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古以来,赣南文化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赣南客家的山歌更是在我国歌曲艺术的发展历史上独树一帜。因此,本文就赣南山歌的起源具体阐述赣南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及艺术特征,从而有利于促进赣南客家山歌的发展进步与创新,同时也为传承中华诗歌的发展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赣南是客家诞生地和大本营之一,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是全国最大的客家聚居地,被誉为"客家摇篮"。本文就赣南设立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契机,从增强文化认同感、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同步保护、"文化+旅游"等方面提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三明是历史悠久的客家祖地,蕴含着深厚的红色文化精髓。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之间在三明这片热土上互相融合和渗透,如何发挥文化馆在推进三明红色文化与客家文化融合发展中的作用是建设全市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客家音乐是我国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音乐艺术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客家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分析,并对客家音乐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也提出地区政府合理保护、客家音乐艺术合理传承的客家音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赣南师范学院、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处和客家文化高级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十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第二届客家文化高级论坛"于2011年10月21 - 24日在江西赣州、广东河源隆重召开.大会收到参会论文85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以及韩国大田大学等海内外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00多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赣南采茶戏孕育于人杰地灵的赣南地区,烙印上客家劳动人民鲜明的个性色彩,是"小写的人"和"大写的人"的辩证统一,以诙谐幽默的艺术表现形式传达乐观自由的自然天性,在对"人"体认的过程中呈现着人文色彩。  相似文献   

7.
何葆国 《民族论坛》2006,(11):28-29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赣南的客家围屋,或许应该是凝重深沉而不失温情,坚实厚重又深藏灵气的交响曲。赣南山势险恶,素有“穷山恶水”之称,赣南的客家围屋却与当地山水环境和谐相融,又张扬着中原文化的气韵。毫无疑问的是:围屋是客居者祈求安定生活心态的真实外化。围屋,顾名思义就是围起来的房屋。这种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带有防御性质的围式民居,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在赣南至少有500座以上。规模大的如龙南关西新围,占地百余亩;小的像龙南里仁的白围,格局狭小,俗称“猫柜围”,喻其小如养猫之笼。赣南围屋大多建于明末清…  相似文献   

8.
林铁 《民族论坛》2008,(6):17-17
<正>民族认同的提出都牵涉着文化变迁的问题语境。事实上,任何一个民族都在发展变化,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会随之变化,土家山歌所承载的文化符码和民族经验同样在发生变化。这使得土家山歌的传承与保护便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保护,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场的保护和营构,一种民族价值理念的重新维系。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因此,具有代表性、民族性、传承性的区域传统文化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灵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则为我的区域传统文化赋予了现代意义的创新。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通过在河源客家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探索,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激发设计灵感,得到社会认可;另一方面也为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培养了实用人才、促进客家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地方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客家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23日至26日在赣南师范学院黄金校区举行.来自韩国、日本,美国、巴西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北京、上海、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的海内外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81篇.会议就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客家神明信仰的实证研究、客家风水文化、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域社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达成了许多共识,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黄元米粿是极具代表性的赣南客家传统食品之一,其制作讲究传统工艺及古法。而黄元米粿印模是其后期加工的一种工具,在赣南客家地区也算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用品。本文从多角度剖析黄元米粿印模的材质、造型、装饰纹样,希望传统得到继承而不流失。  相似文献   

12.
口耳相传的壮族山歌,源于壮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其自身的价值,保护和传承壮族山歌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多元文化交流的冲击,以及新的文化因素不断传入广大农村,新的环境提出新的问题,壮族山歌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有机遇也有挑战,现代化背景下山歌文化如何进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客家祖地民间音乐十分丰富,按类分有山歌、小调、儿歌、说唱、戏曲、劳动号子、宗教歌曲等。本文就民间常见的山歌、小调、"牌子锣古"等几种主要形式略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音乐中,客家筝具有重要地位。客家筝曲以古朴典雅、文静优美见长,《出水莲》是典型代表之一。文章对《出水莲》的演奏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客家音乐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口耳相传的壮族山歌,源于壮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有其自身的价值,保护和传承壮族山歌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多元文化交流的冲击,以及新的文化因素不断传入广大农村,新的环境提出新的问题,壮族山歌文化在发展过程当中有机遇也有挑战,现代化背景下山歌文化如何进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音乐中,客家筝具有重要地位.客家筝曲以古朴典雅、文静优美见长,《出水莲》是典型代表之一.文章对《出水莲》的演奏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客家音乐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饶伟新 《民族研究》2005,(6):92-100
针对目前客家学界认为今日"客家"的名称产生于明清时期,等同于明清文献中的"客佃"、"客籍"这一流行观点,本文以清代以来赣南文献中的"客佃"、"客籍"与"客家"为例,从区域社会史的角度对这些术语的具体历史语境和历史内涵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清代的"客佃"、"客籍"作为清代移垦过程和户籍制度背景下特定的历史产物,其实是一个与"土著"、"土籍"相对的移民范畴,而今日所谓的"客家",则是在晚清民国以来社会文化变迁和学术发展背景下出现或建构的一个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民系范畴,二者完全属于不同的历史范畴,故而不能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8.
从表面上看来,黑衣壮婚礼仍较好地承继着传统习俗,山歌对唱依然是婚礼的中心和对婚礼的强化,表征着黑衣壮族群悠久的山歌文化和开朗劲健的民族性格.但是,年轻一代对传统山歌的淡漠和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正使传统的黑衣壮社会面临着传统的断裂,以山歌艺术为核心的审美化生存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客家是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约五千万,占汉族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另有约一千万客家人侨居海外。客家是汉族中保留古风、古语最多,最具特色的一支群体。客家意识,有的人称之为客家精神。它是维系这支群体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凝聚这支群体的内在力量。尽管客家分布于半个中国200多个县市,散布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家意识却不因此而消失,它依然成为联系这支人们共同体的情结,成为他们之间认同的心理特征,成为这个群体在极为险恶艰难的环境中团结奋斗、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力量。把客家意识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对于了解客家群体的本质特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赣南是客家风水的发祥地,风水信仰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赣南风水信仰更是盛极一时.风水研究学者大多从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等角度对风水信仰进行解析,而从人类学角度对风水信仰进行解读的并不是太多.据笔者分析,赣南风水信仰在历史上盛极一时且直到今天仍在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生存环境的客观需要、祖宗崇拜的需要、儒家文化的影响、经济发展与资源争夺的需要、巫文化的影响等.对于风水信仰进行人类学解析可以使我们避免风水信仰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的无谓论争,对于我们从局内人的观点、从文化相对论的角度对风水文化进行理解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