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的定义向来是一个存在着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在梳理我国20世纪新闻定义研究沿革的基础上,对新闻的定义作了语义学的探讨,从而阐明事实说和报道说作为一种"释义性"解释,都有各自特定的使用场合,不能相互取代;信息说科学地揭示了新闻的一般本质,相对于事实说和报道说而言,是一种巨大的历史进步;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新闻在阶级社会中的特殊本质,即新闻是报道新近变动的事实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
新闻媒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发挥媒体自身的优势,把握社情民意,弘扬社会正气。引导社会热点,从而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是当前许多媒体正在着力破解的课题。回顾近年来的新闻实践,我们的体会是,媒体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主动作为。不仅要报道社会生活、反映社会生活.而且要参与社会生活、干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3.
会议报道改革,是新闻单位多年来一直探索但成效不大的一个课题。当前,会议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数量过多过滥;二是篇幅过长;三是面目雷同:会议名称、何时何地召开、何人参加、会议指出、会议认为、会议要求、会议强调,再加上某某说、某某指出、某某强调、某某号召,写得如同“会议公报”一般。对此类新闻,有的读者干脆一翻而过;耐着性子读下来的,也很难找出新闻点在哪里。这种会议报道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挤掉了许多“寸金之地”的版面,许多新闻  相似文献   

4.
论法制新闻     
法制新闻,是新闻学中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制新闻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对此略作论述,旨在抛砖引玉.一、广阔的题材和新闻的价值取向法制新闻是以法制生活为题材的新闻,是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发展中的独有现象.它与社会新闻、国外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法院新闻”、“犯罪新闻”等,虽然有某些联系,但它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法制新闻是社会生活各方面新近发生的与法制相关的、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报道.它的本质是法制活动的新信息.  相似文献   

5.
一、校报会议新闻的现状 会议新闻是报纸新闻的一个重要品种。学校很多会议是研究、决定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问题的,为广大群众所关心。作为大众传播工具的报纸,注意报道会议新闻是很自然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会议都具有这样大的重要性,要不要都发消息?发什么样的消息?怎样发消息?同社会报纸稍加比较,就会感到,校报会议新闻的问题比较多,概括起来是:多、老、长、显。数量多,会议新闻充斥版面的情况十分严重。老套套,老  相似文献   

6.
民生新闻的发展需要处理好与“三贴近”原则的结合“度”问题,以便在发挥新闻传媒喉舌作用的同时能够积极介入现时代的社会生活,成为真正的民生话语类型。民生新闻的这一诉求也就意味着要在新闻素材、报道方式、舆论监督等方面保持与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谋求自身的现实有效性,进而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7.
社会新闻具有独特的道德规范作用,是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以其带有的个人行为、个人境遇的色彩来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的。社会新闻的最佳报道角度就是站在规范人们道德水平的高度,用社会精神文明的滤光片来透视一切社会新闻事件,筛选、采写、报道社会新闻。(一)在理性寻思中发掘社会的文化精神,增强社会新闻的亮点与可读性。新闻传媒应该有针对性地策划发掘出一系列既体现社会文化精神,又具有很强趣味性的社会新闻,做到既保证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版面上唱主角,在社会新闻事件的背后蕴含着时代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40年代,是美国出现的媒介社会责任理论向传统新闻价值观挑战的开始。也是西方新闻界对传统新闻价值观的不断反思。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传统新闻价值观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并直接影响新闻媒介特别是报纸。当时,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变革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两种新闻报道的崛起,即“生活方式”报道和深度报道。(一)“生活方式”报道,主要是指导受众怎样生活的报道,最受受众欢迎的生活方式报道就是告诉受众“怎么办”。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几乎每天都要与上司、朋友、丈夫、妻子等打交道。每天的购物、与他人相处、甚至选择哪一家饭店就餐或是看…  相似文献   

9.
热点新闻,顾名思义,即群众关心的、给人以思考和启迪的新闻,它以报道社会问题、社会道德和社会新风为主要内容。那么广播记者怎样才能采写好社会热点新闻呢?一、采写热点新闻要有深人性。热点新闻是新近所发生的为广大群众普遍关心的,并能引发共鸣,给人以启迪的事件的报道,它不同于某些行业工作性的新闻;可以直接到某行业去发现或采访,它的出现与发生可能属于某个部门的范围,如某些法制新闻、案件报道与政法部门有关,但绝大多数不在于一个部门的固定范围之内。同时热点新闻还有许多是突发事件,它们的发生是很难预料的,具有突发…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报刊上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社会新闻又重新活跃起来了。近两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种新闻工具陆续报道了一些社会新闻,对当前我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宣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究竟有什么作用?社会新闻通过哪些途径对社会道德发生作用?怎样发挥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的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记者就是记录生活、反映生活、评论生活的新闻从业人员,是政府的喉舌,是社会正义与良知的代言人,正因为其负有神圣的使命,所以,记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有敬业精神和高度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2.
如何报道读者关注的社会新闻?作为报纸,要摈弃低级趣味的煽情、刺激的手段,应全面准确反映社会生活,充分发挥新闻的教育功能,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并形成报纸自己独特的角度、见解和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经济新闻写作形成了一个固定模式:措施(方法)一、二、三,效果十、千……枯燥无味,老百姓不爱看。如何提高经济新闻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几年来的经济新闻采编工作,我觉得,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背景中考察经济活动,使经济新闻能够更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增加可视性,我们的经济节目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观见总结一下在这方面的工作实践,我认为搞好经济新闻的首要问题是记者不仅要有政策观念,更要有强烈的新闻价值观念。要使社会、经济和人三者在报道中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记者更新观念。过去我们采用的经济新闻,大多…  相似文献   

14.
有关民生类电视栏目,大多以贴近百姓生活的社会新闻与焦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并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可视性,培植着观众对媒体的信任亲和力,其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与日俱增。它从民生新闻、民生法纪到民生经济,涵盖了老百姓的大部分生活。在有关民生电视栏目持续升温的同时,冷静思考这股热潮,对于电视节目的研究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从新闻文体到报道形式已日益发展完善。近年来,“深度报道”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被新闻界所采用,不论是报刊,还是广播电视都很重视这种报道形式,本人是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经常遇到如何搞好,搞活深度报道的问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搞深度报道首先要在新闻性上下功夫。 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实质意义的报道方式。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基础上,揭示新闻事实本身的逻辑力量。它是一种新闻文体,因而,理所当然地应该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具有新闻的基本特性,即它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新鲜事物,  相似文献   

16.
新闻最大的特点是“快”和“新”。相同的事物,由于观察点不同,选择的角度也就不同,常常报道各异。如何使新闻的内容新鲜、形式新颖、语言清新、底蕴深厚,不仅是新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同时也是受众对新闻的要求。所以,新闻工作者在着手采集每一篇稿件时,调整好报道的角度。  相似文献   

17.
西方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并未遵循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存在大量抹黑、污蔑、攻击报道对象的现象,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新闻帝国主义。西方国际新闻有一整套话术,如制造冲突报道、新闻专业主义和价值先导等,这些话术表象背后的本质则是新闻帝国主义。新闻帝国主义符合列宁对帝国主义五个特征的描述,是帝国主义的延续,在国际新闻领域总是能看到这五种特征相对应的现象。新闻帝国主义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背后有西方中心主义、霸权主义等的思想在作祟。对新闻帝国主义必须进行阻击,以此才能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维护广大的国际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8.
会议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很重要的题材,是中西媒体重要的报道内容。由于中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以及媒体的发达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媒体的新闻理念、报道角度、报道立场等也有所不同,反应到会议新闻中,就呈现出报道本位、报道思维、报道篇幅、报道风格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媒体在会议新闻报道方面相对成熟,而我国还相对薄弱,如何取长补短,借鉴西方的经验和创新当前的会议报道,是我国新闻工作者应当深思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热点新闻报道异军突起,最受社会各界读者、听众、观众欢迎,各家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当家栏目和拳头稿件几乎都是热点新闻。许多新闻单位纷纷开辟“新闻热点”、“热点透视”、“热点追踪”、“焦点访谈”等等专栏和专题报道。这些都大大地丰富了新闻报道的内容,提高了报道的质量,开拓了报道的深度,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哪些问题能成为热点新闻?热点新闻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人为制造和规定的?它与舆论监督是怎样的关系?如何掌握好热点新闻的报道尺度,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等问题,都是应该很好研究和探讨的新闻改…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新闻     
宋慕新 《市民》2006,(4):111-111
指导衣食住行的,是民生新闻;报道国事动态的,是时政新闻;供人茶余饭后当谈资的,则是社会新闻。然而,可供满足读者猎奇心的奇闻趣事,总是有限的,最后社会新闻的取材也就逐渐趋向突发事故了。所有的光怪陆离,都可以在社会新闻里一览无余。看报纸,吸引眼球的、先声夺人的、触目惊心的标题多是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