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宁波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提出和实践,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宁波要建设长三角南翼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要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融入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之中,否则将面临“边缘化”的危险,从而丧失发展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进展及对中部旅游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经济主体从各自利益出发所进行的跨区域旅游联合与协作,是旅游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旅游合作在我国大致经历了创议期、推广反思期和资源整合期三个阶段.在当前新一轮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中部地区旅游合作既有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要推进中部地区旅游合作与发展,必须从优化区域合作环境入手,构建区域大交通体系、一体化市场体系和标准化服务体系,促进人力资源跨区域自由流动,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3.
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势在必行,而旅游空间结构是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从旅游空间结构的角度出发,对该区域13个城市(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间旅游经济关系和结构的分析入手,借鉴区域经济分析工具,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下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武陵民族地区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一体化是当今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武陵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从总体上看,整个武陵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大,整体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通过制订武陵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动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区域旅游规划、区域旅游资源配置、区域旅游服务设施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区域旅游联合开发是旅游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晋陕豫金三角区域旅游现状,区域旅游规划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晋陕豫金三角区域旅游联合开发对策,进一步探析了晋陕豫金三角区域联合的一体化机制,深层次地打造出晋陕豫金三角"古中国"的区域旅游品牌,实现晋陕豫金三角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使晋陕豫金三角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一体化发展的跨越式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作者以经济学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入手,引出论证主题:区域旅游若想更好地实现一体化,利益协调问题是重中之重。作者以东北区域旅游合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调研基础上,认为若想实现东北区域旅游合作,需要通过东三省确定统一的旅游合作发展目标,进行区域旅游统一规划,加强规划实施体系建设而实现的目标协调、通过建立东三省组织协调机构而实现的机构协调以及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中观推进、民间自组织机构的微观合作统一起来而实现的行动协调三个方面共同作用形成一个综合的协调机制,才可能更好地促进东北区域旅游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提高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本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及“十五”、“十一五”期间旅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stic曲线预测模型预测“十二五”期间京津冀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S型增长趋势及形成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以期为京津冀区域乃至全国其他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中,旅游业以其关联性强、开放程度高等特点成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先行者,因此,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鲁南经济带的红色旅游以其丰富的资源,独特的魅力,良好的发展机遇成为鲁南经济带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鲁南经济带地域相连,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红色旅游资源互补性强,发展潜力大。应统一认识,主动适应区域旅游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趋势,着力解决目前红色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建立协调机构,扩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设施,培养专业人才,树立品牌形象,推进鲁南经济带红色旅游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江三角洲旅游一体化格局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组织区域经济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行政区经济逐步向以城市为中心、以市场力量为联结力的区域经济转变。首先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其次分析了长江三角洲旅游一体化格局,指出长江三角洲旅游一体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现行蜂窝状经济结构和行政管理体制造成的地方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最后探讨了实现长江三角洲旅游一体化的路径和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运用SWOT模型,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4个方面分析了连云港市的休闲旅游,探讨并提出了要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就要通过迎合游客休闲的需求;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科学规划,走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完善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系统,提升旅游城市竞争力等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11.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meeting the tourists' cultural needs in the new era, and the excavation of tourism culture is the basis of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Zhejiang Province, in light of local reality, vigorously excavates local tourism culture, pays attention to the extraction and shaping of cultural elements in the tourism image of the whole province, pays attention to the excavation of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creates corresponding cultural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innovates and creates new tourism formats with strong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excavation of tourism culture and the full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tourism have expanded the new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ourism.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类型及其整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鄱阳湖区域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但是其资源开发不合理、产品缺乏特色、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应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多元化开发体育旅游产品,打造特色体育旅游品牌,并成立专门的体育旅游组织机构,以体育旅游为纽带,促进鄱阳湖区域各领域的一体化合作。  相似文献   

13.
跟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跟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中国目前应当抓紧开发海域,整合为新板块,并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一起纳入党的十七大确定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海洋经济开发专项规划提供理论支撑。有鉴于此,必须对整合海域为新板块纳入国家区域开发总体战略进行定位论证。  相似文献   

14.
旅游增长集群模式及其构建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增长集群是由若干个地理位置邻近的增长极,通过资源互补、市场共享、协同发展等构建的区域旅游整合体。集群的构建和运行是在旅游地域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体系,通过旅游流实现与外部空间的交换。旅游增长集群具有强大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借助集群内的空间梯度扩散,推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从形成机理分析,旅游资源条件、旅游通道、城市体系和客源市场是影响旅游增长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区域旅游合作是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和必然选择。区域旅游合作实际上是一种辐射现象,可以从辐射理论的辐射源、辐射媒介、辐射能量等几个方面对区域旅游合作中辐射的表现形式进行解释。将辐射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相结合进行研究,对分析区域旅游合作的原理以及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具体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从辐射理论的角度解决区域旅游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是激活文旅产业的密钥,亦是推动非遗文化由资源变资产、遗产变财产的产业化发展重要途径。文旅融合背景下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开发可以从产业融合、交流融合、服务融合、空间融合四个维度进行:一是继续开发开放海派传统工艺美术IP资源,协同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二是用好用活“节、赛、会”资源,加快推进长三角“非遗+旅游”交流融合。三是积极推动数字新基建建设,构建海派非遗文旅融合生态服务体系。四是坚持功能提升,增加城乡区域文化辐射力,推动海派非遗文旅空间融合。  相似文献   

17.
旅游意象是区域旅游发展为旅游者形成的综合心理感知,旅游意象的完善和突出对区域旅游发展有重要影响。宝鸡旅游意象主要包括悠久历史、名人文化、炎帝与周秦文化、青铜器之乡、青山绿水等内容,宝鸡旅游深度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对以上旅游意象的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8.
河南区域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旅游整合营销传播对于提高区域旅游业的知名度、扩大美誉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河南区域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环境的基础上,构建了河南区域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系统,并提出形象广告传播、公共关系传播、数字化传播、空间传播和旅游节事传播等区域旅游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周颖  纪振强 《南都学坛》2003,23(5):104-10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极大关注。为了防止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应对世界范围内区域货币一体化潮流的强烈挑战,开展有效的地区货币合作。未来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前景,将集中于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应建立东亚区域性紧急融资机制;其次应改革东亚汇率制度安排,建立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总的来说,未来东亚货币一体化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