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元史新编》《元史新编》为清代魏源所撰,共九十五卷。内本纪十四卷,列传四十二卷,表七卷,志三十二卷。《群盗》、《杆老》、们自逸》有目无文。史料据《元史》,兼采《元朝秘史》、《元典章》、《元文类》和元人文集,对太祖至宪宗四朝的史实和元代西北地理沿革,作...  相似文献   

2.
高歌的白鹭     
鹰鸽 《中国民族》2010,(10):50-50
随着连续剧《贞观之治》的热播,插曲《时间证明一切》和《天机》在观众中深受好评,主唱张学友和白鹭成为了流行乐坛不可多得的男女对唱歌手。白鹭现为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创意天下》栏目主持人,又名纳米利亚,是一位蒙古族,出生在锡林郭勒草原。  相似文献   

3.
书坊     
《中国民族》2013,(11):80-80
《乌兰夫丛书》包括《乌兰夫文选》(上、下)《乌兰夫论民族工作》、《乌兰夫论牧区工作》、《乌兰夫回忆录》、《乌兰夫年谱》、《乌兰夫传》,共6种7册,200多万字,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其中。前一部分是乌兰夫公务活动的实录,集中了他关于民族问题和民族地区工作及牧区工作的主要讲话和文章;后一部分记载了乌兰夫一生的大事、要事,以及他对新中国成立前革命活动、仓Ⅱ建内蒙古自治区过程等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就乌洛候的文献记载、名称含义、与室韦的关系、地理分布及流向等问题提出了看法,认为《魏书·乌洛侯传》是研究早期乌洛侯历史的基本史料,《通典》、《旧唐书》和《唐会要》中新增入的唐代乌洛侯史料有一定价值,《北史》、《太平寰宇记》和《新唐书》记载的乌洛侯内容都是抄录的前代史书,价值不大。从史料分析,《魏书》记载的室韦包括了乌洛侯,东魏以来的中原人已将乌洛侯看作是室韦的一部分。南北朝至唐代,乌洛侯居地有所变迁,《魏书》记载的乌洛侯人活动在甘河、雅鲁河之间,《旧唐书》记载的乌洛侯人南迁至洮儿河与霍林河之间。缺乏文献根据,单纯从对音角度得出的乌洛侯的名称含义及其与后来古代部落、现代民族关系的结论,是难以取信于人的。任意对音的作法,有悖于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肃性,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英国《泰晤士报》曾用整整六个版对黄永玉做了介绍,香港美术家协会出版了《黄永玉画集》。国内先后有《湘西写生》、《永不回来的风景》、《蜜泪》和八十寿辰的人型画册}士{版,他的画作多次在德国、挪威、法国、日本及东南亚  相似文献   

6.
三鹿奶粉事件被揭露之后,党报和都市报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使用大量的版面刊登相关新闻。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北京晚报》在三鹿奶粉事件上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党报和都市报存在的差异,并探寻其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白润生曾以一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以下简称《史纲》)问鼎中国新闻界,使业内人士为之瞩目。中国新闻界的泰斗方汉奇老先生对之赞叹有加,称《史纲》“填补了中国新闻史的空白”,“对新闻学、社会学、民族学和广大文史学科的研究者,也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瑶族《踏朝歌》初述黄钰瑶族《踏朝歌》,俗称为踏歌堂唱还愿歌。此外,民间还有《踏朝曲》、《踏歌堂》、《踏朝歌堂》和《盘古歌》、《盘王歌》之称。《踏朝歌》,流传桂东、桂东北和湘南一带居住丘陵或平原的瑶族地区,历史悠久,是瑶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十分珍贵。...  相似文献   

9.
《凤凰泉》、《蓆芨草》出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宁夏西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火仲舫所著戏剧集《凤凰泉》,与海正生合作编撰的西吉诗歌作品选《芨草》,近日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发行。这两部作品反映了回族聚居区的风情民俗和现实生活,充满了对民族和祖国的挚...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成书于清代,书中的惯用语运用已是处于近现代汉语词汇的过渡阶段,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本文以《红楼梦》中的惯用语为研究对象,对出现的惯用语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从其类别划分及语言文化两大方面进行探讨和论述。考察发现《红楼梦》中的惯用语来源类别以及其所体现的文化非常丰富,对了解当时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特色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宠儿》与《慈悲》是美国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两部重要的作品,该两部作品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写作的大背景都是奴隶制,它们“都是关于母性的小说;表达蓄奴制带给人痛苦的主题。”布拉德·胡珀指出:“《慈悲》是受到高度评价的《宠儿》的姊妹篇。”与此相似,罗恩·查尔斯认为:“《慈悲》是《宠儿》令人着迷的姊妹篇。”本文将以文本细读的方法,运用互文性理论中的“文本的对话”这一最基本的层面,围绕《宠儿》中“弑婴”和《慈悲》中“卖女为奴”这两个核心事件展开讨论,对两部作品主题的互文性进行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宠儿》与《慈悲》的主题互文性体现在三方面:被误解的母爱、罪恶的奴隶制、女性的身份认同。主题互文性研究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强化相似主题,引起读者重视;保持作品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2.
3月7日,由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和湘西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专题片《走进湘西》在吉首大学新校区开机,该校艺术系40名学生在图书馆前合唱歌曲《团结鼓》成为开机第一镜。该专题片导演、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导演赵斌称,今年元月《西部之歌》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新世纪春节联欢晚会在湖南卫视的成功播出,向世界展示了湘西这块土地上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了《东西南北中》栏目组的关注。湘西作为湖南省唯一进入西部大开发之列的地区,已赵来赵多的受到外界瞩目,而不少人对神秘湘西的认识,又仅仅停留在《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剿匪记》的水平上,还有一些人也只是通过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了解湘西、认识湘西,而这些都是湘西的过去,与日新月异的湘西现状相去甚远。摄制组辗转吉首、凤凰、花垣、永顺等县市,在黄丝桥、凤凰古城、德夯风景区、花垣古苗河入口、王村古镇等地取景,将《西部之歌》晚会中高水平的优秀节目融入实景拍摄,借助歌舞的形式,重点展示湘西州独特的民族风情、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使世人对湘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为加速开发湘西鼓劲加油。3月12日、13日两天,《走进湘西》拍摄工作进入高潮,杨鸿基、朱军、管彤、陈思思先后“走进湘西”,开始了紧张?  相似文献   

13.
蓝煦是汉文译著活动的重要人物,目前学术界对蓝煦的生平事迹及其学术成果的研究尚属薄弱,《天方正学》是以往学术界研究蓝煦的唯一资料来源,对蓝煦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其译著《天方正学》上。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除了《天方正学》外,蓝煦的汉文译著还有《天方尔雅》;除了为官武昌外,蓝煦还任过星子县知县,并在任职期间主修了同治《星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中国古代典籍中中科技术语出发,通过对这些术语英译版本的提取、对齐并构建语料库,从而研究科技术语的英译策略。研究主要以《淮南子》为重点,从中选取范例阐述英译策略。《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鸿烈》,由刘安及其幕僚所著,涵盖古代科学百科。《淮南子》的科技思想在许多领域都处于同时代世界领先水平,涵盖大量百科知识,科技术语即是其中值得研究的一大重点。  相似文献   

15.
由国务委员、原国家民委主任司马义·艾买提题词,国家民委副主任文精作序,中南民族学院组织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系国家“九五”重点图书。该《丛书》由《血浓于水》、《保家卫国》、《救亡图存》、《沧海桑田》和《文明奇葩》五个分册组成,共计115万多字。《丛书》以翔实的史料,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在反抗外来侵略,参加爱国救亡运动,维护民族团结,开发边疆和内地,发展民族文化等方面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及所反映出的我国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血…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张莉 《民族论坛》2004,(11):21-22
“州博物馆的副馆长到这里当大师来了?!”10月4日,在湖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暨湘西第二届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艺术节民族民间工艺展演大厅水冲石雕展台前,杨光三不止一次领受这种来自平日共事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惊奇发问,每每他微笑着寒暄两句后,便又埋头工作。在展演现场,杨光三展出了十五件精品石雕,有《五龙戏珠》、《二友映月》、《梅韵》、《洛龟送书》、《峒河金秋》、《蟹趣》等等。许多参观者被他所创作的一方方布满晶莹金矿的水冲石砚和栩栩如生、古朴苍劲的石雕作品所吸引,对这位神奇的土家族艺术家在尺余见方的砚…  相似文献   

17.
邢星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92-193
美国著名作家德莱塞是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杰出实践者,代表作品有《嘉莉妹妹》、《美国的悲剧》、《珍妮姑娘》以及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等。《美国的悲剧》是以一桩著名谋杀案为基础写成的,使他成为社会改革者的英雄。本文将浅析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的艺术特色,希望可以为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能按]《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发表了都永浩的文章:《民族理论学科新的研究热点初探》(以下均简称《热点初探》)。能锡元读后,写了一封短信给都永浩;尔后两人又以书信方式对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交流了看法。这就是《书简》[二]的由来。熊锡元与王希恩合写的《民族理论书简》在《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4期发表后,学术界的一些朋友对书简这一形式颇为欣赏,并给予鼓励。能锡元亦认为,这种形式有它的一些优越性和特点。第一,作者情绪轻松自如,形式活泼,不拘泥于程式,有如文艺轻骑兵。这种形式亦可称之为笔谈。第二,体…  相似文献   

19.
将近元旦,喜得宁夏社会科学院景永时先生所赠由他主编的《西夏学译丛》三册,十分高兴。其中有孙伯君女士编《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简称《论集》)两册。《论集·说明》中称,在众多国外早期西夏学论著中,只收集“涉及西夏语言、文字、文物和文献的研究”论文,对“单纯就汉文史书描写历史事实的文章不予收录”。不言而喻,这个定位是非常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我国著名回族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白寿彝先生于2000年3月21日23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白寿彝教授1909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一生致力于史学工作,撰有《中国交通史》、《回民起义》、《中国伊斯兰存稿》、《中国史学》、《中国通史纲要》等著作,曾承担大型《中国通史》和《中国史学史》的研究编写任务,在民族史、民族理论、史学史、中国交通史、历史教育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对中国通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著名回族历史学家白寿彝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