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跳五猖"艺术面具是傩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傩舞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探析"跳五猖"艺术面具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跳五猖"艺术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秋冬时节,若到贵州山区,很容易看到土家族戏班子头戴木雕面具,身着戏装,背插难尾,连跳带唱表演着古朴的戏剧,这就是被戏剧界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堂戏(nuo音挪) 傩堂戏,也可称为傩坛戏,起源于以驱邪酬神、消灾纳福的原始傩舞。傩,驱逐疫鬼之意,因大多在挂有神像祭坛的厅堂或门前空地演出,或许就是“堂”、“坛”的来历。跳傩戏,表现了  相似文献   

3.
说“傩”     
“傩”(nuó)这个汉字,早些年,不少文人都较为陌生。现在,不仅为大多数人所熟识,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和创造。  傩,最早是古代一种驱鬼逐疫的宗教仪式。它源于原始社会的巫舞。舞者头戴假面具,手执干戚等兵器,并不时发出阵阵喝声,表现驱鬼捉魔的内容。我国最早的傩舞是古代的“方相氏舞”,表演者头戴一种叫“黄金四月”的面具,在巫师的指挥下,用一系列捉鬼逐灾的舞蹈语汇,表现驱邪恶、保吉祥的思想内容。总之,傩,是古人神圣、庄严的宗教仪式,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  后来,傩发展成为一种娱乐艺术。我国西汉期间已有了…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文化的关注度也在逐渐增加。作为毛南族原始舞蹈遗存下来的舞蹈文化,傩舞有着"中国舞蹈活化石"这一美称,由于傩舞依旧保存着先祖最传统的原生态肢体语言,其中包含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弘扬这一传统艺术文化不仅可以帮助国人找到历史归属感,同时也将加深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因此傩舞的文化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针对毛南族傩舞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化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将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在中国出现很早,一般认为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当然,这是就中原文化的角度而论的。人们对傩的认识是从秦汉前中原古籍中开始的,一个主要的依据,便是《周礼》中关于“方相氏”的记载。即:“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  相似文献   

6.
《民族论坛》2004,(4):8-8
在我国的贵州、云南等受巴蜀文化影响深刻的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驱鬼仪式:参加者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带着看似恐怖的面具,边舞边跳,这种仪式的名字同样古老而独特,叫做“傩”。日前,在贵州举行的“中国傩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民俗专家就傩文化的研究、保护及国际间的交流,进行了广泛的学术研讨。傩文化也因此走进了很多人的视角。傩,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最早的傩活动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在《易经》中,就有周代傩祭活动的记载,分为季春“国傩”、仲秋“天子傩”和季冬“…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金刚法舞面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根据所代表的角色,法舞面具大致可分为四类,而数量最多和最主要的是护法神面具.每一法舞面具的制作是仿照了其所代表的密宗神像的面部,面具的造型同样含有各种象征意义,表达了丰富的密宗文化内涵,法舞面具是一种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8.
论南丰傩的宗教仪式及其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傩,它的普遍意义是指人们在特定季节驱除疫鬼的祭仪,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性质的原始文化.南丰傩,起始于秦汉时期,传承几千年而未衰.它保存了一整套"起傩"、"跳傩"、"搜傩"、"圆傩"的宗教仪式,是对古代傩祭的继承和发展.南丰傩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点.作为一种民间宗教,由于它蕴含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其社会功能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承认.并且朝着艺术方向发展,成为南丰傩历久不衰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审美视野下的傩舞既属于艺术研究的范畴,又属于民俗文化的研究范畴,因此,本文重点分为三个部分,即傩舞的审美功能、艺术特征和民俗文化内涵,对山西古老傩舞的历史和艺术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 土家族傩戏源于古代傩仪和傩舞,是以驱鬼逐疫和酬神还愿为目的的一种民间戏剧,它大约于宋元时期由中原地区传入土家族地区,巫风盛行的文化气候以及土家族浓郁的原始宗教意识,使傩戏于明清之际很快在土家族地区发展兴盛起来。傩面作为傩戏演出所佩戴的面具,在傩仪中是神的化身,故  相似文献   

11.
湘西苗族把还傩愿称为“撬奴”(“跳傩”的转音),把傩公傩母称为巴奴奶奴。这种祭祀仪式作为父系氏族社会初期中原及江南各民族的一种共生文化形态,除了一些共同特征外,必有一些为各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拙文拟从傩祀的原根、女性的神职、洞鬼的扮演及祭品的“打散”等四个方面来探析苗族母系氏族文化遗存在撬奴仪式里的种种胎记。一、傩祀的原根。撬奴有一堂重要法事叫“泡奴”(汉译为“剖傩”),专由傩巫用大段巫词吟诵洪荒世纪兄妹开亲的故事———剖开傩的来头。这是绝不能省略的核心法事。湘西人常把没有弄清本源的人与事叫做“没有傩…  相似文献   

12.
仫佬族傩舞是仫佬族传统节日依饭节还愿祭祀仪式中的舞蹈。仫佬族傩舞是仫佬族文化的动态载体,其既是百越原生文化因素在仫佬族文化系统中的积累与沉淀,也是中原汉文化、楚文化因素在仫佬族原有的文化基础上堆叠的产物。概言之,仫佬族傩舞是中原文化的跨域融合、楚越文化的潜下观照和农耕民族的生存表达多管齐下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3.
<正> 城步苗族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创造了颇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由巫祝举行祭祝仪式的傩歌傩舞广泛流传,尤其是苗族“庆鼓党”(苗语叫“打古堕”,又称鼓社祭、苗年大节、苗族丰收节等)活动规模最大,特色最浓,流传最广。据有关史料记载和老艺人记述:苗族“庆鼓堂”这一民间宗教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悠久,自元代起开始盛行,清代同治《城步县志》追记乾隆年间“庆鼓堂”活动:“……苗人  相似文献   

14.
胡昂 《西藏研究》2004,(3):71-74
作为藏东康巴藏族的一个支系 ,世代居住在塔公草原的木雅藏族有着非同寻常的传奇背景。塔公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源远流长的宗教文化 ,吸收融合了原始宗教祭祀乐舞和传统寺院傩舞的艺术形态 ,创立了兼具原始艺术的模仿性、宗教艺术的象征性和民族艺术的地域性等多元艺术特征的金刚神舞。本文对木雅塔公宗教羌姆文化及其艺术化传播活动作了形象性记录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查玛”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玛"文化,属于古老的傩文化范畴.傩文化,包括傩仪、傩舞、傩戏等.据文献记载,远在商周时期就有傩文化活动.在我国南方的苗、侗、土家、仡佬、彝等少数民族中较为盛行,西南的藏族和北方的蒙古族中也有傩文化遗存.生活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的蒙古族中,也曾存在过傩仪和傩舞.蒙古族称傩舞叫"查玛",但它与"萨满"并非同意.下面就黑龙江省"查玛"文化的起源、传入及其内容等问题,做一浅析,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  相似文献   

16.
罗水乡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西部。这里群山环抱,景色秀美,民风古朴。土家“六月六”祭祀活动及茅古斯舞,代代相传,从不曾中断。1993年,该乡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1998年该乡的传统文艺节目茅古斯舞首次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中亮相,一时名冠京华,主持人称“罗水乡的茅古斯舞人人能跳,老人能跳,小孩也能跳”。1999年11月,经湖南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协会第八届年会的47位专家考察与审核,罗水乡被正式命名为“罗水茅古斯民俗文化村”。2001年古历6月6日,该乡隆重纪念土…  相似文献   

17.
一、湘西傩堂戏湘西自治州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里孕育了丰富多彩而又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湘西傩堂戏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傩堂戏又称傩戏、傩愿戏、傩坛戏、姜女儿戏、土地戏等,其历史之悠久,号称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源于中原一带的汉族地区,传入湘西后,逐渐“湘西化”,形成了今天的湘西傩堂戏。傩堂戏的原始雏形为驱鬼逐疫的巫术活动,并经历了从傩祭——傩仪——傩舞——傩戏的演变过程,其间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傩堂戏的演出总是与“冲傩还愿”的迷信习俗结合在一起,“冲傩”时,主人家…  相似文献   

18.
傩戏是距今七千年至九千年间,在我国长江流域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傩戏又名“咚咚”,也称跳戏,因模拟牛步形态得名,表演者戴神鬼面具,手持师刀、牛角、蛇杖、木鱼等道具,傩戏综合了演仪、对白、舞蹈等艺术,有钵、包锣、傩呐、鼓四种乐器节奏,它一般只在农历七月“牛元”和春节元宵的“上元”两个节气时间才集体表演。演出形式灵活多样,有整场模拟歌舞,也有整场对白,还有人神对唱道白,精怪山鬼逗趣和打斗的场面,终场都是以驱邪降妖化财化宝为目的,以得到精神和心理的满足而结束。傩戏是中华文明之源,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与众不同的…  相似文献   

19.
张子伟 《民族论坛》2003,(10):35-36
湘西苗族把还傩愿称为"撬奴"("跳傩"的转音),把傩公傩母称为巴奴奶奴.这种祭祀仪式作为父系氏族社会初期中原及江南各民族的一种共生文化形态,除了一些共同特征外,必有一些为各民族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拙文拟从傩祀的原根、女性的神职、洞鬼的扮演及祭品的"打散"等四个方面来探析苗族母系氏族文化遗存在撬奴仪式里的种种胎记.  相似文献   

20.
土家丧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东后乡的土家文化事象中,尤要提到的是土家跳丧。土家地区有种说法,叫“南摆手,北跳丧”,这是“中国的迪斯科”。国际曾有人看到巴东跳丧舞蹈后认为,这种说法,大体上讲到了土家跳丧舞的舞蹈特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陈洪同志沿用了这种舞蹈,编写了一个《土里巴人》的歌舞,演出后,使许多中国舞蹈家为之倾倒,有的感动地说,看到了多年未曾见到的好舞。这都是对其艺术特色的肯定。学者们从多角度审视着土家跳丧,或引用西方的悲剧论,或从一般伦理观念出发,或是站在另一文化角度,认为人类的共性是害怕死亡,把死亡看成一种悲剧。一句话,相当多的人们还没有站在本体文化角度,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为了探奇。尽管如此,这些研究无疑对揭示土家跳丧内涵有益,引起了人们对“撒尔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