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弗朗西斯?普朗克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是"法国六人团"的成员之一。与其他同时代法国音乐家不太相同的是,普朗克是少数未曾接受过巴黎音乐学院正统音乐教育的音乐家,他凭借自身的音乐天分、母亲的启蒙栽培、自学与拜师学习,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特有的个人风格,在20世纪法国音乐界占有一席之地。他的音乐有着优美的旋律,风格充满着新鲜感与亲和力。本文就他的钢琴组曲《拿波里》为例,进行教学研究,提出个人的观点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加布里埃尔·福雷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在法国音乐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联系了两个世纪音乐的桥梁.而《美好的歌》是福雷中期的代表作品,也是福雷音乐生涯中的最高成就.本文通过对《美好的歌》这一声乐套曲的乐谱、和声、伴奏、音程等方面,对其演唱处理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初西方钢琴传入我国以来,经过众多中国音乐家的共同探索与努力,我国的钢琴音乐文化在世界钢琴艺术之林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纵观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使得钢琴这一外来乐器能够更加科学地融入我国本土文化之中,中西文化的碰撞使得中国音乐具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先进的创作理念与钢琴这一西方乐器独有的魅力促使大批中国学子积极主动地学习钢琴,本民族文化的融入,也使得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独具民族魅力.本文以钢琴曲《夕阳箫鼓》为例,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从中体会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4.
加布里埃尔·福雷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和管风琴演奏家,在法国音乐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生活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联系了两个世纪音乐的桥梁。而《美好的歌》是福雷中期的代表作品,也是福雷音乐生涯中的最高成就。本文通过《美好的歌》这一声乐套曲的乐谱、和声、伴奏、音程等方面,对其演唱处理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5.
吴倩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101-102
塞缪尔·巴伯是一位既尊重传统,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在如今多元化的音乐面前,巴伯选择的是一种畅达悠然的"中庸"音乐思维——现代手法与浪漫色彩的完美并存.巴伯研究对我们理解现代音乐作品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从浪漫主义色彩这个视角,置身于钢琴作品演奏及教育的背景,对巴伯的音乐作品《钢琴奏鸣曲op.26》的创作手法及风格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兼本人对现代音乐作品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钟敬文"大文学理论"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期至今,钟敬文先生以世纪老人的高龄坚持学术研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学术成就是以民间文学理论为出发点倡导的"大文学理论",这既是钟先生与当前文学理论界一批著名学者共同倡导的文化诗学的结晶,也是他以可敬可贵的学术创新精神关注与思考当前中外文学理论的缺失与偏颇而提出的理论创见.  相似文献   

7.
魏秀春 《世界民族》2007,18(5):9-17
自20世纪60年代北非穆斯林大规模移民到法国以来,法国政府坚持以"共和模式"为标志的移民政策,促使穆斯林移民完全融入法国社会。然而,由于经常与穆斯林移民的宗教活动和宗教习俗"纠缠不休","共和模式"成为穆斯林移民融入法国社会的"瓶颈";与此同时,法国社会对穆斯林移民及其后代的歧视与偏见,使得"共和模式"面临破产的境地。在新的形势下,法国的"共和模式"和穆斯林移民政策应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在十九世纪初的很多人眼里,舒伯特只是个自由作曲家,没有头衔或职位,但他珍惜并且钻研以往的音乐风格并为之发扬创造.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越来越多地为听众创作宏大的戏剧音乐、宗教音乐、钢琴音乐、室内乐、管弦乐作品等.直到舒伯特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创作音乐已经不再只是为了伙伴高兴,或为了出版商的利益,或为了取悦公众,在发挥最好的时候,他基本上是为自己、为未来而创作.舒伯特的逝世日期只比贝多芬晚了二十个月,他比贝多芬小一辈,但却与贝多芬生活在同一时代.贝多芬是这一时期的核心人物,并占据了舒伯特的整个头脑.舒伯特生前、死后的名声,以及他作为歌曲、舞曲创作者与作为严肃大师的名声是不同的.在他的音乐中、他自身的崇拜者中我们能够捕捉到舒伯特也许并不平淡的一生的真实历史.  相似文献   

9.
当今,主流人群在对待传统音乐的态度上正在愈渐模糊化.从国内基础教育来看,内陆尤其靠沿海地区的中国学生学习西洋乐器的比例仍然占据主流,专业高校的音乐教育实践依旧会必不可少地用到"他者"的文化观念进行本土教学,我们将音乐"书写的原理"用于转化为音乐生产技术、演奏、演唱、创作与理论等,这些建立在非传统文化模式上的教育观念,看似是当下主流文化如何面对传统语境的问题,由此笔者针对其现象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初西方钢琴传入我国以来,经过众多中国音乐家的共同探索与努力,我国的钢琴音乐文化在世界钢琴艺术之林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纵观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使得钢琴这一外来乐器能够更加科学地融入我国本土文化之中,中西文化的碰撞使得中国音乐具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先进的创作理念与钢琴这一西方乐器独有的魅力促使大批中国学子积极主动地学习钢琴,本民族文化的融入,也使得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独具民族魅力。本文以钢琴曲《夕阳箫鼓》为例,探索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从中体会中国钢琴作品的艺术光彩。  相似文献   

11.
《乐记》作为先秦儒学音乐思想的代表作,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对两千多年来汉民族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并在世界音乐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乐化》篇中说明了音乐与人的心理、品性以及政治之间的关系,旨在用音乐提高"君子"的道德修养,对人民实行教化,实现整个天下的大治.其中提出"乐者乐也"的命题,揭示了音乐本源问题,认为音乐是快乐、欢乐之情的表现,欢乐是人之性情与生就有的,通过相应的声音、动作表现,这是自然之道.本文从对"乐乐"之释义论证出发,结合文字象形、音乐起源以及古代文献记载等方面,对"乐"字两种读音的意义分别作出详细解释,对"乐者乐也"命题更深入地理解,从而分析"乐Yuè"与"乐Lè"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以及由此引发了有关音乐教育的感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必然引起"人"与"文"的历史辩证运动.它表明文化研究在深层本质上与文学研究相通,是一种在文化视野的"放眼"中"盯住"文本性的历史修辞学.  相似文献   

13.
神话与哲学之间: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国的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以及结构语言学为列维一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渊源;结构人类学以神话为研究起点和对象,其哲学的核心思想是"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结构人类学不仅对20世纪法国乃至人类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促进了社会科学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真正意义的瑶族民间传统音乐研究始于20世纪,中国学者是瑶族民间传统音乐研究的主力军.20世纪50年代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瑶族民间传统音乐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瑶族民歌、舞蹈、宗教音乐、乐器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勾勒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法国传教士在中国藏族地区活动情况的基础上,以法国早期关于藏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为参照,探讨了法国传教士在进行文化传递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法国与中国藏族地区的早期文化交流过程中,法国传教士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常石磊是新生代音乐鬼才,他独特的灵魂式唱腔和百变的音乐编曲风格,使得他在百花盛开的音乐领域独树一帜,特色鲜明地立于音乐之巅.本文通过对常石磊经典作品的赏析,力图对他的唱作风格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肇始于迪尔凯姆学派的法国人类学在20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思想发展进程可概述如下:首先,马塞尔·莫斯和赫兹提出了"二元分类"思想;其后,列维-斯特劳斯在广泛吸收、综合社会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思想的基础上,以"二元对立"的认知结构为核心,建构了结构主义人类学.所有这些成果,对皮埃尔·布迪厄在20世纪60年代的人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溯与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苗族社会中"蚩尤热"兴起的过程及背景,对蚩尤与苗族的渊源关系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了若干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苗族知识分子为中心推动的"苗学研究"和苗族民族认同意识重构之间的关系.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社会中兴起的"蚩尤崇拜",事实上是从"他者"叙事到"自我"内化的一种转变,是凝聚苗族民族认同意识最为核心的"受难者记忆"进行重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在早期殖民主义的推动下,西方学者对"非西方"、"非欧"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者们以猎奇的心理对"他者"文化进行采集,试图达到分析、比较不同群体之音乐文化模式的目的.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文化内部的基本观念进行了大量探讨,但常常忽视了音乐的执行者-一人,尤其是个人在音乐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斯特《十二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练习曲中魁首式的作品。其中在第3"风景画"与第5"鬼火"中李斯特已经进行了多调性音乐创作的尝试,这种20世纪空前流行与繁荣的现代作曲技法创作早在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中显现。本文对两首超技巧音乐会练习曲的多调性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深度解读蕴含在整套钢琴超技练习曲中的音乐内涵与价值,阐释其超技练习曲演奏中技巧性与鲜明个性艺术表现的独特魅力,以此更好地理解20世纪现代音乐作曲技法中多调性钢琴音乐的创作与演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