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艺术方圆造型是紫砂艺人共同传承、相互影响的创作法则,是紫砂艺术形态的审美主流。紫砂艺术造型的"方"与"圆"绝非仅是表示形体的概念,它体现着紫砂艺术的风骨和精粹,代表着文人的思想意识与艺术审美指向,方圆之间包容大地万物、亘世乾坤,聚合着中华民族的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艺术哲学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黄耕 《金陵瞭望》2010,(22):48-50
今年春,由于美的紫砂电饭煲引起的质量投诉,引发了宜兴紫砂艺术行业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风波。一时间,“紫砂壶含有化工原料,有毒!”的说法,引起社会各界极大的恐慌和混乱!  相似文献   

3.
紫砂者,泥也。自明武宗正德年间紫砂开始烧制成壶,500年问名家辈出,不断有精品传世。虽然如此,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特别是茶文化、陶文化的互相渗透与融合,文人墨客的参与和赞美,使得紫砂茶具从日用升华为艺术,小小的一把紫砂壶,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神韵。在紫砂天地中耕耘者,古有时大彬、陈鸣远、陈曼生,今有顾景舟等壶艺巨匠。紫砂壶艺传至今天,更有不少中青年陶艺家为此倾注着自己的心血,也创造着属于时代、属于他们自己的壶艺作品,令世人瞩目。高锡兰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高锡兰生长在陶都宜兴丁蜀镇,自幼就在紫砂壶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4.
江苏宜兴自古以产陶闻名,而紫砂壶的成型工艺在各类陶艺中是独一无二的,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中占有绝对重要位置。一段紫砂史,一部创新曲。目前宜兴紫砂已踏入了历史发展空前繁荣时期,不论造型艺术,装饰艺术,制作工艺,从艺人员以及其思维的开阔等,都有着飞速发展,把几百年紫砂史翻进了百花齐放,灿烂辉煌的一页。紫砂作为宜兴的特有产品,无论经济的,文化的,都必须在传统中发扬光大,在时代中开拓创新,使之天长地久,艺术生命之树长青。  相似文献   

5.
《中华魂》2010,(7):I0004-I0004
周定芳字芳草,号妙竹,生于江苏宜兴。国际陶协会员,中国陶协会员,曾任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访问学者。为当代“先锋紫砂”带头人,著名现代紫砂艺术家,师承徐秀棠大师。曾先后应邀赴英国的威尔士大学艺术中心,美国的哈佛大学、蒙大拿州立大学、沙弗·里京学院、瑞士的伟维艺术设计学院等欧美多所高等学府讲学,交流紫砂,宣传宜兴,受到极大欢迎和好评。  相似文献   

6.
紫砂器来袭     
宜兴紫砂当代名家顾景舟、裴石民等大师的紫砂制品成为拍场上炙手可热的香饽饽,尤其是散发着浓郁的东方艺术特色的顾氏紫砂更是占据了多家机构当代高端工艺专场的头把交椅。  相似文献   

7.
2005·中国紫砂十二精英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茶文化研究会兼职教授,桑黎兵,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中国紫砂博物馆,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紫砂艺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江苏陶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无锡分会会员。  相似文献   

8.
在宜兴紫砂工艺史上,时大彬是一位公认的紫砂巨匠,他对宜兴紫砂壶艺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  相似文献   

9.
飘雪 《北京纪事》2018,(4):28-33
匣中美玉 艺术之路 我虽对紫砂知之甚少,然而也知道丁蜀镇是著名的紫砂泥产区,宜兴陶器以丁蜀镇所产最为著名.范姓乃中国紫砂界的名门望族,然而,范培君却出生寒门,三岁患上小儿麻痹症,父母带他四处求医,却并无成效,最终还是落下了腿疾.家中一贫如洗,有时还要靠借粮度日.1984年,范培君16岁,父母已无力供养三个孩子上学.作为长子的范培君放弃了继续读书,他决定挣钱供两个妹妹读书.范培君的人生是艰难的.然而,他又是幸运的.同村的叔叔在紫砂二厂做壶,说动了厂长,收下了他.从此,紫砂艺术给了范培君人生的独立与机遇.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在研究探索之余,常以艺术消遣。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宗良纲就是其中一位。 和许多篆刻家一样,宗良纲也从汉印起步,从古代及现代篆刻作品中吸取营养、学习借鉴,并进而思索推敲,开拓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后来他又把宜兴紫砂陶艺术用于篆刻,创造了与紫砂壶媲美的紫砂印章。其法以紫砂泥坯制为仿汉铜纽印,印面刻汉篆,然后经高温烧制而成。这是融中国篆刻艺术于紫砂工艺于一体的创造。 宗良纲今年37岁,当年学土壤农化,本科毕业后读硕士研究生,之  相似文献   

11.
紫砂陶艺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支奇葩,一件紫砂壶艺术作品是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体。迷人的紫砂茗壶的艺术设计之美,通过质地美、造型美、装饰美等多个方面表达了独特的陶土语言。紫砂茗壶的艺术设计元素,来源于自然和生活,设计师运用多种艺术创作手法,丰富了当代工艺美学的内涵。紫砂壶的设计,始终从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用功能的角度出发,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东方工艺美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侨讯乡情     
正宜兴紫砂首次亮相英国近期,大英博物馆隆重举行了中国宜兴紫砂艺术展,这是宜兴紫砂伴随"一带一路"步伐首次组团赴英参加交流。据悉,在参展的34名中青年陶艺家携带的近百件作品中,除紫砂外,还包含了均陶等宜兴特色元素,充分展现了宜兴厚重的文脉、高超的技艺和传统"工匠精神"的风采。展会期间,宜兴陶艺家还与伦敦大学开展了一系列艺术交流活动,访问了英国韦奇伍德陶瓷公司,就陶瓷艺术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朱品昌成伟)兴化"全国社区侨务工作明星社区"揭牌  相似文献   

13.
艺术的诞生经历了三次分离。第一次是作为一个精神环节从原始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是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从原始精神生产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作为艺术生产实现自身精神环节和物质环节的分离,即创作与欣赏的分离。由此产生了"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纯艺术",在此之前和之后的则分别是"前艺术"和"后艺术"。后艺术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回到史前艺术的状态,成为无所不在、无人不能的美化环境、美化人生的"艺术化生存"。  相似文献   

14.
对艺术和原始艺术的理解和使用不同 ,对艺术起源研究的对象、目标、方法和途径都会不同。艺术和原始艺术的本质问题是艺术起源研究的第一基础。目前 ,在确定艺术和原始艺术上有诸多难题 ,从这一意义上说 ,艺术起源能否搞清楚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艺术管理的实践历史悠久,沉淀了丰富的经验。中国艺术管理经验的总结,对今天艺术管理学科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中国古代艺术从作为政教工具到市场化的管理,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时期对艺术的管理也各不相同。中国古代的艺术市场在隋唐时期便已经初具规模,分析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艺术市场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能够对中国艺术管理的历史和方法研究有极大的帮助。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最主要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最大和最有决策力的消费者是宫廷,这是中国艺术管理中无法忽视和回避的中国化特色问题。宫廷力量的强大,并没有影响到艺术的发展,这是因为在宫廷力量之外,还有着极大范围的民间力量,如宗教神职人员群体、士绅阶层、普通民众等。宫廷与民间的艺术可以说是既互为消长,又互相补充。古代中国的艺术传播体系发展便趋于完善,基本上能够保证艺术的流通与传承。艺术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整理与传播艺术资料,这也是艺术管理的基础。古代中国有艺术资料搜集整理与传播的悠久历史,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管理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名扬海内外的宜兴紫砂陶,以其特有的迷人风采,与中国特有的民生茶道相联系,被文人雅士玩赏了几个世纪而经久不衰,它渗透在一个古老民族的民生之中,蕴生着审美而实用的天文价值。李建芳就生长在这个陶都古镇之中,她从童年期就与陶土结伴,可谓耳濡目染,命运与情感都融贯在紫砂的灵魂之中了。只要是艺术的细胞,它必  相似文献   

17.
把电影艺术视为一个以运动画面来承载信息并最终要达成交流的系统,从"导演/艺术家"、"影片/作品"、"故事/世界"和"观众/欣赏者"这四个本质要素加以审视,可以得出电影艺术分别是视觉艺术、综合艺术、叙事艺术和大众艺术的结论.即电影艺术乃是视觉艺术、综合艺术、叙事艺术和大众艺术四因素动态平衡的产物,其本质就存在于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绝对统一的关系中.传统而简单地说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不妥的.电影艺术的这种分野对于当下国产电影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前艺术教育是学前专业核心课程,应重视培养师范生的艺术素养与艺术技能,使其在职后能引导儿童感知、欣赏、创造美。但对某市师范院校、幼儿园涉及的多方进行访谈后发现,师范生存在艺术技能弱、艺术素养差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艺术教育缺乏专业化背景、艺术教育忽视艺术素养的养成;通过强调专业背景、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树立正确认识、引导幼儿园正确评价教师艺术素质是促进艺术教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现代的艺术学科, 在 “美的艺术” 中形成, 它启动于文艺复兴, 到 19 世纪末定型。 其产生、 演进、 成型在于三大因素: 一是按照美的原则, 从原有的 “泛艺术” 体系中析出一些艺术门类, 形成美的 艺术的门类体系; 二是由泛艺术体系中的生产者演进为美的艺术创造者, 即成为艺术家; 三是美的艺术的展 示场所, 在美的艺术的演进中产生出来, 成为文化中的专门审美场地。 以美为目的的美的艺术, 因与并非全 是美为目的的泛艺术区别开来而得名, 这一新起之名在改变了原来的内涵之后, 因语言简化规律而简化为 “艺术”, 最后成为世界知识体系中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公关艺术是邓小平领导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公关艺术是丰富邓小平理论研究、提高干部领导艺术的需要。本文在探讨邓小平公关艺术与领导艺术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邓小平的公众关系艺术和信息传播艺术的两个方面的特征 ,提出了邓小平公关艺术是与其领导艺术一脉相承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