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形成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但是近几年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演进中也逐渐开始出现了文化流失和文化退化的现象。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成为文化变迁中最需要重视的一项内容,只有将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下去才能保证我国多民族国家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才能让华夏五千多年灿烂的民族文化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征与变迁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将重点对少数民族文化特征与变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来、并在独特的社会历史发展和功能过程中累积、传承下来的。它在历史的积淀、传递和演变中,形成了  相似文献   

3.
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公民教育实践说明,公民教育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爱国主义教育要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的历史教育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知识教育,使民族群众了解、熟悉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悠久、辉煌的历史,从而将他们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与国家认同、公民身份认同协调、统一起来.这种做法既能有效激发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也使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历史和地方性知识不致断裂、消失.现阶段,在我国的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发展观上,坚持"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和"多元一体、多样性共存"的发展方向和思路,不断探索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教育体系及其理论.  相似文献   

4.
原苏联满-通古斯语民族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是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各个多民族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苏联政府的扶持和帮助下 ,满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 ,在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满 -通古斯语族诸民族的文化变迁和现代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婚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婚俗文化刘冰,韩任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各具特色的传统婚俗文化,反映着各民族不同的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表现着共同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现就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婚俗文...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下的民族社会工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只有立足于多元民族文化的实际去发展民族社会工作,才能真正推进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民族地区欠发达的状况,也使少数民族总的来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发展民族社会工作应该成为创新传统民族工作机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莉 《中国民族》2010,(12):70-72
民族文化自治是19世纪末提出的一种治理多民族国家的思想,苏联时期的领导人并没有将这一思想作为其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政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领导人开始重视民族文化自治理论,并将它运用于治理民族国家的实践,使该思想成为了俄联邦现行的主要民族政策之一,旨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并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全国首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今年九月就要在内蒙古自治区举行,各地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员将在那里精萃荟集,流光溢彩,大显身手。这场空前未有的体育盛会,将会有力地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繁荣兴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文化悠久的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都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解放以来,我们的党和国家一向关怀和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使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由多个民族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为中国历史创造了悠久丰富的民族文化[1]。现如今我国在进步发展中人们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立足文化角度而言,在现代化社会文化的冲击之下很多能够体现民族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正在大量弱化,一些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语言、服饰、民族舞蹈、礼仪习俗等民族特色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流失。而少数民族文化不仅以前是中国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现代与未来中华文化不可切割的一部分,所以,如何在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中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族群的统一国家,族群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亦是其显著特点。以世居西北的少数民族——土族为个案,可从历史人类学的视野对历史脉络中的国家观与国家认同意识变迁进行研究和阐述,借以考察少数族群的历史记忆和国家认同观的建构历程,透视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完善新型民族关系的现实和趋势。  相似文献   

11.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49个民族以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形式居住其间.因此,贵州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且具有多样性、分布区域性、传承的神秘性以及民族的共同性.这种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影响了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经济客体,同时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也已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本文分析了对外宣传贵州省地方特色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索了如何才能在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共同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认真研究和整理这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我国整个体育事业,对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提高少数民族的健康水平,促进各民族间团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有其特殊性,在我国多民族体系中基于民族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价值,以台湾地区原住民的教育发展为视角,从法律权利、教育资源、社会文化、教学方法等维度对少数民族教育与教学进行分析,不仅对原住民族群本身具有文化传承与发展进步的功能,对中华民族而言,关注原住民的教育提升,对原住民语言文化进行研究和学习从而探索出科学、适用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期为我国的多民族和谐与团结、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带来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历史是文化的摇篮,时代是文化的风铃。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必然孕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伴随着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与汉族一道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画卷。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中华民族这一多彩文化画卷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拉面文化是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兰州拉面"为代表的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开始走向全国。本文以北京和武汉的四家拉面馆为例,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常经验观察与问卷调查,深入研究了拉面从业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要将文化挖掘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色小吃的产业化发展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朱则  薛泽林  张劲松 《民族论坛》2013,(9X):100-104
在长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积累了灿烂的文化。其中,拉面文化是最为普及的大众文化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兰州拉面"为代表的西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开始走向全国。本文以北京和武汉的四家拉面馆为例,经过一个多月的日常经验观察与问卷调查,深入研究了拉面从业群体的生存现状及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征,提出了保护性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要将文化挖掘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特色小吃的产业化发展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族院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伴随新中国走过近六十年的历程。中国民族院校的建立与发展,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是在我国这一多民族国家内将民族政策与教育政策有机结合的创举。民族院校自创立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民族人才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才,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少青 《民族研究》2012,(1):1-11,108
历史地看,多元文化主义一开始就与少数民族争取平等权利的要求密切相关。当前关于多元文化主义与少数民族权利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并不严格区分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维度;二是往往把多元文化主义仅视为少数民族的权利理论,没有从多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理解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至少存在于事实、理论、意识形态、政策和价值理念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都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具有不同的意义和效果。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与多民族国家构建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多元文化主义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权利理论,它也是多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19830年民族古籍整理工作走上正轨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抢救、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古籍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我国浩如烟海的民族古籍的珍贵价值,以及整理、研究少数民族古籍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到目前为止,在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各地同仁们的积极努力下,全国已出版了一千多种少数民族古籍。民族古籍概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5个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一部悠久的历史,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们用文字记载,用口碑相传、用利器镌刻……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既丰富了我国的文化类型,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使我国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在民族院校,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各民族学生生活、学习在一起,习俗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为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以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为例,探索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