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当代西方社会研究和文化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尤其与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紧密相关。伴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而逐渐成型、成熟的旅游活动及文化产业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集中实践。本文选取了"黄果树瀑布节"为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审美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随着大众传媒和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化呈现出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全球化的特征,而居住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它们的日常生活本身则具有审美化和艺术化的民族特色,本文对这两种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二者将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融合中达到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3.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众文化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提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要影响.地处偏远山区的侗民族审美文化则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的歌舞艺术、建筑、服饰、饮食文化都暗含"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理想.在当下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大众日常生活审美化和侗民族审美文化将相互促进、相互生成为生态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4.
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成为一股社会思潮。现代性使日常生活具有了亟待批判的负面效应,正在展开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则试图对此进行克服,带有后现代性的因素。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诸多因素的混合物,是现代性转向后现代性过程中的过渡现象,需要正确地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于淼 《回族研究》2023,(1):35-42
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回族村落——东莲花村地方媒介独特的、极具民族特点的媒介“现象”,深入挖掘“现象”背后潜藏的媒介素养与主体意识之间的深刻关联。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和现象学为方法论,考察东莲花村村民作为主体的媒介实践活动,进一步通过深度访谈揭示阻滞文化创新发展的因素,探索媒介激活主体意识的可能和空间。最终确定以“生活世界—媒介实践—心理意识”为研究框架,找到影响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变量和内生力量,为日常生活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人生观等哲学智慧的支撑,并研究如何将观念转化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大众心理、行为规则和内在机制,使主体在生活世界中,自觉地认识到自我价值,自觉形成一套文化准则和共同价值追求标准。  相似文献   

6.
赵楠  许媛萍 《民族学刊》2021,12(7):75-84, 110
文化反思促进文化自觉。拉祜族歌谣《快乐拉祜》经由电视、报纸、短视频等媒介技术的型塑和传播形成了“快乐拉祜”媒介景观的态势。研究发现,民族文化符号的被选择、单一高频词语的固定化以及个体文化身份追寻导致的低俗化、娱乐化、同质化的内容,逐渐成为“快乐拉祜”媒介景观建构的路径和策略,成为拉祜族文化全貌的表征。反思这一媒介化的建构路径,发现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媒介化过程其实遮蔽了文化主体的实践能动性。我们认为,民族文化媒介景观的塑造和传播应该回到文化主体的时空场域中去,遵循文化的内生逻辑,进行“在地化”的表达,努力寻求民族文化与人民、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互动、互联和互通。  相似文献   

7.
文章考察了在国家治理定位、市场价格选择、主体行动三者的互动影响下,Y村满族民众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非族性特征的文化元素“抽离”出来,选择性地将其建构为自己文化身份/认同的一部分的文化实践.这一考察与分析有助于认识“文化身份/认同”在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并加深有关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关系,以及实践中文化身份/认同的消解...  相似文献   

8.
美生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生态文明化和绿色审美化耦合并进中,趋向绿色审美化文明生存与实践的科学。它在人类学生态研究的推进中,逐步生发审美生态质;在人类学生态研究与人类学审美研究的综合里,进一步完善了美生质;在人类学与生态美学的比较中,拓展了美生质,在人类生态的发展中,提升了美生质。人类审美生态质的系统生发,成就了美生人类学。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在校园”和“出校园”,为师生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核的清晰认知和深刻体验,并以鲜活的形式植入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重要生产形式和传承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应依据学校条件和当地环境,考量并运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促进校园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和谐共生,提高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校与社会互联互通、互助互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不仅是学校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需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意资本更为深入地发展成为"美学资本","美学资本"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IP开发及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相互融合,促使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碎片IP,以资本集聚的方式构建系统性的IP产业链,构建起相对完整的"资本美学"体系,对文化产业链的生态环境产生质的影响.笔者从"资本美学"的视角,以文化IP改编电影为例,探析其对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影响及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创意资本更为深入地发展成为"美学资本","美学资本"与"日常生活审美化"、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IP开发及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的相互融合,促使具有高经济价值的碎片IP,以资本集聚的方式构建系统性的IP产业链,构建起相对完整的"资本美学"体系,对文化产业链的生态环境产生质的影响。笔者从"资本美学"的视角,以文化IP改编电影为例,探析其对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影响及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乔纲 《民族学刊》2018,9(6):44-50, 110-113
“文化边疆”不是领土边疆概念的延展,而是对空间想象的研究探索。全球化的“流动”正在边疆地区发生,人类学家试图以民族志的形式来描绘全球化背景下边疆地区的变迁图景。瑞丽市外籍学生的跨境学习现象,呈现出“草根全球化”的个案,通过“自下而上”的观察视角得以展现全球化的多样性。跨境实践的情境中,边疆地区正呈现出其空间性与社会性。作为空间实践主体的外籍学生,在实践自身策略的同时也参与到“文化边疆”的建构之中。他们自身同样受到边疆地区社会文化的“形塑”。全球化语境中,边疆不再是地理的“边缘”,跨境实践中的边疆地区正成为多元文化的交汇之地。“文化边疆”成为了文化的“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使命驱动型组织,博物馆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集中展示地方意识,它是更注重精神层面需求的文化旅游者的必访地.文化旅游者的博物馆旅游体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先验性场所——生活世界.若把文化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和体验比喻为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其“生活世界”正是深埋于大地的强壮根茎,大树枝叶向远处的每一寸伸展都依赖于根茎的充足滋养.因此,本文以“生活世界”在旅游世界的延伸意义为基点,构建“博物馆凝视”和“反凝视”概念,旨在说明“生活世界”在旅游者认知和理解博物馆文化事物和获得良好博物馆体验层面的先验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及其理论和方法》是一部立足全球视野,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为探索路径,对“音乐人类学”进行中国化重新解读的重要著作。该书从领域规范、地域文化、学理立场、学术规范、研究模式五个层面进行有机性、结构性的思考,从西方学理反观中国音乐,提出“音乐人类学与民族音乐学殊途同归”的核心观点。该书以音乐为载体研究人类学,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及其经验,企图为我国该学科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5.
马宗融因多重身份集于一身且自觉顺应了战争环境的历史诉求 ,便玉成其务实的译介观和互融的文化理念。于是 ,他由伊斯兰文化的翻译、介绍和研究→“提倡研究回教文化”→创建“回教文艺” ,既实践了他全方位推介伊斯兰文化的切要目的 ,又发挥了“抗战时期的文人”“在民族危机最甚的时候”“尽其为文人的作用” ,更昭示出多元文化互补共融的不凡胸襟与必胜信念。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律人类学文化相对论者一直在努力重新审视法律。梅丽主张以实用主义态度走出概念争论的泥淖,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法律多样形态的踪迹,将历史视角引入当代法律研究,以深化对规范体系之间的关系和层次的认识。其法律人类学思想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路径内在相通,可为我们重新审视文化差异和跨文化法律实践提供借鉴,也对我国法律人类学研究在思想、视角、方法、议题、研究内容和理论方向上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气”论与“阴阳”学说是中国风水产生的哲学基础,风水观念渗透于港澳 台汉族家居生活、人生礼仪、宗祠祭祀及商业活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原因在于, 作为风水文化主要载体的中国内地汉族不同时期徙居港澳台及当地特殊社会环境中大众传 媒的渲染、公益机构“风水行为”的影响和英葡日的殖民统治。风水文化中的“环境选 择”学在新的历史时期仍有其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水波  汪勇 《回族研究》2024,(1):125-134
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对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性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已有成果进行量化分析,可从时间、空间、热点层面描绘该主题研究的现实图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性,跨学科交叉研究趋势明显,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机制研究、少数民族“非遗”传承研究、少数民族艺术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等是该主题研究的前沿热点,但研究主体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实证研究和经验总结有待加强。未来进一步深化拓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研究,可以从创新优化研究方法、提升研究内容热点“黏性”、牵引研究视野转向三个方面发力,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相互关照。  相似文献   

19.
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框架,对文化共同体的理解需放置在个体与“类”的互证中、文化的“人化”与“化人”的辩证中、社会发展的“因”“果”联系中予以阐释。在文化共同体的生成中,实践先导是基本前提,文化记忆是重要条件,文化利益是动力因素,价值共识是显著标志。文化共同体的演进机制在常规运行的基础上,常经历危机冲突与双向转型的曲折发展,具有“自由人联合体”属性的高级文化共同体的演进机制必然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以此为理论参照,新的历史场域中,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演进正处于创新性转型发展阶段,通过实践养成、以文化人、视域融合、价值熔铸等策略,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小芳  王梓安  唐钱华 《民族学刊》2021,12(4):69-79, 118
“斯觉都”是凉山彝族民间治疗顽固性皮肤病、风湿病和痨病的民俗医疗仪式,因其治疗效果显著,已成为具有地方性权威的本土医学实践共识。从医学人类学和象征人类学视角分析“斯觉都”借助“神”与“药”的两解方式,揭示其“巫”与“医”的结合过程,从而达到治病救人的医疗效果。“斯觉都”仪式治疗有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与实践价值,一方面通过民俗医疗的疾病解释模式与治疗仪式,患者在族群文化中找到疾病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仪式治疗使用的仪式植物,是民众千百年来地方性植物药知识的实践,构成彝族民族药物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