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少数民族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土家族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及种类繁多的风土人情,它的民歌艺术也颇有特色,是当地居民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和日常的生产生活而汇集而成的独特艺术形态。同时它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善良、质朴、热情大方、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其地域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土家族民歌是一本百科全书,它完整地记录了土家族的历史起源、审美内涵、优秀的淳朴民风及地域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有着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民歌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当地居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日常生产生活中聚集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是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源泉。土家族作为56个民族中唱跳俱佳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民歌发展方面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挖掘土家族民歌中所蕴含的音乐文化,对于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湖北地区的土家族民歌,来探讨它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以便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和学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声乐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民歌中,恩施土家族民歌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整个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重中之重,深受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恩施土家族民歌传承和保护,可以赋予民族强有力的文化生命力,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进而绽放出恩施土家族民歌的艺术魅力。本文主要针对恩施土家族民歌传承和保护调查展开深入研究,希望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经典民歌《黄四姐》,以喜花鼓的明快节奏和俏皮的对唱形式,表现了青年男女互相爱慕追求、馈赠定情信物的生动情节,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土家族民歌中的艺术奇葩,属于世界100首经典民歌之一。  相似文献   

5.
对桑植民歌音乐形象与音乐结构的理解和把握,离不开对其音乐特征的剖析,要对桑植民歌的理解与把握,也必须对桑植民歌艺术特征的充分理解与系统把握。本文通过对桑植民歌所呈现的音阶调式结构的完整性,节奏的灵活多变性,旋律发展的多样性,结构曲式的非对称性等这一系列特征的研究,认为民间音乐特征就是民间语言的一种高度概括与表达的"修辞活动"。桑植民歌作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艺术特征也能够充分彰显出土家族文化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西北卓越多姿的民间音乐里,有一种音乐形态以它热情高亢的旋律、耐人寻味的曲词、变化多端的演唱方法而历久弥新,它就是被称作西北之魂的地域歌种——“花儿”.在历史车轮的前行中,“花儿”的发展也因地域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流派.本文从甘肃“花儿”入手,了解“花儿”的起源和发展,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花儿”这一经久不衰的民间山歌是如何从山村田野步入学术大雅之堂的.  相似文献   

7.
哭嫁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出嫁时渲泄心中真情实感的一种形式,在湘西,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就唱这种“歌”来迎接这一人生喜典。土家族诗人彭秋潭(清)在竹枝词中写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哭竹枝。”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哭有这样几种缘由:一、新娘出嫁时离别亲人、朋友,与亲人难分难舍,哭嫁歌中的“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哭众亲友”等就是如此。二、按土家习俗,姑娘…  相似文献   

8.
论武陵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陵文化是以历史上的“武陵蛮” (即今天的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 )在武陵山区创造的一种地域文化。武陵文化的生成与武陵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与相邻民族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武陵文化是一种山地文化 ,不仅源远流长 ,其成就也灿然可观 ,它具有神秘浪漫、崇尚武勇、多元融通等特性  相似文献   

9.
“无粮无曲不成酒,无郎无姐不成歌”。爱情,是民歌中最古老、最普遍的主题。 情歌是鄂西土家族民歌中的主体部分,在数以万计的民歌中,大部分是情歌,而最具特色的又是五句子情歌。它显得姿态各异,情采纷呈,美不胜收,是土家族的爱情绝唱。 鄂西土家族五句子情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望春、试情、巧恋、志趣、思爱、忠贞、苦情、相思、抗争等类。 姐儿想郎真想郎,煮米忘记放米汤。喂猪跑去抱茅草,喂牛跑去撮猪糠,魂魄掉在郎身上。 这是首望春的歌。望春,即少男少女对爱情的渴望,怀春少女,钟情郎儿,你看他们望春望得痴痴如醉。 …  相似文献   

10.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渝东南边陲的武陵山区,渝、鄂、湘、黔四省(市)在此接壤,是渝东南主要门户。全县人口73万,是土家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西面有滩急浪高的乌江天险;东面有被喻为“土家族摇篮”的酉水河和古朴的民风民俗。历史上,酉阳曾是八百年州府所在地,是明、清时代川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现今渝东南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勤劳勇敢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民歌,便是其中一朵绚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土家族传统的摆手活动中,还保留着一种与摆手舞相并列的极其古老的表演艺术——“毛古斯”。这种艺术活动,通过原始的化妆、简单的情节、场次和人物对话,历史地再现了土家族从蒙昧时期到近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场景,展示了土家族各个历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歌声吟唱得清新凄艳,飘渺哀怨。有一种歌声演绎着乡土风俗、儿女情长。这就是独具艺术魅力的土家族民歌。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毛坝乡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民歌村——新河村,在这里人人都是歌手,个  相似文献   

15.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部分地区的一种民歌。 在西北高原旅行,人们经常会听到一种地方色彩浓郁、风格十分独特的民歌,它出自农民、脚夫、牧人、筏子手等职业人之口,声调高亢、悠扬,感情深沉、真挚,有时苍凉悲切,如泣如诉,有时欢愉轻快,怡然自得,它尤能引起外地人的特别注意,而给人以强烈艺术感染。这,就是如今已被不少人认识并喜爱的西北高原民歌——“花儿”。 “花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仅仅是近几十年的事。要系统而深入地认识这种民歌,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人们认识它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在特定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环境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蒙古族文化,流传在广袤的科尔沁大草原上的民歌随着科尔沁蒙古族地区经济文化在不断发展。民歌既是人类记述自身历史和交流思想的主要方式,又是人类情感的积淀和心理的展示,科尔沁地方民歌的魅力,不仅表现在它的形式上,更加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着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刘祖国  张皓  杨子汀 《民族论坛》2005,(8):F002-F002
“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5月24日,在湘西自治州龙山县靛房镇举行的第二届土家族社巴节真实地再现了古诗中这个盏大恢弘的场面。龙山县地处湘西最北端,是土家族聚居地。位于洗车河畔的靛房镇因为完整地保存了瑰丽多姿的土家族传统民问文化艺术而被誉为全国“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18.
土家族情歌的两个阶段及女性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直到明代才在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作家文学,因此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独占文坛。在土家族民间文学的艺术宝库中歌谣文化又特别发达,而五彩缤纷的情歌则是歌谣中一枝分外鲜艳的奇葩。土家族情歌不仅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而且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了土家族男女青年微妙复杂的婚恋心态,洋溢着民族美德。  相似文献   

19.
羁縻时期的土家族政治概况曹毅在土家族历史上,经历了巴国奴隶制时期、羁縻州县时期、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这样几个主要阶段,而羁縻时期的时间最长,上起秦汉,下至唐宋。这一时期又是经过民族大融合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土家族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20.
"女儿生得一枝花"是对土家族妇女的赞美。而在现实生活里,土家族妇女也非常注重妆饰自己,因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土家服饰文化。土家族妇女很注意头发的装饰。民歌唱道:阿妹头发二尺八,梳个盘龙插鲜花。姑娘没出嫁前,喜欢将头发梳成一条独辫子,辫梢扎着彩色布条,吊在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