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GDP的提升,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情况下,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实现了同步提升。广场舞健身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其包容性、开放性的特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乐于参与其中。本文将对新时期广场舞风靡现象加以解析,从广场舞现象的文化生态学层面进行探究,并就广场舞现象背后的群众文化发展展开思考,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篇文章针对广场舞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广场舞的形式与艺术特点、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广场舞有利于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广场舞有助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以及对广场舞的相关建议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广场舞的顺利发展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以广场舞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应运而生。广场舞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且对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也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基于群众文化的概念,结合广场舞的含义与特点等进行分析,讨论了广场舞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并且提出了一些在进行广场舞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以广场舞为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应运而生。广场舞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且对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也有着重大作用。本文基于群众文化的概念,结合广场舞的含义与特点等进行分析,讨论了广场舞对群众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并且提出了一些在进行广场舞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篇文章针对广场舞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广场舞的形式与艺术特点、广场舞的发展现状、广场舞有利于群众文化生活的繁荣发展、广场舞有助于群众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以及对广场舞的相关建议等,以期能够对我国广场舞的顺利发展带来一些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促进了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与日俱增.当前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广场舞文化热潮.广场舞文化起源于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是一种大型的自发性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深受中年至老年各个年龄段群众的喜爱,成为了目前参与人数最多的民间娱乐活动,是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广场舞背景下的群众文化热潮出现的原因主要来自群...  相似文献   

7.
随着群众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广场舞也逐渐成为群众娱乐身心的重要形式,人们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老年群体或者青年群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舞动身姿,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展示着对生活的歌颂。广场舞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地促进广场舞发展,本文概述了人民群众发展广场舞的必要性,并分析了民群众发展广场舞的主要途径,最后就民群众发展广场舞必须注意的问题探讨,希望广场舞在新时期可以作为一项文化运动更加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人文风俗、精神内涵的总称。广场舞作为当下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逐步完善形成了广场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场舞文化有机结合,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广场舞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对民间舞蹈本源追溯、广场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传统文化融入广场舞文化产业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生活,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物质文明.乡村广场舞独具魅力,符合广大老百姓在文娱活动方面的客观需求,符合他们已有的艺术感知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随之,各乡村掀起一股广场舞浪潮,极大地推进了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0.
这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生活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相对于以往来说,如今的人们更加看重活动的多元化。也正是因为如此,广场舞才开始在社会上盛行。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活动,广场舞也是一种可以强身健体的活动,并且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精神内容,强化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因此,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这一文化现象也十分关注。在本文中,就针对广场舞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居民在提升了生活质量的同时,逐渐开始注重自身精神文化建设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说,群众文化志愿者在传播基层文化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对相应的群众文化实践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对群众文化志愿者的重要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生活,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物质文明。乡村广场舞独具魅力,符合广大老百姓在文娱活动方面的客观需求,符合他们已有的艺术感知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随之,各乡村掀起一股广场舞浪潮,极大地推进了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一再强调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重要内容.在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方面,各地文化馆加强群众文化辅导是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径.因此,各地文化馆应该将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为自身的主要任务,通过实践不断地探索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方法和理论知识.近年来,我国基层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后,对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但是这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改善和提高.本文针对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此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希望对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当下社会大众物质生活不断改善,但是就精神层次来说,还有所欠缺。在这种情况下,亟需对群众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提升群众文化素养,确保人民群众物质与精神方面实现协调平衡发展。基层文化馆本身就承担着文化建设、文化服务功能,在新时代之下,要重视发挥自身功能与主导作用,在整个社会中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服务工作,提升文化活动质量,让基层群众在参与活动中受益,从而引导社会大众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文明、人文风俗、精神内涵的总称。广场舞作为当下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逐步完善形成了广场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广场舞文化有机结合,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广场舞文化产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对民间舞蹈本源追溯、广场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传统文化融入广场舞文化产业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日益追求健康、愉悦、高品质生活的当代中国,广场舞越来越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娱乐、表演形式,它利用音乐、舞蹈抒发情感,将自娱性与表演性融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样式,通过富于节律的、欢快的踏节而舞,起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广场舞一直是当地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大大小小的广场舞随处可见,规模最大的有上百人,最小的只有四五人。广场舞成为当下城镇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受到群众的喜爱与热衷。  相似文献   

17.
在日益追求健康、愉悦、高品质生活的当代中国,广场舞越来越成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娱乐、表演形式,它利用音乐、舞蹈抒发情感,将自娱性与表演性融为一体,以集体舞为主要表演样式,通过富于节律的、欢快的踏节而舞,起到愉悦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通辽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广场舞一直是当地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大大小小的广场舞随处可见,规模最大的有上百人,最小的只有四五人。广场舞成为当下城镇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受到群众的喜爱与热衷。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水平日益提升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渴望精神上的满足,开始重视自身的文化生活,而这也让群众舞蹈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且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群众舞蹈的快速发展也有效地满足了越来越多群众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将对群众舞蹈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与意义分析进行深入的分析,供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人们喘不过气来,人们迫切希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精神压力,找寻内心的宁静。广场舞等优秀的文化活动,在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的同时也提高了群众身体素质。音乐不分国界,它传递演唱者的情感,与群众的精神产生共鸣,是人们最喜爱的群众文化活动之一。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传播范围广,各个年龄段的群体都能参加,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感情需要,提升艺术修养。群众音乐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群众的情感体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很多阻碍。本文主要研究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和作用,希望对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深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乡村面貌以及农民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群众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追求新的精神生活,群众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形式在农村开展.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群众文化起到关键的作用,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娱乐载体,并且引导群众的思想紧跟时代的发展,提高了农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文本主要针对群众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希望给予相关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