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卓筒井"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卓筒井的历史、现状、保护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从而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适当开发的意见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方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我们一直在"保护"二字上做文章.官方和学界陆续提出了一些保护理念,如整体性保护啦,原真性或本真性保护啦,原生态保护啦,等等.在<非遗法>"草案"或"讨论稿"阶段,名称都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相似文献   

3.
拉格 《西藏研究》2009,(4):18-21
文章通过对历史大背景的分析和珍贵史料的考述,对"卓仓"这一地名的由来进行了探讨,认为"卓仓"这一地名从最初的家族名称演变为一个族群及其区域的名称,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鼓舞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追捧.其中"翼城花鼓"是山西省翼城地区的传统鼓舞艺术,也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本文主要以"翼城花鼓"为例子,介绍了"翼城花鼓"的概况,并探索了如何在高校艺术教育中传承和发展"非遗"舞蹈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从高校艺术教育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翼城花鼓"保护、继承和发展,才能促使鼓舞艺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才能把保护和传承"非遗"做得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 《民族论坛》2013,(4):18-18
正【代表简介】卓新平,男,土家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应提炼中华民族文化意识文化精神的关键词,加以宣传和推广。卓新平认为,为了以比较简捷的方式使中华文化意识及文化精  相似文献   

6.
17世纪初叶成书的《心灵之光》,是喀什噶尔和卓家族黑山派鼻祖和卓·伊斯哈克的圣者传。在这部传记中,作者沉迷于苏非即伊斯兰神秘主义的认知和感受中,不厌其烦地讲述和卓·伊斯哈克的奇迹。在这部圣者传中,作者的认知和感受并非毫无意义的纯粹幻觉,所谓的"圣者奇迹"也绝非漫无目的的肆意杜撰。如何将这部传记引入研究视野是一个重要课题,而在此之前,对它的成书背景、结构及作者的执笔意图作一番深入分析,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至关重要,对我国几千年历史资源的继承发展与保护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从"蜡"在文物保护修复中具体使用情况出发,简要阐述了"蜡"对于文物保护修复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逐渐升温的"非遗热"现象使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作为"活化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格外值得我们注目与珍视.为了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避免逐渐趋于单一化的文化发展趋势,地区性的"非遗"保护势在必行.作为舞蹈行业的一员,于我们而言舞蹈"非遗"保护显得至关重要,这位一切艺术之母需要得到我们的珍视与呵护.本文将以湖北地区的舞蹈"非遗"保护为对象,从地域舞蹈视域下来看"非遗"保护.  相似文献   

9.
江宏(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男,49岁) 有的明星是"法盲" 在娱乐圈出了这么多"乱子",说明万众瞩目的明星们对法律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知".娱乐圈形形色色的"权"、"名"、"利"交易只能用丑陋来形容,像童瑶那样的女生其实更应该懂得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传承人认定为中心,结合田野调查个案、工作实践以及当前一些普遮现象进行分析,作者认为,"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执行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性质和价值认识的不足,专家意见没有充分起指导作用,因而在认定和制定政策中忽视了传承人的主体性,忽略了活态传承的重要性,使保护缺乏全面性考量.  相似文献   

11.
甘南郎木寺乡赛赤寺法会中的宗教乐舞"羌姆",以往的文献记载及研究十分有限.为了填补郎木寺"羌姆"研究之空白,我们深入该地区,对"羌姆"宗教仪礼乐舞的整体结构、艺术特征、社会功能及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客观记录并进行本体性理论探讨,以便进一步认识和保护这一既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新疆后,在南疆实行伯克制度,任用维吾尔族人为三至七品伯克,管理南疆地区民事。乾隆二十四年,大小和卓亡后,尚有后裔流亡于巴达克山、浩罕一带。道光以后,其后裔在浩罕等国支持下,利用维吾尔族白山派崇信和卓的心理,多次骚扰、侵占南疆地区,相继发动了张格尔叛乱、七和卓之乱、倭里罕之乱等,为此清朝展开了反和卓后裔叛乱、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相似文献   

13.
国家认定的"非遗"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中熔铸了民族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文化符号.河西宝卷是彰显"走廊文明"和河西民间生态的"非遗"形式之一,其文本含蕴了河西人民的关怀伦理和价值诉求;宝卷活动体现了河西人民传承中华经验的"自组织"形式.作为陶冶精神和滋养宗亲惯习的资源,作为河西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河西宝卷活动演绎了河西大地的民风、 民俗和文化仪式,积淀了济世立人的民间智慧.对河西宝卷这类"非遗"的保护不应仅以其经济实用性来决定保护的力度,还应侧重其对民众文化心理的滋养和理想预期的认同与肯定.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张闻天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强调"新式资本主义"实际上就是新民主主义政权能够控制和利用的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特殊性、过渡性以及"新式资本主义"所呈现的特殊性和过渡性,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允许"新式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广西金秀大瑶山以其丰富的瑶族文化资源而被人们誉称为"世界和中国瑶族文化研究的中心."为打造"世界瑶都"文化品牌,充分展示金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扩大金秀大瑶山的文化影响力和旅游知名度,从而在传统文化资源与经济利益之间找到一条可持续富民的民生理路,2010年5月22日至24日首届"全国瑶族文化高峰论坛暨广西来宾金秀圣堂旅游节"在广西金秀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并展开了热烈探讨.论坛哲引了金秀瑶族文化具体科学的保护和传承措施,助推了广西来宾金秀圣堂旅游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6.
一、吐鲁番郡王家的变迁吐鲁番郡壬家以额敏和卓为始祖。额敏和卓的原文是 Imin Khwāja Bek(Bg),在18世纪中期的吐鲁番盆地,曾作为当地有势力的人物登场。他的祖父 azrt Mir abib-Allan Vali-Allan Sūfi Khwajam 及父 azrt Niyāz Khwajam Akhond 为世所知,而在清朝史料(《回疆通志》卷四)中也各以索丕(苏菲)和卓、尼雅斯和卓的名字出现。据说索丕和卓是哈拉(喀喇)和卓的阿訇、尼雅斯和卓是吐鲁番的大阿訇,而额敏和卓看来也是具有伊斯兰  相似文献   

17.
<正>2012年2月13日至14日,香港中文大学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举办了"宗教与中国社会六十年:回顾与展望"圆桌会议,广邀港、台、内地学者,共同回顾几十年来的中国宗教学发展概况。首节主题"中国宗教与社会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主讲,  相似文献   

18.
利用从1745年开始的准噶尔王国的内讧和分裂,清朝从1754年着手征讨准噶尔,1760年完全灭亡了准噶尔王国。此事不仅对于瓜州和肃州的吐鲁番人,而且对吐鲁番盆地的政治和社会,导致了大的变动。1754年,瓜州吐鲁番人早已受到影响。即,这一年额敏和卓“在瓜州编旗队,置管旗章京、副管旗章京、佐领、骁骑校各员,如哈密例。”这表明札萨克辅国公额敏和卓所部被编为旗,仍准在吐鲁番盆地享有领地。“又查瓜州札萨克公额敏和卓人  相似文献   

19.
在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肩负着双重责任,它不仅包括着对民族文化的保护,而且对原住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国际上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比较新颖的"前台、帷幕、后台"理论及swot分析模型,对生态博物馆的发展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多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结构的普遍存在形态,民族构成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是这些国家社会生活的一大特色。如何通过国家公共权力,把一国内部各民族成员单位统合到国家政治体系当中,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终极目标和构建过程。本文从决定民族整合内在规定性的特殊矛盾出发,认为多民族国家民族异质性要素及其力量增长之"分"与国家统一性之"合"的张力,决定着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具体表现为现实性、政治性和构建性三个方面。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承认和保护民族成员单位作为一种异质性要素的集体权利,则是缓解这种结构性张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