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满族说部的女性传奇故事是满族创世神话的移位,传奇故事中的女性形象或为历史人物,或为传说人物,她们已经失去了神话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成为男权社会中男性的附庸。在满族说部的传奇故事中,既表现了女神神话形象的变形,又表现了女性的悲剧性命运。女性人物的神话化使女性历史人物获得了原型性表现,而女性人物在现实中的悲剧性结局,又使女性衰落的现实体验获得了真切的表现。传奇性的表现使女性传奇获得了神话性传统,而悲剧性表现又使传奇获得了现实的生命体验。这两者的结合使满族说部女性传奇故事获得了极大的思想情感张力。  相似文献   

2.
生活在18世纪康乾盛世的曹雪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满族文化的熏陶,我们能够从《红楼梦》中探寻出满族神话的原型踪迹。满族神话《天宫大战》中,女神与太阳混同一体了,二者的运行及其命运大体一致,所不同的,前者为神话故事中的艺术形象,后者是前者的原型。元春命运的起伏,与贾氏家族兴衰平行发展的轨迹,与满族神话中的女神与太阳神的运行模式十分相似。满族神话在叙事模式与具体意象上都给曹雪芹以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满族乌鸦崇拜是一种民俗,由乌鸦民俗可以追溯到乌鸦传说,由乌鸦传说又可以追溯到乌鸦神话,由乌鸦神话又可以追溯到乌鸦仪式。由此可以说明,乌鸦民俗是满族乌鸦文化"大传统"的现代"遗留物",满族乌鸦民俗的文化之根是深深扎在满族远古仪式之中的。史前乌鸦文化"大传统"在满族神话、仪式和考古发现中有丰富的表现。满族乌鸦文化"大传统"来源于女性文化模式的作用,乌鸦是太阳女神的象征。汉族对乌鸦的厌恶是汉族男性文化模式对女性文化模式的中断。满族乌鸦仪式、神话、传说、故事和民俗的多种多样,表现了满族女性崇拜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满族神话以其特殊的民族文化特质伴随并参与了民族的历史发展与族群建构。通过对满族神话发生学与叙事学视阈的追根溯源,在历史碎片中可以努力寻找满族神话的叙事内涵与历史踪迹。在满族神话中,不论是口传神话还是文本神话,都影响着族群成员的内在精神塑造,也成为凝聚族群共同体、建构社会组织意识形态的文化表征。基于这样的考察,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满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更有助于我们探究满族共同体族群精神认知的建构与本体意识的文化想象。  相似文献   

5.
战斗英雄神话是满族神话系统中种类最多、内容最繁复的神话类型,满族先民长期的渔猎生活、世代传承的尚武精神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从最初的神性英雄到后来的人性英雄,从反抗自然的英雄到抗争社会邪恶势力的英雄,满族战斗英雄神话在时代与历史的推动下不断演变,形成了具有史诗意义的神话群;然而神话中始终未变的是英雄们勇敢、正直、刚毅的性格特征以及毫无自我的牺牲精神.  相似文献   

6.
本文确认萨满传承是满族神话的主要传承途径,它具有久远的原始宗教根源。多种因素使得萨满教得以在满族民间绵延,原始神话藉此保存。萨满传承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系统,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均是神话变异的动因。  相似文献   

7.
满族先民世居北地,由于气候、战争、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曾进行不同规模的迁徙,在族群历史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记。这些被选择保留下来的迁徙记忆在族群认同以及原始崇拜意识的共同作用下催生了大量迁徙神话。满族迁徙神话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复杂的迁徙原因映射了先民在早期社会生活中面对的种种困境,神性、人性各异的迁徙领路人表现了满族及其先民始终不变的祖先崇拜与族群认同,迁徙结果则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满族先世实现民族融合的过程。因此,满族迁徙神话以集体记忆的话语模式勾勒出了满族先民的生活轨迹、审美追求,为追溯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建构多元一体民族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满族民间文学与满族早期所信仰的萨满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许多满族神话、传说、故事、民歌等等,就是通过萨满教才得以保存下来的。本文就萨满教与满族民间文学的关系,萨满教对满族民间文学的影响等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叶赫那拉氏族谱从一个重要的实证角度浓缩了满族的集体历史记忆,与其他满族家族记忆构成了满族族群自我认同的文化基础,运用其中的宗教神话记忆、满族共同体形成的记忆、民族迁徙历史记忆、满汉文化交融的记忆以及道德生活记忆是当前满族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新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甚至伦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范式,它对今天研究构建多元一体民族新文化体系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朝鲜族与满族始祖传说、神话之比较崔羲秀著王化文译提要:本文对朝鲜族朱蒙———始祖神话与满族始祖神话做一比较,以揭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一人类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据是文献资料和考古学资料,而在史料未曾记载的历史或文化方面的研究上,传说和神话是可资利用的十分重...  相似文献   

11.
满族神话中的女神奥都妈妈,与北欧神话中的男神奥丁有些相仿,都是战神,但是性别不同.满族神话中的奥都妈妈产生于母系社会;北欧神话中的奥丁是父系社会的英雄人物,故满族的奥都女神要早于北欧的奥丁男神.二者在名字发音、神职、地位、坐骑、性格等方面有一些共同或相似的特征,我们可以初步断定二者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如果奥都妈妈与奥丁神二者之间有同源关系,将为确定满族的迁徙路径和满族西来说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满族饮食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先民的饮食文化,它只是一种尚处于维持生活基本所需的简单而粗陋的初级饮食层次,但是对后世的发展却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满族传统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对中国的饮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萨满文化是满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族萨满文化的多种崇拜中,星辰崇拜是形成较早的一种,是满族萨满文化自然崇拜的一部分。星祭在满族及其先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及其先民原始的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状态、古老的自然观以及独特的天文认知形式。星辰崇拜在萨满文化形成阶段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满族先民对自然认知程度的写照,反映出中国东北渔猎民族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4.
锦州满族民间刺绣作为一种源于生活的文化载体,是在满族先民预期性目的的指导下创造出来,是满族先民的审美实践,具有“人为”和“为人”的社会价值,它既切中了满族女真人的萨满文化本质,又融于现实、大胆探索,宽容整合地吸收了岭南、中原、江南、湖湘、蜀绣等地区刺绣的技艺,形成了想象观念丰富,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的地域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5.
满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中处处蕴含着生态保护精神.满族先人把道德关怀赋予自然万物的生态文化理念与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观念不谋而合,体现了对自然万物具有的独立于人类之外的“自我价值”和“生存权利”的认可和尊重.尤其是萨满教传统信仰,通过神话和仪式等形式,密切了满族先人与自然界之间的情感联系,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探究满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深厚环保底蕴,对大力推进我国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质教育也具有重要价值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满族先民生息、繁衍、活动在祖国东北地区的“黑山白水”’之间,它不仅为缔造我们伟大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绚丽多彩、光辉灿烂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与宗教有密切关系。“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之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衍为叙说,而于所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敬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  相似文献   

17.
[摘要]满族有过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创作的文学,并且取得过较高的成就。满族母语文学创作,包括庙堂御制作品、带有个性化特点的私密写作、具有面对社会创作意图的作品、满文翻译文学。清代满族的母语书面文学是在有限历史空间制约之中的舞蹈。中原文学抑止着它的生存。满族母语书面创作处在自然生成,又自然流失的状态。在多重政治、社会及文化因素作用下,清代满族文学主潮体现于借用汉文表达方式的“非母语——汉语”书写形态。以汉族语文做书写工具来成就满族文学,已经成为其自身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8.
满族溯源考     
满族是中华(五十六个)兄弟民族中人数比较多的一个古老的民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在同汉族一样使用汉语、汉字。满族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民族的兴衰,一个民族的名称也在不断的沿革变化,为了弄清满族的发展变化,让我们回顾一下它的渊源。早在商、周奴隶社会中期,约公元前十  相似文献   

19.
解读满族服饰习俗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服饰是满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是满族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基于对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满族服饰的进一步剖析,帮助人们真正了解满族传统服饰习俗,把握其世代传承发展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20.
满族肇兴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档案资料和史籍,对满族从氏族部落时代向国家过渡中建立起来的政治制度的特征、性质及其演变情况进行了探讨。作者指出,努尔哈赤称汗建国,是满族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结束了漫长的氏族部落时代,开创了满族历史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