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形态的传播形式,这种新的传播形式的发展,为电影放映业的发展也带来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电影的传播拓展到了全球范围。因此如何在互联网盛行的现状下,对电影放映调整发展步伐,进行创新式的发展趋势成为必然,以应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数字时代,互联网不仅形塑着人与社会,也给科学传播活动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描绘了科学传播与互联网产物结合下的新媒体图景,探究科学传播的新路径,发现潜在的社会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姚明 《民族论坛》2006,(2):24-2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际互联网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体,已经日益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因此给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做好民族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必须制定出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做好民族工作的新对策。一、互联网给民族工作的开展带来新的机遇互联网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给我们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互联网拓宽了民族政策的宣传空间和渠道,有利于民族政策的宣传。传统的开展民族政策宣传的时间和空间总是…  相似文献   

4.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应加大引导,创造受众文化需求;坚持以内容为主,促使传播形式多样化和创新;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强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指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方式,对华夏文明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应加大引导,创造受众文化需求;坚持以内容为主,促使传播形式多样化和创新;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强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指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方式,对华夏文明的传承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青年教师大多深度参与了互联网的三次发展大浪潮,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但互联网在给青年教师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其职业道德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主的传统展览不断地向互联网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形成了"互联网+传统文化传播行业"的现状。本文针对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与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互联网+的跨界与融合、创新思维、开放生态等特点,提出了将"互联网+"与"传统文化"进行跨界重组,以加强传统文化在国人中的影响力,扩大传统文化在国人之间的传播范围。在互联网时代,以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展示形式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带来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改变了市场的竞争环境,面对消费群体主体的改变、信息传递形式的多变,以及品牌传播方式的转变,企业需要随时代变化进行品牌传播模式、传播策略的升级变革。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艺术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互联网背景下,艺术创作也遭到了来自创新思维的缺乏、艺术灵感的丧失及虚拟体验的弊端等挑战。互联网时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但要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也得避免互联网技术给艺术创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艺术创作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互联网背景下,艺术创作也遭到了来自创新思维的缺乏、艺术灵感的丧失及虚拟体验的弊端等挑战.互联网时代,艺术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但要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也得避免互联网技术给艺术创作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互联网+时代渐渐地融入到平常百姓的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工作的方法,创造出新的机遇。中小博物馆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潮流,面临着些许机遇和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谋求自身的进一步创新与发展渐渐被中小博物馆所重视。本文基于对互联网+时代的分析及对中小博物馆本身属性的探讨,详细研究了互联网+时代下中小博物馆的创新思路与发展方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电影IP产业的不断壮大,使它背后的文化消费群体日益集聚,体现出IP对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多元化的媒介传播也加剧了IP领域下的文化,势如破竹般地涌进大众的视野之中,从而也使得IP电影从单一的线形发展逐渐转变为多元的立体化发展。然而,IP的发展也同时伴有相对的问题。因此,本文基于疫情背景下,针对电影IP对文化传播影响进行解读,同时探究当前IP电影的发展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纵观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至今已经拥有非常灿烂的文明,而文学也在其中不断得到发展.媒介作为传播文学的载体,其形式也变得愈加丰富.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技术迅速崛起,网络传媒成为了文学传播的新载体,对文学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给文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网络传媒时代文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为促进文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纵观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至今已经拥有非常灿烂的文明,而文学也在其中不断得到发展。媒介作为传播文学的载体,其形式也变得愈加丰富。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技术迅速崛起,网络传媒成为了文学传播的新载体,对文学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给文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本文在分析网络传媒时代文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为促进文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媒介在西南边疆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道路、书刊以及流动电影等媒介推动西南边疆国家认同从“自在”“自觉”“自为”到“自强”的进程,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形塑国家认同中无法忽视的力量,互联网中的共享性空间、共享性实践、共享性资源、共享性支持、共享性身份为国家认同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路径。为此,可以从仪式、集体记忆、关系、生计等进路来探讨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强化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6.
许鑫 《中国民族》2008,(3):27-32
丑丑不丑。这个年仅24岁的女孩子给所有人的第一印象惊人地雷同:单纯、善良、灵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女孩子,身后却承载着巨大的荣誉。2005年,年仅22岁的她凭借其自编、自导并亲自出演女主角的反映少数民族原生态生活题材的电影《阿娜依》,成为迄今为止,苗族和侗族历史上的第一位电影导演,同时也是中国影坛最年轻的少数民族电影导演。影片在2006年12月上映后,赞誉声、接踵而至。2006年3月,《阿娜依》入围参赛第十三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2006年12月,《阿娜依》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电影院举行隆重的首映仪式,并公开上映!2007年3月,《阿娜依》在北京为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放映,受到好评!2007年7月,《阿娜依》作为开幕影片,在第一届中国原生态影视论坛上放映!2007年9月,《阿娜依》入选参加“北京放映”活动,在王府井新世纪影城放映!同时,《阿娜依》入选参加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三届法国巴黎中国电影节,作为导演的丑丑随中国电影代表团赴法国巴黎参加电影节。《阿娜依》成为本届电影节上座率最高的影片,深受法国观众和旅法华人的喜爱!2007年11月,《阿娜依》入选参加在马里首都巴马科举办的“中国电影周”展映活动。2007年12月,《阿娜依》喜获贵州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丑丑以及她的电影,为中国影坛带来了一阵清新之风,一扫部分商业片脂粉浓重的庸俗以及文艺片装腔作势的病态,留下的,是家乡土地所散发出的淡淡余香。本文带我们走近这个侗族女导演以及她带来的原生态电影《阿娜依》。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网络充斥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开始步入网络化时代,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很多领域中,例如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农业等,形成了新的网络发展模式。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体制和教学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导者与合作者,面临着媒介素养和思政能力等方面的新挑战。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提升辅导员的媒介素养能力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民歌传播经历了从最古老的口口传播到如今的大众传播等多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之间的融合,广西民歌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上也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对当代广西民歌的传播类型进行分析,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繁荣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民歌传播经历了从最古老的口口传播到如今的大众传播等多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之间的融合,广西民歌在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上也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对当代广西民歌的传播类型进行分析,探寻新的发展方向,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繁荣特色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0.
2010年的民族题材电影延续了上一年的发展趋势,数量增多,且不乏精品。但真正在商业院线上放映的仍旧不多,多数只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北京放映、华语青年电影论坛、新人电影节等影展活动中放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