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藏传佛教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藏区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并对藏族的教育影响深远。尤其是对人格教化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三毒,贪嗔痴的理解及从消除它的因素入手,略述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及其对人格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随着人类文明的出现而产生,社会的进化而发展。一个民族文明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就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3.
寺院的社会化管理是融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管理新模式,其本质在于强化政府对寺院社区的公共服务力度;推行的情况功过参半,僧众评说不一;据理论之,有利有弊,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的管理西藏和其他藏区,元朝中央政府积极扶持藏传佛教,在首都大都修建了众多皇家藏传佛教寺院,并组织创作了一大批藏传佛教艺术.这些艺术机构、活动和艺术品对元明清宫廷和西藏及其他藏区的藏传佛教艺术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文献记载入手,对大都主要的藏传佛教寺院、机构及其艺术创作进行一次概要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固有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藏族作为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和其它民族一样,也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教育方式。历史上,藏族的主要教育方式就是传统的寺院教育。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历史非常悠久,它对藏族早期文化形态的构成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产生过深刻的影响。①随着藏族传统的寺院教育的出现,也就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现象。这种管理是一种具有浓郁寺院特点的历史现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以笔者的管见,它主要具备以下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助于史籍,对我国著名藏传佛教寺院印书院的历史及其工艺作了简要考述.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寺院在历史上作为藏区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传承其教义、控制庞大的僧尼队伍以及强化寺院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司法等功能,发展出了系统而又庞杂的内部管理模式。这一模式根据宗派的区别又有不同的特征。总结历史经验,加以分析与研究,有助于全面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构建寺庙管理的长效机制,维护藏传佛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丹曲 《西藏研究》2005,(2):43-49
藏传佛教文化的兴起,对藏族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在藏族民间文学作品史诗《格萨尔》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藏传佛教寺院对《格萨尔》的保护和传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达那寺为例,就藏传佛教寺院在史诗传播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展开讨论。作者认为,在史诗《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藏传佛教寺院发挥了传唱、收藏、撰写、研究、收集格萨尔文物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品质.艺术教育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艺术修养以及高尚的思想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艺术教育应提倡民族艺术、减少艺术教育中的功利性,为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的中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教师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敬业精神外,具有社会型、艺术型、理论型的人格特点的教师更受学生的欢迎.教师的人格心理对教育效能的影响越显突出,教师要培养"人格的坚韧性",勇敢地面对挑战,努力提高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笔者对家乡长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利用实地调查采访、古藏文文献资料解读等方法,特别是通过对岷江上游苯教寺院的教育制度、课程内容、组织系统、制度条例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西藏苯教作为藏族的本土宗教,除了具有神学宗教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浓郁的民族区域性、民间大众性等特点,因此,如果说藏族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苯教寺院教育是藏族传统教育的源头和最典型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人类学的城市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不过,对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的研究来说,已有的研究路径稍显不足。以云南香格里拉地区的独克宗古城为例,从当前的空间布局来看,引人注目的是该城与其周边的寺院、环绕城市的神山的关联。而从清朝以来的历史进行解析,会发现,若要理解独克宗的社会结构,研究独克宗这座城,就必须考虑当地市场、宗教机构和宇宙观彼此的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当地的市场交易模式经历了从中介式的"乃聪"向直接式的"坐商"的演变。总体而言,从市场、寺院以及神山的关联入手,考察云南藏区城市的历史和当下,为民族地区的城镇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安多藏区寺院林立,现存藏传佛教寺院以清代寺院为主,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觉囊派等.寺院类型也较为复杂,有一般性寺院,也有形成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寺院.形成过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信众通常结成牢固的供施关系,在“供”与“施”的交换模式中将社会生活编制在一张无形的权力文化网络中,对所在地区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性生活>和<爱情故事>这两部小说都揭示了都市男女为了适应社会、维护自身利益、满足各自的私欲,在戴上了"人格面具"后,心理健康遭到的不同程度的损害.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解读,从社会及心理双重因素出发,剖析都市人人格的受损,凸现作者挽救受损人格的情怀.  相似文献   

15.
女性人类学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人类学就是将女性主义研究理论与人类学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弥补传统人类学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理论的不足和偏颇。同时,女性人类学不局限于对女性的研究,其研究范围是也包括男性在内的社会性别研究、性别关系研究。本文梳理了女性人类学起源发展的脉络、主要理论,尝试性的探讨了女性人类学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 ,人们在探讨教育问题时越来越重视民族志方法。本文试图通过美国教育人类学家Ogbu对学校教育民族志研究的分析以及他对微观民族志和宏观民族志理论架构的论述 ,说明教育民族志对于我们理解学校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过程的可行性以及教育民族志对于少数民族儿童学业成就差异问题的可解释性。  相似文献   

17.
贵州石门坎教育历史上成功的整合了基督教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苗族文化,铸就了其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其发展至今,已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完整的基础教育体系。今后石门坎教育只有攻克学前教育发展缓慢、生源流失、硬件设备不足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方能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障碍及其解决思路的探寻是一项很有必要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本文以云南省梁河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予以论述.少数民族女童教育受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少数民族女童也具有自身的特点,那么,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问题就需要一些特殊手段来解决.因此,认真分析现实存在的女童教育的困境,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方能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以利于现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博尔诺夫基于人类学关于人是文化的、社会的、理性存在的立场,对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存在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生活需要希望、人类需要信任、社会需要理性,这些观点有着深刻的教育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地区就业形势的变化必定会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民族地区民族就业观念与就业趋向的变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进入21世纪京族地区出现了新的社会需求,特别是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对当地居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这一变化,京族人的产业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本研究通过对京族人产业模式变化的因素分析,指出京族人产业模式变化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