教育思想价值,并以鲁迅为媒介,推进东亚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使得鲁迅传播显示出强劲的活力,而池田鲁迅也成为鲁迅在海外传播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8.
龙永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17-121
在鲁迅的认识中,“五四”是一极为宽泛的范畴,有时是指“五四”运动,但更多时候是指“新文化运动”。鲁迅对“五四”运动的评价是先抑后扬,而对“新文化运动”则是肯定之时亦有反思。他的“五四”叙事是以“新文化运动”为中心,整体性观照视角下的“反思”式书写。对知识分子与传统同一性存在的表现及超越意向的寄寓等,让其生命体验蕴蓄着新的淬炼和升华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尹变英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5-39
沈从文不厌其烦地在各种历史情境中重申他所理解的五四,其核心内涵是他所论述过的文学者的态度,主要针对的是作家本身,要求他们做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守护人。他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五四精神做了互解,使五四成为自己文学思想的支撑点。这种重复性极高的五四言说体现了沈从文深层的心理情结,即过去情结、乌托邦情结和复魅情结。沈从文的五四情结,集中表征了沈从文的文学思想和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月27日,由《新文化报》、《吉林年鉴》、吉林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第五届2007“感动吉林”十大年度人物评选揭晓,来自吉林省最贫困地区通榆县科尔沁沙地的治沙英雄、被人们称为“环保狂人”的56岁的万平排名第一,荣获了感动吉林十大年度人物奖!接过这沉甸甸的奖杯,听着观众热烈的掌声,万平显得非常平静,他说:“我做这个工作91个月了,谢谢所有关注、支持、帮助和安慰我的人:再过三到五年,等见到经济效益,我会还清外债。” 相似文献
11.
彭小燕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6):6-11,23
对鲁迅的早年生活进行新的阐释,论述早年鲁迅所体味的人间之“爱”,所展露的“自由”天性以及这一天性所得到的最初应和与强化,提示人们关注这两种最初的人生感受、生命意欲在鲁迅整个生命世界中的深层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51-57
庄子所生活的战国之世,战争四起,人人自危,尔虞我诈,希望泯灭,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绝对化地对立起来,挣扎其间的人们不仅身陷世俗之困而且也陷入精神之困。现实生活中没有希望,庄子将目光投向遥远的过去与浪漫的想象,追慕遥远的"乌托邦"成为其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从历史的维度看,"乌托邦"情结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从"人"的维度看,"乌托邦"情结不仅给苦难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希望,而且也给个体自我生命力的拓展与精神之路的展开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杜方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7(3):51-55,95
鲁迅与"佛文化"的因缘,其一是鲁迅受"佛文化"相对自然、自在的濡染;其二为鲁迅对"佛理"的相对积极主动的钻研与运用。前者可以从家庭氛围、时代气息和具体环境三个角度见出,后者则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四个不同的阶段:兴趣的生成时期(1908-1911)、理解的强化时期(1912-1923)、纯熟运用佛理的经典时期(1924-1926)和广泛、多面地运用佛理的时期(1926-1936)。 相似文献
14.
李春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5-36
鲁迅与索洛古勃是敢于对自己民族"刨根论劣"的伟大作家,他们塑造了反映本民族劣根性的典型性格:阿Q与彼列多诺夫。两者有许多共性:明显的精神胜利倾向;愚昧无知,信守正统;强烈的自愿为奴意识;毫无特操;卑怯;盲目地崇尚暴力。两者的差异也表现在诸多方面,主要是一为"卑怯的‘末人’",一为"卑劣的小鬼"。同时,鲁迅的"狂人"与彼列多诺夫也有明显的可比性:都是被迫害狂,但彼列多诺夫同时又是迫害狂。"吃人"与"告密"是《狂人日记》与《卑劣的小鬼》两部作品的关键词,也是两个对应的意象,它们包孕着甚为深刻的文化内容;同时两作又都深蕴着"救救孩子"的深意。两位作家在用多种创作方法塑造民族的典型性格时,都给与人物的生成环境以充分的描写,从民族性格的否定性出发,进而彻底否定了性格的生成环境,从而昭示出未来革命的必然性乃至暴烈性,尽管鲁迅写的是一场失败了的革命,索洛古勃是在以后的《创造的传奇》中更为全面地预言了革命。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悲剧定义与本雅明的悲剧理念一样,都是对现代性所获得的震惊体验和深刻反应。将鲁迅的悲剧理论与本雅明的"悲剧理论"进行比较,发现二者之间其实存在着极大的互文性阐释空间。悲剧理念与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悲剧的价值维度;寓言与毁灭:悲剧价值的现代展现方式;救赎与给人看:悲剧价值的目标指向。通过在互文性的空间去比较和重读鲁迅的悲剧理念,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精神世界和革命意识,以及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在形成过程中早已达及的理论层面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6.
"灌输"教育理论具有内在的大众情结,这种情结不仅表现在其理论创新的自觉性和话语体系的通俗性,而且反映在其思想内容的草根性和服务大众的纯洁性。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种大众情结是其固有的理论旨域和实践旨归,它来自于大众,植根于大众,依靠大众而传播,依赖大众而发扬,反映大众心理,回答大众问题,引领大众精神;它在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人民大众日常话语体系之间保持了合理的现实张力,在破解灌输教育面临所谓"过时论"、"强制论"和"无为论"等实践难题层面,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或者”的语义关系分为相容语义选择关系和不相容语义选择关系;显性语义选择关系和隐性语义选择关系;并列语义选择关系和递进、转折、假设语义选择关系;追补性语义选择关系和非追补性语义选择关系。鲁迅选择“或”和“或者”来表达各种语义选择关系的语用根据:一是讲究音节的匀称与和谐;二是讲究思想感情表达的准确和细腻。他还非常准确地运用了“或”、“或者”来构成对偶、排比等修辞格。 相似文献
18.
“原始”与“自然”不仅是海明威创作中最为清晰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亮点,也是贯穿他全部作品乃至人生的主题和旨归.以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和作品为参照来探究其“原始”情结的形成过程及其与时代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原始”与“现代”、“自然”与“理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也为我们深入了解20世纪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思想变化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熊云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大多数作品都与俄狄浦斯情结有关,这是由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决定的;并且是由当时的社会决定的,这种情结是工业文明对人性异化的产物。也就是说劳伦斯小说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双重性:心理学上的和社会学上的。 相似文献
20.
盛新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倘”字句是在鲁迅著作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种句式,本文通过对鲁迅笔下“倘”字句进行语义分析,概括出“倘”字句的基本特点。“倘”字句前都有一个与其形式上平行的,但在意义上有正偏关系的前提句。“倘”字句论证话题的基本方式主要有证明和反驳两种。根据“倘”字句与前提句的关系,“倘”字句可分为对立句、因果句、目的句、选择句;根据“倘”字句与后续句的关系可分为顺承肯定句和转折否定句;根据“倘”字句假设的情况可分为未然句和已然句;根据“倘”字句前后分句的意义可分为评价句、条件句、推断句、让步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