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戏曲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民族声乐的主要艺术表现形式,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形成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鲜明标志,是民族精神表现的重要途径,戏曲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表演技巧被世界人民所熟知,并对民族声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华文化的艺术性。本文以戏曲音乐和民族声乐的概述为主要出发点,论述了戏曲音乐和民族声乐的共同点,重在分析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的影响与沁润。  相似文献   

2.
现代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民族声乐和西洋美声唱法之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对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借鉴.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一些优秀元素的应用,对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篇文章主要从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入手,针对现代民族声乐对戏曲艺术的借鉴措施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当前的音乐体系上来看,民族声乐是占据了主导地位的重要音乐形式,民族声乐来源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体现出我国多民族的声乐魅力,同时戏曲也是我国音乐体系中的瑰宝,这就要求在民族声乐以及戏曲的表演过程中,必须要展现其魅力.因此文章便是建立在民族声乐以及乐曲的咬字吐字层面进行分析,从正确的咬字吐字在民族声乐和戏曲表演中的...  相似文献   

4.
民族声乐是音乐演唱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由声乐演唱、心理调控、音色把握、民族文化等多方面要素的储备才能完成,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音乐学科.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有时也少不了戏曲表演技巧的相关应用,这些技巧在演唱过程中往往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这也是音乐教师需要深入钻研与探究的一部分内容.本文将针对音乐教学过程中戏曲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应用进行相应探析,对民族声乐的概念进行解读,对民族声乐与戏曲表演的关系以及相关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5.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办发〔2015〕52号)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广大戏曲工作者和戏曲从业人员普遍感到“戏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然而,面对全国近300多个剧种,各自发展、传承和保护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传承、怎么保护、如何发展等现实问题一片茫然。或许,我们从戏曲音乐的角度可以发现戏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张曼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151-152
民族声乐的发展在我国具有天生的基因优势,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理条件的复杂也辅助形成了我国众多民族的现实,因而形成的音乐特点呈现明显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民族声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分支,深入展现民族深处的民族灵魂,通过具有民族个性的语言和审美传送情感与意念.在我国当下,民族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艺术形式,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的方向,才能不被时代淘汰,充实并丰富民族声乐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内容.本文首先概括民族声乐在我国发展的基本现状,列明其中凸显的问题,尝试提出有目标性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声乐中审美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演唱者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体验、音乐形式把握、音乐作品寓意探究等多个方面,在进行声乐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需要明确音乐审美的表现内涵,将蕴藏于作品中的审美价值传递出来,本文将主要探讨音乐审美在音乐演唱中的表现形式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日益提高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开始追求不同的精神文明享受.戏曲音乐作为我国艺术音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不断的发展与进化中逐渐形成了以戏曲为主导,以民间音乐为基础的综合音乐体系.本文对就我国目前戏曲音乐发展过程中与民间音乐的相互作用以及继承发展关系做一个综合性的论述,以期能够提高戏曲音乐与民间音乐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声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我们不仅培养出了一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优秀歌唱家,还有许多活跃在国内舞台、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民族歌手。这众多的民族歌手的频频亮相,不仅反映了民族声乐教育的繁荣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民族声乐演唱法的争议。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关注和探讨,各种见解虽称不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时代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时间的长河中有些文化瑰宝逐渐沉淀,同时也有一些“文化快餐”开始逐渐流行起来,但沉淀的瑰宝不应被遗忘。戏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于培养高中阶段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审美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高中阶段的音乐鉴赏教学中,更是包含着专门的戏曲音乐鉴赏教学内容,对此,音乐教室更应积极适应全球化、网络化、现代化的时代特点,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戏曲真正的走进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推动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以及中华戏曲艺术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于高中音乐鉴赏中戏曲音乐有效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对于高中音乐鉴赏中戏曲音乐有效教学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来了一些可行的高中音乐鉴赏中戏曲音乐有效性教学方式,力求推进高中戏曲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育学生戏曲音乐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王松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35-136
民族声乐艺术在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两者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分析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区分二者之间的概念和联系,研究其存在的差异,得出只有充分认识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才能促进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的时代,文化发展应该加强民族化、本土化。蒙古族音乐资源丰厚,这是发展民族声乐的基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3.
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艺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声乐人才的历史重任;随着多元文化的强势介入,民族声乐人才培养面临诸多困境;应结合未来一个时期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以便为民族地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声乐人才.  相似文献   

14.
民族声乐有着自身的审美本质,这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表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民族声乐在表现上又需要通过演唱者的情感来表达,才能够真正地体现出声乐的抒情性和艺术性。情感性思维指的是演唱者在声乐学习和表演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处理歌曲情感的方式,也是演唱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本文分析了民族声乐作品中情感的形成因素及具体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了探讨了如何对情感性思维进行培养,以便能够更为有效地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民族声乐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备受人们喜爱,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还存在着想让表演形式标准化等思想落后的问题,因而制约了民族音乐的发展进程.本文在对世界文化多元化未来发展趋势、大众对多元文化的审美需求、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民族声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的必要性,探究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方法,希望能给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声乐作品立意的分析,阐述了音乐立意的不同对演唱者的影响,指出对优秀的歌唱者来说要把作品演唱得真正打动人,除了必要的技术要做得非常到位之外,对音乐作品立意的把握程度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品演唱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地方戏曲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支重要分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戏曲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琵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丰富了戏曲的音乐韵味。琵琶在戏曲中既是伴奏乐器,也是独奏乐器,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手法和音乐特色,为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增添了色彩和动力。本文主要就戏曲中琵琶演奏的音乐特色与表现手法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演唱过程中,舞台表演不仅仅会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引发观众共鸣,之后在此基础上达到预期演出效果。众所周知,舞台表演是声乐演员动作和表情以及声音的结合体,若将声乐看成是人体的话,那么表演便是声乐最具吸引力的眼睛。民族声乐和美声声乐,二者的艺术魅力不仅起到了渲染舞台的效果,更最大限度上满足了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当前的优秀声乐作品数不胜数,我们从中不难看出,观众常常都将关注点放在了乐器伴奏和舞台表演效果两个方面。本文将立足于实际角度,对表演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重要性加以论述,之后详细分析声乐艺术表演的具体方法与技巧,希望借此不断提升声乐艺术表演效果,促进声乐艺术表演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相对于传统文科概念而言,“新文科”有其特殊的意义与内涵,它所指不仅仅是传统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等学科,而是在这些学科的基础上,去融合、去创新、去改革,形成跨世纪的、新的学科组织。在“新文科”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艺术学理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而民族声乐的不断发展与实践离不开艺术学理论的支持,艺术学理论是一项综合性的论述,它结合了音乐、美术、舞蹈、戏曲与影视、电影与电视等多种艺术类别,在多种学科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本文主旨即在新文科的背景下,阐释艺术学理论的革新对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希望能够由此对我国民族声乐新的发展路径产生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20.
从音乐形态的时空观出发,追溯历史的民族声乐踪迹来解释和说明民族声乐的现实存在和构建规律,探索多元人文社会背景下的民族声乐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