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乎失传的新疆西蒙古族中的民间舞蹈《萨吾尔登》历经几代新疆巴州艺术家们的努力,从蒙古包走上了舞台,从草原走向了艺术的殿堂,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奖项。当《萨吾尔登》已经成为新疆著名的艺术品牌之后,它又回到了民间,活跃在机关、企业和学校。  相似文献   

2.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继承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它的基础上使蒙古文学向前推进了一步.《秘史》的产生是整个蒙古文学史的一大转折,从此蒙古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秘史》虽然从民间创作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但它作为蒙古书面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其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它的书面创作.《秘史》翻开了蒙古书面文学的第一页,从此蒙古族书面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优良传统.它是一部文史不分的历史文学作品.用文学的手法描写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整个过程.《秘史》奠定了蒙古族历  相似文献   

3.
(一)新疆蒙古宗教性传统节日,是新疆蒙古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多样,内容包罗万象,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古老文化。它是新疆蒙古族经济、生产、生活、信仰、文化艺术、社会交往、民族心理等的综合反映。新疆蒙古族宗教性传统节日有两类,一类是藏传佛教节日,一类是与藏传佛教有密切关系的民间宗教节日。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图案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就蒙古族图案特点及民俗文化特征从五个方面论述蒙古族民族艺术特征,分析其具体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揭示了图案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激发人们进一步发展蒙古族图案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吴星  陈昆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34-137
民间舞蹈源自民间并广为流传,还与民俗文化、即兴表演等多种风格相衔接,在舞蹈形式上,稳定性和娱乐性程度较高。少数民族尤其是中国蒙古民间舞作为其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熠熠生辉。《格格其玛》作为其间的翘楚,从该舞蹈出发,以挖掘中国蒙古民间舞的审美价值,深入挖掘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的交流碰撞中更好地实现对民族舞的传承和发扬。本文概述了《格格其玛》的舞蹈艺术形式,进一步总结了中国蒙古民间舞的审美价值,为实现中国蒙古民间舞更好地发展提供可行性借鉴。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以蒙古长调《溜溜的小黄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溜溜的小黄马》的歌唱语音信号的采集,分别提取能量、基频和共振峰等参数,进行声学参数层面的分析.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去研究蒙古长调歌唱的生理机制,为蒙古长调的演唱和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7.
《江格尔》是集蒙古族英雄史诗之大成的卫拉特蒙古民间文学巨著。它结构浩大,情节曲折,描绘了许多惊天动地的战争场面,塑造了许多声若惊雷、猛如狮虎、威武雄壮的英雄形象。由于《江格尔》有着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因此,它已超越了蒙古民族自身的范围,为其他民族所传诵,并传人了其他国家,得到专家、学者们的高度评价,声名赫赫。《江格尔》是带有卫拉特蒙古丰富而美丽的神话传说色彩的浪漫主义杰作。在蒙古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很多,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古代蒙古人民的愿望和追求。但是,在它们中间,提出美好的社会理想并将它具体而形象化了的作品却不多见。应该说,卫拉特蒙古人民的祖先创作并留给我们的《江格尔》,是在这方面独辟蹊径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8.
1989年,陈庆英与盂轲同志,在《西北民族研究》第一期发表了译文《佛教在蒙古地方的传播》,乃节译自固实噶居巴·洛桑泽培的《蒙古佛教史》一书.译文前面言:“另外,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外务省调查部曾出版过一本《蒙文(应为“古”)佛教史》的日译本,受到国内外蒙古史学界的重视,许多论著引用其中的内容.从引用的内容看,与本书基本相同.该书将作者署名为晋美南喀,此晋美南喀应即是拉卜楞寺的萨木察活佛.如前所述,正是他吩咐洛桑泽培写作《蒙文(应为“古”)佛教史》的.如果他自己写有《蒙古佛教史》,  相似文献   

9.
鼎波 《中国民族》2007,(7):70-70
为庆祝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东归祖国236周年,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长篇历史小说《渥巴锡大汗》研讨会6月2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原常务副书记玛拉沁夫,中共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刘进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胡仁鸟力格尔是蒙古民族曲艺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被国内外学术界所瞩目.听众从艺人的说唱活动中,不仅可以欣赏其中曲折的故事内容,而且可以感受到丰富的语言魅力、动人的乐曲和歌声.胡仁乌力格尔一问世,便成为蒙古族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现今它是科尔沁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科尔沁蒙古族长篇叙事民歌是吸收了各种类型的蒙古族民歌的长处而形成的新民歌形式.本文对二者做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这是八十年代的第一个春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富丽堂皇的人民剧场里,东方歌舞团的演出正在进行.帷幕徐徐拉开,艺术指导王昆用热情而沉稳的语调说:"阿依吐拉从十二岁起就从事舞蹈工作.由于她成功地表演了维吾尔族独舞《摘葡萄》而成为维吾尔族著名的舞蹈演员.1962年,新疆各族人民把这位满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蒙古族是一个英雄的民族.创造了许多英雄业绩和灿烂文化. 1987年出版了一部《杜尔伯特蒙古族传统民歌集》(以下简称《民歌集》),收录的民歌虽只限于杜尔伯特一个地区,但已经可以看到英雄的蒙古、瑰丽的民歌了. 《民歌集》中有一首《英雄颂》,概括地歌颂了英雄的蒙古: 北山上呼啸的是白斑猛虎,  相似文献   

13.
涉及蒙古祖先传说的前人研究成果颇丰,其中以陈寅恪《〈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及韩儒林《突厥蒙古之祖先传说》两篇文章尤为精要。14世纪伊利汗国官修《史集》作为元史主要文献之一,具有独特的史学价值:《史集》依据蒙古祖先传说交代了其诸部分类,尤其是其记载保留了大量可与《元秘史》《元史》等东方文献记载对勘的部族源流传说;同时《史集》为蒙古祖先传说提供了完整的解说构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爬梳《史集》成书以前涉及蒙古、突厥祖先传说的波斯及希伯来文献,试探《史集》所提供的文献、口传信息以外的线索,从另一层面进一步补充《史集》成书的背景轮廓。  相似文献   

14.
十六世纪以后,喇嘛教自西藏传入蒙古地区,十七世纪初传入新疆蒙古族各部,故又称藏传佛教.当时土尔扈特部有个亲王喇嘛,把萨满教的神像“翁衮”集中起来当众焚毁,而把从西藏带回的佛像张挂起来.喇嘛教从此盛行于新疆四卫拉特控制的准噶尔地区.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蒙古族民间说唱艺术考略王迅中国蒙古族是民间说唱艺术有辉煌成就的民族。闻名世界的中国三大史诗有两部(10万诗行的《江格尔》与3万诗行的《格斯尔传》)①)一生、流传于蒙古草原。还有一个非常丰富的民间史诗、民间叙事诗群在蒙古族说唱艺术中闪烁光辉。从...  相似文献   

16.
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蒙古族以他们特有的游牧生产方式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但直到目前为止,学界从经济史的角度研究蒙古族的游牧经济的基本矛盾、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变迁还不够.乌日陶克套胡博士的新著《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力图从蒙古族游牧经济内在矛盾出发,考察其演变的脉络及其与农耕民族的关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的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民族性和民俗性融聚的代表,本文力图从蒙古族雕塑的艺术特征、雕塑的材质方面入手来分析其所体现的民族性,从蒙古族的生活用具、宗教信仰为切入点来阐释蒙古族雕塑艺术所体现的民俗性。蒙古族的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集中表现,从这些物化的文化符号中我们可以洞察蒙古民族的民族心理和审美意识。蒙古族雕塑艺术是蒙古族思维观念的物化表现,也是蒙古民族为世界雕塑艺术做出的可贵贡献。  相似文献   

18.
蒙古民族具有千年的文字史 ,遗留下来了极其丰富的古籍文献 ,怎样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从简要介绍《中国蒙古文古籍总目》(简称《总目》)的编撰历程入手重点论述了《总目》的出版对开发利用蒙古文古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新疆分会等5单位主办的新疆《江格尔》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8月16日至21日在乌鲁木齐市举行.中国、苏联、蒙古、匈牙利、联邦德国、芬兰、美、日、意等9国学者,共计67人参加会议;有53人提交论文40余篇.论文涉及到语言、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民俗、美学与音乐等领域.会后,与会者并前往乌苏县萨力克图牧场参加《江格尔》演唱会,进行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20.
《蒙古佛教史》是蒙古族学者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用蒙藏两种文字撰写的一部蒙古佛教史.自藏文本以《霍尔却穹》为名刊行后,先后有德文译本、日文译本问世,国内则有陈庆英、乌力吉的汉译本.《蒙古佛教史》是记述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早期著作,其史学价值:一是开启了蒙古族学者以藏文撰写蒙古族史的先河;二是承袭了藏族史学传统,以藏传佛教史为主线记录蒙古族历史,续补部分增入的则是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业绩及蒙古高僧大德的弘法活动,由此可见蒙藏文化交流的基础在于共同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