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我国早期玉器雕刻加工主要采用的是磨光玉器的技法,主要是指对玉器的切割、钻孔和打磨,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玉器雕刻技术发展成为镂雕和线雕等。早期的玉器设计发展方向是作为装饰品以及一些小件工具,之后玉器开始被制成一种非实用的器具以及一些礼器等。玉器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从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为此文章对玉器雕刻与设计方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琢玉工艺的方面,砂绳切割技术是我国玉器工艺的重要发明,逐渐将我国的玉器工艺推向顶峰.本文力图围绕砂绳切割技术在东北的出现和影响,全方位展开砂绳切割技术历经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技术变革的讨论.砂绳切割技术是史前玉器得以传承千年的重要技术保障之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了东北史前玉器的研究,拓展了东北史前玉器起源研究的技术范围,丰富了东北史前玉器研究的视角,增添了东北史前玉器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玉器是我国历史文明中的一个重要载体,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黄金有价玉无价"。本文试从清代玉器的发展及时代特征等方面,结合馆藏文物和大家一起赏读清代玉器的精美雕琢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田野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240-242
红山文化遗存出土的玉器,内涵丰富、寓意鲜明,在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考古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入手,对几类典型红山玉器的特征进行分析,透过红山玉器,结合现有资料,对红山时期的一些文化特征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5.
在琢玉工艺的方面,砂绳切割技术是我国玉器工艺的重要发明,逐渐将我国的玉器工艺推向顶峰。本文力图围绕砂绳切割技术在东北的出现和影响,全方位展开砂绳切割技术历经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技术变革的讨论。砂绳切割技术是史前玉器得以传承千年的重要技术保障之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促进了东北史前玉器的研究,拓展了东北史前玉器起源研究的技术范围,丰富了东北史前玉器研究的视角,增添了东北史前玉器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菱形纹作为新疆民族图案样式主要构成元素,通过建筑、雕刻和织物等多种方式流传至今.在教学中对菱形纹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掌握菱形纹的发展演变历程,了解其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并对菱形纹的色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菱形纹图案的审美法则和形式美,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相似文献   

7.
汉画像石是汉人在墓室、山崖、石阙等以石为地,用刀作笔雕刻的艺术品。这是一种独特的雕刻艺术,简单来说就是在石材上雕刻的画作。这种艺术形式多是古代一些有钱的人家为自己的墓室雕刻的,多半是墓室的主人和家属同画工们一同创作,前者提供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由后者完成雕刻等创作。汉制规定,皇帝和王侯被封后第二年就可以开始建墓,可以用征租税收入的1/3建造墓室。墓室主人生前可以开始营建祠堂、墓室。其实,汉人对自己去世以后的居所是十分在意和重视的,从这点可以判断墓主很有可能也参与了汉画像石的设计,至少提供了自己的想法和目标。尤其是作品中的历史故事和祥禽瑞兽很可能就是墓室主人自己拟定的。墓室主人及其家属在提出自己的目标后让画工以及石工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来创作。画像石制作的流程是:石工预制石材—画工在制好的石板上绘好线条底稿—石工用刀、钻等按照画稿雕刻—画工彩绘。其中最能体现汉画像石艺术特点的则是匠师们复杂多变的雕刻手法。  相似文献   

8.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体现了苏州、杭州在中国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苏绣、缂丝、核雕这些都是苏州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的特色,其中核雕刻不仅是简单的民间工艺,更是一种民族特色。本文主要描写了苏州市舟山核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核雕刻艺术的传承,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使人们更加地清楚地了解核雕刻的发展史,并且充分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并进行有效的传承。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斜口筒形器是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代表,主要出土于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内。斜口筒形器的使用者身份特殊,斜口筒形器的功用也因此变得特殊,它代表着一种特殊阶层,使用也与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祭祀仪式等息息相关。本文拟从三大方面对其展开探讨研究,以期更进一步了解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使用情况以及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体现了苏州、杭州在中国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苏绣、缂丝、核雕这些都是苏州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的特色,其中核雕刻不仅是简单的民间工艺,更是一种民族特色。本文主要描写了苏州市舟山核雕刻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对核雕刻艺术的传承,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使人们更加地清楚地了解核雕刻的发展史,并且充分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并进行有效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考古发掘的有关红山文化玉器资料可知,红山文化玉器种类繁多、造型独特、雕琢工艺精湛,并且还有自成体系的用玉制度,地域和时代风格鲜明。文章拟以考古调查或发掘的红山文化玉器资料为基础,辅之以专家、学者的观点,将红山文化玉器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以便更进一步探讨红山文化不同类型玉器尤其是特殊类玉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内涵,也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2.
肖鑫 《中国民族博览》2020,(5):210-212,218
良渚遗址是我国三大玉文化遗址之一,通过良渚遗址出土玉器进行统计学研究领域内还鲜有著作涉及。本文通过对良渚遗址群瑶山遗址的出土玉器进行统计学分析,深入剖析了瑶山遗址出土玉器不同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出了瑶山遗址出土玉器的部分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良渚遗址是我国三大玉文化遗址之一,通过良渚遗址出土玉器进行统计学研究领域内还鲜有著作涉及。本文通过对良渚遗址群瑶山遗址的出土玉器进行统计学分析,深入剖析了瑶山遗址出土玉器不同类型之间的相关关系,从而得出了瑶山遗址出土玉器的部分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红山文化遗存出土的玉器,内涵丰富、寓意鲜明,在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考古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入手,对几类典型红山玉器的特征进行分析,透过红山玉器,结合现有资料,对红山时期的一些文化特征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通也促使很多外来文化渗透到国内,并给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制约着我国软实力的发展.受这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建筑从结构、设计以及建造技术上都较过去有了很大改变.本文主要从云南省地域文化入手,着重分析探讨了云南省的地域文化特点、古建筑等内容,以此来试论云南省古建筑受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以及掌握,这也是保护以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历史建筑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中华早期文明是一个极富诱惑力的研究领域,张碧波先生新著《中华早期文明的文化人类学考察》,运用新视角解读古籍,佐以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新发见,提出了"玉器时代"、三代"‘王者——智者——巫者’三位一体的政治结构"等值得关注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7.
雅托噶(蒙古筝)是蒙古族民众中使用时间很长的乐器.其属于我国古筝派系.本文主要阐述从元朝开始建立一直到清朝的这段时间,雅托噶的发展以及重大转变状况,对这种乐器的外形以及构成、形状、制作方式、使用特征等部分开展全面完善的探究和分析.上述分析也得到了一些显著的成果,本人也希望研究成果可以对雅托噶(蒙古筝)的演奏以及教学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考古是走进历史,验证历史的一个很好手段,随着我国考古技术的发展,很多历史得以验证.根据考古发现,在我国汉代,人们也存在着独特的丧葬习俗,尤其是对于一些地位显赫的人来说,会为自己建造石墓,并且在石墓上面还会进行画像的雕刻和创作,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对石墓的画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于石墓画像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深入了解汉代的风俗与文化,同时还可以对于石墓主人进行考证发现,帮助考古人员揭开汉代的真实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19.
功能主义一直以来都是家具卖场设计工作开展过程中极为主要的设计理念之一,对我国的当代家具卖场内部展厅环境设计方式有着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家具卖场室内展厅设计工作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在全新的社会发展进程当中,如何将功能主义更好地结合应用到家具卖场设计当中,逐渐受到了来自社会上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菱形纹作为新疆民族图案样式主要构成元素,通过建筑、雕刻和织物等多种方式流传至今。在教学中对菱形纹进行深入研究和学习,掌握菱形纹的发展演变历程,了解其艺术风格和艺术特征,并对菱形纹的色彩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掌握菱形纹图案的审美法则和形式美,并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