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法律渊源的角度考察了欧盟环境评价制度,分析其国际法律渊源、欧盟基础条约渊源和欧盟层级法渊源。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执行桎梏、一体化困境和细节不足等问题。最后进一步研究了欧盟环境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引入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和跨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可诉性;重视地方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中若干问题之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影响评价是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法律制度,公众参与是国内外环境保护领域的一项基本法律原则,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有效推行以及公共环境纠纷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现有立法难以有效保障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参与权的实现。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的范围和类型,扩大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式,提高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效力。  相似文献   

3.
公众参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是发达国家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理论基础是环境权理论和公共信托理论;其法律价值体现为环境法治、环境民主和环境正义;环境法中体现公众参与原则的法律制度是以环境权为根基所建立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包括: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听证制度、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纠纷的处理制度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环保法庭在突破环境侵权诉讼困局中的挣扎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司法程序在解决环境侵权纠纷中存在着困境,也不能解决生态破坏等新型环境侵权纠纷,这既受到法律制度体系的限制,又受到法律机理的约束。为了解决这一困局,我国现在预期通过设置环保法庭以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形式寻求突破,但效果依然不理想。因为这种制度创新在法律上有难点、操作上有困难、实践上有争议,它不是法律制度自生自发演进产生的,而是带有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制度的出路在于针对环境侵权纠纷的特殊性,设计出突破现行三大诉讼分立格局的专门的环境诉讼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国际环境保护法的一项制度 ,对预防跨界环境损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该制度的顺利实施。当前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环境保护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 ,得到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美国、加拿大、日本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立法、评价对象及公众参与等方面有自身的特色。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起步较晚 ,存在不完善之处 ,突出表现为 :立法缺乏、执法不力、公众参与机制欠缺。因而既立足本国 ,又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因素 ,完善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成当务之急。首先 ,树立环境影响评价理念 ;其次 ,本着维护法制统一与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立法 ;再次 ,建立有效的公众广泛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7.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国际环境保护法的一项制度,对预防跨界环境损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要依赖于该制度的顺利实施.当前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推动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石油云南千万吨级炼油项目事件”引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法律问题,并针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立法现状,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制度的相关建议和对策。希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能尽快完善,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能源市场需求的增长,各国无不积极研究开发新能源。可燃冰是世界上能量密度高、储量丰富的新能源之一,其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可燃冰的开发存在着技术不成熟、规范不完善等诸多困难,还具有加剧温室效应、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地质灾害、跨界环境损害等环境风险。此外,权属争议和成本高昂的商业化风险,仍有待国际及国内的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对可燃冰开发的法律问题研究宜从项目准备、风险预防和事故治理三阶段入手,针对其可能引发的风险问题,在国际法层面上,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条约和国际习惯法对其开发进行规范;在国内法层面上,结合各国经验,分析中国的可燃冰开发存在的问题,即专业性法律规范和环境损害的补偿机制的缺失、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缺陷。总之,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应以环境保护与能源开发的利益平衡为核心,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可燃冰开发的立法、改进环境影响评估制度、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因公致伤频发,尤其是在煤炭等这类高危行业当中。因此,完善相应的工伤保险法律法规迫在眉睫,虽然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但在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仍不健全,工伤认定困难,职工法律意识淡薄以等情况。本文以煤炭这一工伤事故高发行业为例,试图发掘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态度逐渐受到开发方和环保主管部门的关注。公众参与已经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机制为利益相关者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一个利益博弈机制和平台。文章以近期典型的环境群体性为例,简要分析了公众参与环评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程序,从公众参与的主体、信息公开、反馈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现行公众参与环评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应从扩大公众的主体,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完善环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舆论监督;构建和完善环评的司法审查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真正落实环评的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12.
2020年4月,生态环境部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高度重视环评文件质量问题。美国的NEPA并未规定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监督环评,而是依据NEPA提起的环境诉讼构成对政府环评决策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司法监督有力地保护公共环境利益并约束政府有关环境的行政行为。我国应当在借鉴美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法院的监督作用,以防范行政机关实施环评时违法滥用行政权。具体而言,一是放宽环评诉讼当事人资格,二是严格环评审批诉讼的审查标准,三是赋予公民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资格。为建设环评制度的有效实施设立司法防线,减少因环评问题而引发的环境矛盾和纠纷。  相似文献   

13.
论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原则,亦是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基于环评制度中公众参与的理论背景、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及实践的分析,探讨参与环评的“公众”范畴的应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各国都极其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建设。从我国当前的立法来看 ,这项制度的建立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生存质量的要求。所以 ,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法制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通过发挥公众和法院等主体的监督作用,为规划环评制度的有效实施设立司法防线,预防政府的决策失误,减少因规划问题而引发的环境矛盾和纠纷.中国虽然确立了规划环评制度,但尚未作出与之相配套的司法审查规定,造成了现实中的实施效果不佳.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行政行为成熟性原则的突破,但从诉之利益、审查适当性等方面看并不存在对非指导性专项规划环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障碍.我们应当在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和挖掘自身独特的政治制度与法制传统,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改革为契机,确立针对规划环评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与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众是环境影响评价主体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由环境价值与评价的性质决定的;参与环境管理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公众参与是公众实现环境权的一种具体方式。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可以提高决策质量和项目的可接受性,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的有效性,有利于将潜在的社会冲突显化并使之得到及时的识别和解决。  相似文献   

17.
利害关系人提起环境影响评价诉讼的问题随着邻避设施选址纠纷的增多而越来越得到重视,但判断环境影响评价利害关系人诉讼的标准一直很模糊.主要原因是对作为判断利害关系的"合法权益"存在理解上的分歧.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诉讼案件中界定利害关系人的标准应当是环境利益,而非司法解释或已有案例中所依据的相邻权.并且,通过界定作为"合法利益"的环境利益的范围,可以给环境影响评价案件中利害关系人范围的确定给出一个实践标准.然而,由于环境利益天然所具有的公益性,利害关系人提起的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诉讼中存在利益代表不完整的问题,还需未来发展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进行补充,以实现对人民群众环境利益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