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我国教育工作方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这一教育方针近三十多年来,确实对教育事业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提出这一教育方针时,不是根据马克思本来意义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意去理解它,而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规定的,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解为简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要求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生产劳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近20年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已发展成为世界性教育趋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教育与生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相适应。高等教育更应如此。科技进步,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更新以及社会生活的变革,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不仅要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校综合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二者的有机融合呼应了新时代社会发展对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唯一途径"的指导思想,认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更高层次,是劳动教育中的创造性劳动,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以创造性劳动为抓手,坚持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机制建设、全方位支撑的外部环境建设等,探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破解劳动教育薄弱之困,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尤其是高等工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方针。在过去40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也有思想和理论上的偏差。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贯彻,对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作一些回顾,对二者结合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这种结合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党在总结了几十年教育发展、改革的经验后,进一步重申的方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之一。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基本方针和重要原则,“不是可有可无,这一点务必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一、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要性的新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  相似文献   

6.
学校劳技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苏州市的中学劳动技术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几点思考陈立鹏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实现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显得愈来愈紧迫。当前,高等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已成为理论界探讨的热点。我们认为,只有深刻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通过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大工业生产下劳动异化状况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境遇。马克思为工人争取权利而斗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努力、为全人类的解放而不懈奋斗的革命理想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之前的教育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等提出的劳动教育思想是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马克思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劳动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的劳动教育思想蕴含着劳动教育推动生产力进步的价值取向、劳动教育为无产阶级解放服务的价值立场、劳动教育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归宿。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的战略意义,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要办好与新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劳动教育。  相似文献   

9.
农业院校实行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回顾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面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认真研究总结,促进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使之产生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充分认识新时期高等农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意义和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一条基本原理。当前,我国正面临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艰巨任务,而农…  相似文献   

10.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动力源泉。它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一贯倡导的主张,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回顾教劳结合及其思想的发展历程,深刻认识教劳结合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存在并发展的共同内在机制,从而正确理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其基本内涵是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教育与党的任务相结合,教育与具体工作相结合.它所蕴涵的"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机制与"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农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等等内容,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至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也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组成部分。“三明治”式的合作教育制度,是推行和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高教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这一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其根本着眼点在于通过教劳结合来促进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强调的教劳结合,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实质上就是指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一、科学技术生产力对教育的要求 教育的发展史与生产的发展史证明:教育与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活动中产生教育,教育又为生产创造条件,它们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与人类的起源同步,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相随。生产活动及其经验的积累与传递离不开教育这一手段途径,教育的发展更离不开生产创造的物质基础与提供的内容,而且,如果从跨越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来考察,生产与教育在其总体发展水平上还是一致或平衡的,现代的大工业生产不可能是手工生产时代的教育;同时,在发展的动因上,两者是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但是,生产与教育的联系和关系,并不总是紧扣、协调或同步发展的,实际有一个结合——分离——更高级结合的不规则的动态发展过程。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生产力有所发展而物质财富相对不足的阶级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贯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一环。劳动教育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诸因素,特别是实现两个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良好的劳动习惯和从事劳动的能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我们认为树立劳动观点,应该对劳动有个正确的认识,具有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  相似文献   

16.
适应新的形势搞好实践教学张进生,王志一、端正思想认识,重视实践教学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贯穿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他指出:“更重要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试图借助“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区分,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重新定位,并以此为基础对“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反思。通过再三梳理马克思的相关论述,文章确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要是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的结合,并称其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内部结合”。由于这种现代生产劳动主要不依赖刻苦耐劳与体力活动,又在一个意义更为深远的层次参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文章在凡勃伦的意义上称之为“非生产性的‘生产劳动’”。文章强调,唯有这样一种“非生产性的‘生产劳动’”才有教益,才构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基础。当然文章认可,在存在合理的劳动报酬的条件下,教育可以与非现代生产劳动进行“外部结合”。但文章不认为,这样一种外部结合是在对人进行劳动教育。文章承认,在自由自觉的条件下,劳动可能在教育中无处不在。但这种劳动也不属于我们这里所说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畴,而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同志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原理.对毛泽东同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学术界已有不少研究,出了许多成果.这对我们认识、领会毛泽东同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很有助益.笔者认为,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思想有其深厚的理论内蕴,在其形成过程中,是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因此,必须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加以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有关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人才培养标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理论等方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一九七八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我们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不断有新的发展。”八十年代初由团中央倡导、组织并得到各级领导支持而发展起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正是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种新形式之一。从八七年以来,我们四川师范学院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结合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