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起传统丧葬文化,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已不甚了解。传统丧葬文化作为一种特殊文化不该被遗忘,其中的传统丧葬服饰作为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不该被遗忘。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传统丧葬文化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各异。辽南传统丧葬服饰有自己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2.
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生活方式沿袭着明代文化习俗,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基本完整保持着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和服饰特色,既保留了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贵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造就了屯堡聚落景观.本文将屯堡聚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特色景观作为案例开展研究,以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侗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它是侗族和其他民族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侗族风俗习惯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构成了侗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侗族地域集中,语言相同,但因内部支系不同,表现在服饰上则呈现出多姿多彩、别具一格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侗族服饰的分类、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识等方面的探讨,进一步弘扬侗族传统文化,促进侗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文山州少数民族众多,支系复杂,因地域环境、宗教信仰及审美观念不同,各民族服饰各有特点.文山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表述.这些独有的情怀,通过服饰材料的造型、图案色彩的构成,体现出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活化石",屯堡民居的建筑、服饰以及生活方式沿袭着明代文化习俗,历经六百多年的历史变迁,基本完整保持着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和服饰特色,既保留了特殊历史文化背景下先祖的文化传统,又在贵州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明,造就了屯堡聚落景观。本文将屯堡聚落空间形态及建筑特色景观作为案例开展研究,以期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地域文化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老病死人类所固有,而丧葬习俗模式的选择则因民族、宗教、地域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异彩纷呈,由此形成的丧葬文化风格迥异,表现出独特的人文色彩。本文就回族的丧葬文化及其人文特色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丧葬习俗是湘西土家族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所反映的文化通过一系列丧葬仪式活动体现出来。丧葬习俗是人们应对死亡的思想观念、传统理念以及复杂的个人、群众的心理状态而成的一种传统文化积淀。这一独特的世代传承的丧葬习俗背后,体现了土家族的睦族友邻,敬生礼亡,神贵祖崇等社会文化意义。透过丧葬习俗研究可以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现代服饰传入后,白马人通过在节日庆典中穿戴传统服饰实现了对它的传承.在传承过程中,传统大众服饰及其功能产生了一定的变异,呈现出服装制作现代化、服饰商品化、传统服饰礼服化、男性服饰变异程度大于女性服饰、地域象征性服饰衰落而族群象征性服饰复兴等特点.生产方式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导致白马人服饰文化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而促使传统服饰得以传承并趋于复兴的主要原因,则是白马人不断增强的族群意识.  相似文献   

9.
白族服饰是白族的文化传承,白族没有文字,他们通过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方式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凤羽地域环境闭塞,与外界交流少,与洱海白族相比,思想传统,因而服饰风格较为素雅。白族服饰元素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其民族性格、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观等息息相关。凤羽白族服饰所呈现出的不仅是凤羽的历史文化,更体现着凤羽祖先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0.
白族服饰是白族的文化传承,白族没有文字,他们通过语言、服饰、音乐、舞蹈等方式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凤羽地域环境闭塞,与外界交流少,与洱海白族相比,思想传统,因而服饰风格较为素雅。白族服饰元素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其民族性格、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审美观等息息相关。凤羽白族服饰所呈现出的不仅是凤羽的历史文化,更体现着凤羽祖先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服饰艺术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哲学思想内涵,其蕴含深厚审美理念和艺术表现手法,是动画角色设计创作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作为动画设计者应研究和借鉴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服饰艺术,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塑造更多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优秀角色形象.本文从理论分析、案例研究将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与动画角色服饰设计语言结合讨论,阐述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当中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西南地区主要少数名族之一的藏族,其风俗习惯历史悠久、丰富多彩,且拥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就是在《四川通志(嘉庆)》等史料的基础上,对清朝时期藏族的居住、饮食、婚姻和丧葬等风俗进行简单介绍,再现百年前西藏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文山州少数民族众多,支系复杂,因地域环境、宗教信仰及审美观念不同,各民族服饰各有特点。文山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少数民族同胞的情感表述。这些独有的情怀,通过服饰材料的造型、图案色彩的构成,体现出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裕固族作为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其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裕固族民歌、服饰和婚俗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皮雕、刺绣、织褐子等手工艺也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印女性传统服装款式、图案及色彩面料的比较,可以发现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体现出中印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基于中印女性传统服饰特色,寻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应用于现代家纺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分布在今天青海河湟一带的藏族,在历史上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相互接触较早,交往广泛,长期以来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尤其是解放后,在语言上的汉化现象十分明显。但是,至今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习俗风情、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且丰富多彩。这一地区内的各乡各村又在服饰、婚嫁、丧葬等习  相似文献   

17.
<正> (一) 所谓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个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和文化生产方面广泛交流的喜好、风气、习俗和禁忌等。它是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反映,也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民族风俗习惯是在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通过扬弃而逐渐约定俗成的。民族是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词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所以,作为一个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其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各民族居住地区  相似文献   

18.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传统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风俗习惯是各个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和表现了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体现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白裤瑶堪称我国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支少数民族群体,在这个巨大的跨越中保留了大量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其服饰、宗教信仰、丧葬等文化都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白裤瑶男性的日常生活中,养鸟、斗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养鸟逗趣的休闲文化看起来似乎与白裤瑶的经济水平和物质条件并不相衬.本文通过对白裤瑶养鸟现象的调查进而对养鸟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白裤瑶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甘南藏族的风俗习惯是甘南藏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着甘南藏族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和心理感情,是藏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藏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甘南藏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习俗进行初步探讨,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