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逐渐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学校各主体在课程决策中地位的改变.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之一,其校本课程权利主要包括知情权,主张权,选择权,课程设计权、参与实施权和评价权等.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利的缺失存在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课程权是研究生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权力之一,主要包括课程知情权、参与课程决策权、课程选择权、课程建构权、课程评价与建议权。研究生课程权存在于研究生课程的生成、实施和评价之中,兼具普遍性、关联性、时变性、或然性、相对性和不完备性等特性。研究生课程权保障正面临“不平衡不充分”折射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举措有三: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以明确研究生的课程权,这是研究生课程权保障的先决;二是唤醒和强化研究生的课程权意识,这是研究生课程权保障的起点;三是研究生课程的生成、实施和评价坚持以研究生发展为导向,这是研究生课程权保障的总纲。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那么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又将何去何从呢?本文从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和课程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与发展趋势,认为课程设置应加强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实施应加强实践环节,同时加强课程的综合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设置是课程发展的必然,回归和体现科学的"整体"面目.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而科学教育课程设置是其核心,应体现其师范性,综合性;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实施应注意教师的配备,课程建设的渐进,教学过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权利伦理学和人权伦理学的价值谱系中,食品安全权因其与生命权、发展权以及健康权、怯弱权等的密切关系而有其既基础、本源又核心、根本的价值意义。作为一种集法律权利和道德权利于一体的基本人权,食品安全权既是一种源自人最内在、最常见和最基本的人权,也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和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关怀。生而为人必然具有对生命的珍重、对健康的珍惜,此则构成人最为内在亦最为强烈的生命权和健康权,而生命本身和健康的脆弱性又使人产生了与生命权和健康权相契合的怯弱权。生命权、健康权、怯弱权内在地要求食品安全权。尊重和保护公民的食品安全权既是生命权的价值诉求,也是怯弱权和健康权的集中表现。食品安全权因其特有的基础性、本原性权利诉求和价值追求必然成为当代权利伦理学和人权伦理学以及人本主义伦理学、人道主义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价值大厦的“拱心石”和“顶梁柱”。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目的是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核心是用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系统方法,去设计、组织和评价教学过程。本文主要从教学目标的科学设置、教学活动方式选定和实施、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调动、教学过程及效果评定等几个方面,研讨现代教育技术对大学人文课程实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哈佛大学通识课程向核心课程的升级,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培养人而非仅仅服务于就业的课程目标,学生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为我国高等教育中课程设置,教师教育,课程评价等方面提供了素材,有借鉴意义。此外,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和谐的发展,成为教育强国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平等权为宪法性权利,对于我国教育权利,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权利的享有和实施而言,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区域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权的区域不平等根源在于社会的开放程度不够,东西部地区经济、政治资源不平衡,高教作为稀缺资源,高校择优录取的原则使得本来教育匮乏的西部更加受限。从维护西部地区最为广泛的学生平等的入学权出发,探析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入学权区域平等保护是本文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公民教育课程是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公民教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公民自身的权利、义务,以及公民与他人、社会、国家和全球关系,使他们成为一个负责任公民的课程领域,具有综合性、价值性、生活性和实践性.我们依据公民的多元身份——个体公民、国家公民、社会公民和全球公民,确立了公民教育的目标和公民教育的内容,并提出了公民教育课程设计的三种形式: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生活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成为教育过程的反思者和研究者,教育研习就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新的教师职前教育实践课程。文章对教育研习的内涵、课程价值、主要内容、实施途径、条件保障等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小学优秀教师在新课改下对高师教师教育相关问题的认识、感受以及对高师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意见,探讨新课改下,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方法运用自编问卷,对250名凉山民族地区中小学优秀教师进行调查;结果中小学优秀教师对高师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第一、教师思德素质的培养;第二、教学实践课程的增加;第三、教师技能的训练;第四、研究性教学的强化;第五、开设民族文化基础选修课程.结论中小学优秀教师对高师教师教育的建议,对于我们当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土地行政学课程设置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基础上,根据社会需求和土地管理人才培养要求,土地行政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革内容:一是进行土地行政学基础理论的优化与补充,二是增加土地行政管理教学案例分析和专业知识技能培养,三是加强土地管理学科对外交流中的联系与合作,广泛研讨和扩充土地行政学知识领域.从土地行政学课程建设方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做到理论知识运用和实践技术操作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3.
必须规范临床医学选修课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新形势下临床医学选修课的特点 ,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当前应把握临床医学素质教育的需要 ,以创新的思路架构医学选修课模式 ,按教育规律把各门课程及内容序贯组合 ,以规范和科学监控选修课运行过程 ,效益及质量 ,互相分工配合 ,以期构成一个整体选修课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体现了教育观念的嬗变,推动着师生关系向交往领域发展,重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的共在性教育目的并提供出师生沟通的有效机制。因此,为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需要进行以下转变:由枯燥的独白式教育转向生动的对话式教育;由晦涩的话语霸权迈向明亮的心灵沟通;由片面的知识传授扩展到完整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5.
综合国力曾经是中国国家发展的一个综合的目标、系统路径和自我评估的方式。作为中国新时期一个重要的执政理念和国家发展目标,它曾经被提到了战略的高度,到现在也没有过时。但是,何为综合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评估中国的综合国力,却又是充满争议和分歧的。综合国力研究相当混乱。本文在总结此前综合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综合国力理论和测评公式,并对中国的综合国力进行尝试性的评估或测评。本文主张发展综合国力的关键在于文化与教育。而中国综合国力的短板恰恰在此。这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时尚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社会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等,同时定向运动也适应素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定向运动的介绍及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和理论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定向运动列入体育专业课程内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军事教育学是军事学与教育学交叉形成的新兴学科。设立军事教育学科既是新时期国防建设高素质人才、国民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又是军事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于国于民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军事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学科理论基础、学科建设实践还是学科设立的政策依据方面,都具备了设立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主体性缺位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性问题。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缺位问题。要想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独特作用,就必须强化教与学双重主体性,既要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并进一步协调教与学两个主体之间的平等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9.
潜课程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教育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学校健康教育“潜课程”建设的研究在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扩充、学习过程的重视以及学校健康教育的改革、现代教育观念的建立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健康教育“潜课程”建设,重视潜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是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高师公共教育学课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高师教育只有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作为高师教育核心课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的改革已势在必行。高师公共教育学课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手段 ,以当前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际为基础 ,以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技能为目的 ,使师范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超前意识 ,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