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西苗语作为汉藏语系语言,有较为发达的量词系统,时量词也很有特色。本文通过对勾良苗语时量词进行研究和分析,梳理出其基本语法特征。勾良苗语的时量词可重叠,相同的重叠根据其语法功能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勾良苗语属于苗语东部方言,名量词较为发达,通过对其语义、语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梳理出勾良苗语名量词的类别,总结其基本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3.
勾良苗语属于苗语东部方言,名量词较为发达,通过对其语义、语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梳理出勾良苗语名量词的类别,总结其基本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毛南语量词的语义、句法形式和功能,认为毛南语的名词对个体量词的选择有其分类标准和认知理据;毛南语的量词对句法的制约性较强;毛南语量词的产生和发展受其语言特点的制约,是自源的.  相似文献   

5.
惠安方言单音动词重叠谓语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安方言单音动词重叠谓语句主要有四类.每一类的内部结构、语义特征及其语法意义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尽管韩语和汉语有许多相似的汉字,但从语法上讲,韩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韩语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韩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属于孤立语,所以其语法差别很大.本文就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语法上常出现的偏误,对汉语和韩语的语法进行了比较,寻找原因,希望能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重叠是现代汉语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及语法手段,长期以来得到了极其细致的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方言中的这类用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运用功能语法学家马丁的评价理论,尝试性地分析了西宁方言中形容词重叠式的评价意义,认为西宁方言中的形容词重叠用法是说话者表达评价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落潮井乡勾良民族文化村位于凤凰县西部,东距闻名遐迩的黄丝桥古城1公里,距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城25公里,西北距贵州铜仁机场9公里,坐落在富有传奇神话色彩的凤凰山下。勾良是一个典型的苗族聚居村,2002年被湘西自治州民委确定为民族文化村,2008年被省民委确定为民族文化联系点"。  相似文献   

9.
藏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有很多共同特征,如:除个别方言外,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音调;单音节词根占绝大多数,且大都可自由运用;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有表示事物的量词等。但是,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语族,汉语属汉语族,藏语则属藏缅语族,无论在发音、词汇抑或语法方面均有很大差别。藏汉民族为要交流思想,以达互相了解之目的,除互相学习对方语文外,还得借助于翻译工作。本文拟从藏文译汉文中接触到的几个音译问题略述管见,以期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0.
介绍动词带缀重叠VOVO形式在东安官话中的三种主要表现,并从句法功能、语法意义等方面进行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苗语是苗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发展,彭水苗族苗语使用濒危。在打造"一带一路"民族文化特色的新时代召唤下,是复兴彭水苗语的良好机遇。本文主要结合彭水苗语濒危的现状,提出复兴苗语的文化认同及传承价值,企盼引起相关重视,得以构建母语文化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2.
贵州雷山县苗语电视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关于贵州省雷山县一部由当地苗族自编、自导、自演的苗语电视剧的调研报告.这样一部由苗族自己组织拍摄,采用苗语对白,反映现代苗族社会生活交迁的电视剧,是影视市场上的一件新事物,本文将之称为"苗语电视剧现象".它反映了民族地区民间力量在适应社会文化发展方面具有的能动性,对于以母语为生活用语的民族聚居地区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如何丰富少数民族日常文化生活,以及如何进行文化市场开发与管理等问题,都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跟印欧语言相比,我们都说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标记的语言,但缺乏不是没有,动词重叠就是现代汉语中表示形态变化的一种语言现象。近年来对现代汉语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本体研究十分丰富,成果颇丰,且对留学生动词重叠的偏误研究也很多,但对于偏误方面的研究仍可提出新的看法和建议。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使用归纳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偏误类型进行分类,分析和研究了留学生对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的习得情况,提出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并对其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以笔者母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壮语go、duz、boux为研究对象,以《壮汉词汇》为语料,描述go、duz、boux这一表达形式所表达的性质和意义.它们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示量词,它还能表示名词和语素,它们是量词、名词、实语素和词缀四种不同的语言成分使用了相同的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5.
语法,包含着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词法研究词的结构规律,词的语法类别和特征等,句法则研究词组、句子的组织规律。二者总和起来,构成有机的整体,有着内部的联系。 撒拉语的词,按照它的形态、句法和语义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代词、量词、副词、动词,后置词、连接词、语气词、感叹词,拟声词共十二类。这些词类,根据语义特征,可以概括成实词和非实词两大类。实词是有词形变化的词,它表示事物、事  相似文献   

16.
独具特色的苗族乐器——芦笙黄正彪芦笙是苗族人民特别喜爱的一种古老乐器。苗语称芦笙为“给”、“嘎”或“杆”。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一般的芦笙,都有一个木制的音斗(笙身),在音斗内插有数根长短不一而粗细大体相同(有的不同)的竹管(一般有6管,多的有12管,...  相似文献   

17.
乔翔 《民族论坛》2012,(24):70-74
本文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比汉语和英语多项形容词作定语的规律和特点,揭示其共性和个性。主要内容包括:1.从语法意义、词汇意义上分析英汉形容词的范围和多项形容词定语的分类。2.多个不同类别的形容词修饰中心语名词时的排列次序。3.从认知语言学解释多个形容词定语排序规律。  相似文献   

18.
苗语亲属称谓系统可以分为本族称谓系统和外族称谓系统。本族称谓系统包括父亲和姨父两族,外族称谓系统包括舅父、姑父和岳父三族。苗语亲属称谓受当地汉语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直接借用大量汉语亲属称谓、亲属称谓复合词由半苗半汉的词根构成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壮话与汉语方言白话、客家话、闽话在韵母、声调、词素、后缀以及数词、量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句、疑问句的句式等方面有许多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壮语、汉语自古就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块评地之中,五彩神柱之下,一头水牯环绕突奔,一群握着梭镖的男子迅猛地向那水牯刺杀.牛牯倒地,叔伯同()挚亲便瓜分牛肉,数百乡民跳鼓对歌通宵达旦.这就是苗族的椎牛祭,苗语谓之"弄业"(即吃牛)或"吃牯脏".雍正七年"改土归流"之前,祭时长达十四个昼夜.迄今,全堂法事仍有二十余堂,"镖牛"只是其中的一堂.其目的是迎接祖神,请他们回到苗寨与子孙团聚,禳灾赐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