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壁画色彩不同于西洋绘画,与西画色彩有本质的区别。西画讲究光源、环境色、补色等,这是西方绘画的体系,与中国绘画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绘画没有完整的色彩体系。敦煌壁画最早的色彩,谢赫"六法论"中只有提到过一句关于色彩的"随类赋彩"。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其内容丰富多采,绘画技法精湛。在众多壁画中,有一种以表现乐器演奏为主的人物形象,称之为"敦煌乐伎"。本文概述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乐舞伎乐的主要分类,重点通过乐伎图像分析供养人乐伎的造型,服装的特点,以及供养人乐伎在壁画中的排列,演奏的表现形式,以及供养人乐伎和宗教的关系与影响。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反映出乐伎作为敦煌壁画的艺术宝库,不但代表了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同样是一部中国音乐史的缩影,给后世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中重要的表现形式,其内容丰富多采,绘画技法精湛。在众多壁画中,有一种以表现乐器演奏为主的人物形象,称之为“敦煌乐伎”。本文概述了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乐舞伎乐的主要分类,重点通过乐伎图像分析供养人乐伎的造型,服装的特点,以及供养人乐伎在壁画中的排列,演奏的表现形式,以及供养人乐伎和宗教的关系与影响。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反映出乐伎作为敦煌壁画的艺术宝库,不但代表了绘画艺术的精湛技艺,同样是一部中国音乐史的缩影,给后世留下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4.
《九色鹿》是由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20世纪80年代的本土动画电影。敦煌壁画故事较为丰富,为动画创作者们提供了较多的素材,此片采用了敦煌壁画的形式,具有强烈的中国古代佛教绘画的风格。本文以《九色鹿》这部动画的风格作为切入点,从创作背景、传统元素、宗教神话影响等不同的角度剖析敦煌壁画对这部动画影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詹佳慧 《中国民族博览》2022,(23):159-161+16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力,其中敦煌壁画更是中华宝库中最珍贵的艺术结晶之一,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本土化与民族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敦煌壁画对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做出了展望;通过学习借鉴敦煌壁画对世界文化的包容吸纳能力与同化能力来探索油画中国化进程的民族道路;通过分析画面构成来探索敦煌壁画中纯粹色彩与纯粹空间的对位构成,继而创新中国油画创作的新形式,从而增强中国油画的识别力、特色力、强大的民族文化软实力。本文旨在丰富油画创作的民族元素与精神内涵来增强油画创作的中国特色。在油画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油画在通过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与丰富精神内涵的同时,吸引世界,同化世界,使中国油画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似文献   

6.
概括来说,中国绘画艺术是由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画三者共同组成的独特绘画艺术,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前两者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重,而民间美术往往独立于正统美术之外,今人只能依靠其保存现状来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其重要性就在于,莫高窟自南北朝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窟以来,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元等朝代,都保存了大量的壁画艺术珍品,详细考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相关历史时期的大的审美倾向与格局息息相关,无论是内在理念还是外在表达方法似乎都能在同一时期的整体中国美术大趋势中找到对应,而这恰巧又在另一方面使中国绘画在内外表达方面更加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与中国美术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璟  贺明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70-171
在炫耀着当时佛教的繁华,敦煌壁画存在着历史悠久的神秘感.从古至今,莫高窟已名扬四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一.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中西亚、东南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菩萨造像风格.因此,人们把敦煌石窟中的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在敦煌民间流传着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具有艺术特色的洞窟壁画,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临摹与创作着敦煌壁画,这已在敦煌的民间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8.
敦煌壁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举世无双的艺术瑰宝,唐代则是敦煌壁画发展的鼎盛时期,该时期壁画中的乐舞形象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以此作为丝巾图案设计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意义非凡且有极大发展空间。文章以"唐时期敦煌壁画中的乐舞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分类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和设计实践等方法进行丝巾图案设计研究。总结出以"唐代敦煌壁画乐舞形象"为主题的丝巾设计的创新方法,为其他相关主题丝巾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设计参考,设计师应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与时俱进,让中国原创设计走向更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从题材选择、构图创新、水墨出"新"、装饰趣味几方面来阐述阳太阳的国画创新.认为阳太阳是中国著名的老艺术家,极具独创精神,近百岁高龄时,将西方色彩体系和形式感引入国画,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10.
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亚莎 《中国藏学》2001,25(4):91-104
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的关系较为错综复杂,至少有两个层面的关系需要理清:其一是扎塘寺壁画与敦煌吐蕃占领时期藏式绘画传统之间存在着一种历史的传承关系;其二是扎塘寺壁画与同时期的敦煌艺术又有着一种共时的文化交流。前者这层关系不同时但同质,后者同时去不同质。这两层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多种关系的存在和相互之间的纵横交错为扎塘寺壁画与敦煌艺术关系的梳理增加了难度,本文试图在这方  相似文献   

11.
在炫耀着当时佛教的繁华,敦煌壁画存在着历史悠久的神秘感。从古至今,莫高窟已名扬四海,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一。而这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有别于印度、中西亚、东南亚、西域和中原地区的菩萨造像风格。因此,人们把敦煌石窟中的菩萨塑像和画像,称作"敦煌菩萨"。在敦煌民间流传着敦煌壁画中的佛教故事和具有艺术特色的洞窟壁画,大大小小的艺术家们用自己毕生的经历临摹与创作着敦煌壁画,这已在敦煌的民间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2.
敦煌文化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珍贵的艺术结晶,是我们一直仰护的传统文化之魂与中华民族之根。针对后疫情时代下敦煌文化艺术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问题,本文采用桌面研究的方法,以敦煌壁画为例,将敦煌壁画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商业,从经济角度对敦煌壁画的文创产品反哺敦煌壁画的保护传承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经济效益反哺文化艺术(敦煌壁画)的构思。并探索在不影响艺术纯粹性的前提下如何使经济效益更好地促进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表明,文化艺术与经济效益是互相成就、彼此包容、互惠互利的关系,经济效益是促进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概括来说,中国绘画艺术是由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画三者共同组成的独特绘画艺术,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前两者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重,而民间美术往往独立于正统美术之外,今人只能依靠其保存现状来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其重要性就在于,莫高窟自南北朝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窟以来,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元等朝代,都保存了大量的壁画艺术珍品,详细考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相关历史时期的大的审美倾向与格局息息相关,无论是内在理念还是外在表达方法似乎都能在同一时期的整体中国美术大趋势中找到对应,而这恰巧又在另一方面使中国绘画在内外表达方面更加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与中国美术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漆器的色彩审美特征入手,探寻"红"与"黑"在先秦传统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以及社会意义,从而分析在先秦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色彩观.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研究:先是对先秦漆艺及色彩进行阐述,分析红、黑两色在漆艺中的表现;然后通过对传统色彩学说以及儒家和道家的色彩观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色彩审美体系建立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5.
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王进玉通过对敦煌壁画所使用的30多种颜料进行科学分析后提出,我国在1600多年前就具备了很高的颜料发明制作技能和化学工艺技术,敦煌壁画颜料主要来自进口宝石、天然矿石和人工制造的化合物。 王进玉说,借助敦煌石窟的不同年代研究壁画颜料,不仅可以证实我国是最早将青金石、铜绿、密陀僧、绛矾、云母粉作为颜料应用于绘画中的国家之一,而且表明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技术和颜料制备技能在当时居世界领先水平。(民据新华社讯摘编)敦煌壁画颜料之迷揭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人员最近完成一批敦煌莫高窟环境及壁画保护研究的技术课题,为莫高窟珍贵文物系统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这些技术课题包括:敦煌壁画的病害的环境因素及防治的对策,莫高唐小气候初步观测,光监控带在莫高窟的应用,敦煌壁画颜料变色原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莫高窟窟内异味气体成份初步剖析及治理对策,莫高窟霉变壁画霉菌菌种的分离鉴定等.历终千余年大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莫高窟壁画产生了大面积的龟裂、起甲、剥落、酥碱、发霉、变色和褪色等病害.  相似文献   

17.
从敦煌莫高窟到汾阳五岳庙,从稷山青龙寺到街头涂鸦,从古至今,壁画在我国及世界的绘画艺术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的壁画历史由来已久,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随着各类思想文化的传播,我国壁画有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地铁、机场、街道等都有了现代壁画的身影,我国的壁画艺术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现代壁画艺术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壁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创新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敦煌莫高窟到汾阳五岳庙,从稷山青龙寺到街头涂鸦,从古至今,壁画在我国及世界的绘画艺术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国的壁画历史由来已久,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随着各类思想文化的传播,我国壁画有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地铁、机场、街道等都有了现代壁画的身影,我国的壁画艺术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现代壁画艺术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壁画艺术的现代化发展创新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9.
唐五代敦煌的"饮食胡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敦煌文献和敦煌壁画的资料,从食物原料、饮食品种、饮食器具、饮食礼仪、“胡姬酒肆”、饮食结构等方面检讨了唐五代敦煌地区饮食中的“胡风”现象,进而讨论了敦煌地区“饮食胡风”浓重的原因和特点,以及其在中西饮食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封面介绍     
正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乃至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