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应用至关重要,有助于激发创作灵感、增添艺术魅力,东西方绘画艺术中线条的应用各有特色,线条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塑造意象。本文分析了线条的美学特征,从情感、写意、形意、视觉四个方面探讨了线条在西方优化创作中的应用与情感体现,并结合著名画家作品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油画创作中线条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围绕的主题主要是从我平常的油画创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感悟,我主要是从两大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方面是情感在油画创作中的表达,另一方面是在油画创作中情感的表现形式。根据情感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通过构图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一类是通过造型语言来表达情感,还有一类是通过色彩语言来传递情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油画创作中,色彩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视觉信息传达中最为直观的艺术元素,画家可以凭借对色彩的搭配和设计来表达真情实感,使油画创作能够具备鲜活的生命力,唤起观赏者内心的思想波动和情感共鸣。本文围绕油画创作中色彩的作用展开探究,结合不同颜色所引发的情感表达,进行一系列深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情感都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与动力,创作者需要在饱满情感浓度的基础上生成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此提升艺术作品的表达力与感染力。本文简要阐释了艺术创作中情感表达的主要意义,分析了四种自我情感表达方式,并从在创作过程中融入情感、围绕素材进行深度思考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等三个层面入手,探讨了油画创作中自我情感表达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笛演奏者在进行二次创作中必须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认识,在作品体验中更是追求作品的情感内涵,沿着作曲者的情感轨迹进行追溯,使自身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全面掌握演奏者所要表达的内涵,借助心理情绪、情感表达方式呈现出二度创作的新面貌。因此,本文以研究长笛演奏二度创作中的心理与情感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心理情绪与情感表达方面入手,让演奏者遵循着这两点轨迹融入到作品中,给予作品丰富的表达方式,把演奏者的精气神完美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其中意向元素的探索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笔触与机理方面,在油画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非常根本的部分。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在油画创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意向元素,并对其中的笔触与机理进行了一定的特征描述并讨论了笔触与肌理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文化交融背景下,油画逐渐传入我国,使得我国艺术表现形式愈加丰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上千年发展,其中蕴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在油画创作中巧妙合理地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可使油画创作具有本土性特征,同时还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探讨了油画创作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意义和可行性,并就具体运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文化大国,具有非常丰富且流传甚广的传统文化元素,西方的油画艺术流传到我国以后,其发展和创作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文本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传统美学文化、传统哲学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精神、传统绘画技法这五个方面对油画创作的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油画创作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手风琴是全世界广泛普及的乐器之一。在当代,不仅在专业乐坛上,在大众音乐文化中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手风琴演奏时音色变化丰富,声音宏亮,能演奏风格迥异的音乐作品,还可以通过手指与风箱的结合及丰富的和声表现出多元化音乐风格类型,因此,成为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十分喜爱的乐器。而在手风琴演奏的过程中,情感表达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演奏的同时将作曲者、演奏者两者的情感更为融洽地表达出来,并给予观众直观的情感体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是手风琴演奏者需要掌握和探索的关键。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手风琴演奏中情感表达的必要性,然后探索手风琴演奏中情感表达的方法,以期能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申妍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34-135
本文通过对中国当代歌曲的个例分析,分别阐述了各个时期中国当代歌曲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特点,歌曲创作中的情感表达会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而变化,但基本都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创作中还饱含着词曲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1.
学生音乐情感表达在音乐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对音乐表现力增强,对音乐形象塑造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在手风琴演奏中,对分析能力、演奏心理、演奏基本技能、肢体语言培养等均提出较高要求,这样能力具备有利于演奏者内心情感表达,可对艺术修养前面提高。  相似文献   

12.
詹佳慧 《中国民族博览》2022,(23):159-161+16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其中敦煌壁画更是中华宝库中最珍贵的艺术结晶之一,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本土化与民族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敦煌壁画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做出了展望;通过学习借鉴敦煌壁画对世界文化的包容吸纳能力与同化能力来探索油画中国化进程的民族道路;通过分析画面构成来探索敦煌壁画中纯粹色彩与纯粹空间的对位构成,继而创新中国油画创作的新形式,从而增强中国油画的识别力、特色力、强大的民族文化软实力。本文旨在丰富油画创作的民族元素与精神内涵来增强油画创作的中国特色。在油画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油画在通过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与丰富精神内涵的同时,吸引世界,同化世界,使中国油画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音乐表达情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音乐表达情感的不确定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音乐表达情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析了音乐表达情感的不确定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瑾 《中国民族博览》2023,(17):223-225
儿童是家庭、社会、国家的希望,优秀的儿童图画书既可以将儿童带入故事世界,还能使其从中体验到情感的快乐,建立良好的情感素质。新时期正处于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有必要增强儿童图画书中的情感要素配置比例。本次研究概述了情感导向的儿童图画书创作必要性,并在分析其创作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有利于促进其创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杨丽萍  赖程程 《民族学刊》2021,12(10):91-97, 128
以歌代言的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主体以丰沛的情感表达对宇宙、天地、山川以及圣灵的崇敬之情,也通过民歌演唱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壮族歌者心之所系、情之所寄、梦之所萦、魂之所牵和灵之所托,皆同他们的心灵感悟和情感表达密切相关,他们的情感生活实乃壮族诗性传统得以传承与延续的人文根基。因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壮族民歌习俗的保护与传承,应当涵容世世代代壮民族的情感体验和壮阔情怀,通过体悟壮族的情感世界,探索壮族诗性传统的传承,领悟壮族诗性传统的文化内涵和核心精神,感知壮族诗性传统中蕴含的情感表达与心灵寄托的文化智慧,唤醒日趋淡漠的诗性文化记忆,铭记壮族经历过的欢乐与忧伤,重振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建立起符合天地人伦本性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体悟与表达机制,凝聚民族复兴的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随之而来对当今社会的需求也在发生改变.进入21世纪之后,各国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影响,为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方向,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必须加以创新和改变,才能在飞速进步的现今社会中屹立不倒,文化也是如此,只有将文化意义与时代精神真正地接轨,才能促进文化进一步发展,从而保证不会在国家经济快速前进的同时而忽视了文化的现实价值.本文旨在分析肌理语言的作用以及笔触在肌理油画创作中的表现性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对肌理油画表现性理解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钢琴演奏的基础是演奏者十分扎实的技巧,熟练的技巧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演奏者的整体水平,使得弹奏的曲子更加动听。但要想达到更加高级的境地,就需要实现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的紧密结合。将钢琴作品的原作作为基础,加入自身的理解,发掘钢琴作品中深层的情感内涵。本文围绕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与情感表达展开思考,分析了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并提出了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与情感表达的练习方式,以及钢琴演奏技巧训练与情感表达的结合方式,以供广大钢琴演奏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歌唱艺术是当前社会中的一种重要艺术,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歌曲演唱活动中,情感表达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歌曲演唱中情感表达的意义为研究对象,首先详细分析了情感表达对于歌曲演唱活动的重要作用,其次指出了将二者进行良好融合的策略,帮助歌唱者可以在自身演唱活动中更好地将歌曲演唱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实现更好的演唱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油画创作的百年发展历史当中,中西方绘画由相互猜疑、抗拒再到学习,进而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画家在创作的进程当中,潜移默化地将美学元素应用其中,使油画作品在表现西方油画特征的同时,又展现出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如何在油画创作中平衡与应用美学元素,成为中国油画画家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就此开展讨论,立足于油画创作的基本脉络,以中国传统画美学元素与湘楚意象美学元素二者为切入点,对二者元素在油画创作中的应用开展研究,进而对油画创作中美学元素的应用展开思考,目的在于给予中国油画画家创作带来一定的灵感,使其能够创作出时代气息与民族风格相融的当代油画作品,在世界画坛上大放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