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置艺术从20世纪70年代末走进中国以来,经历了从一个新生事物到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过程,从最初的非艺术批判到如今逐步走向传统艺术的一种形式,历经不过短短的四十多年,它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必定有着它独特的生存手段。无数艺术工作者对装置艺术的方方面面也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从装置艺术功能上对其进行分析,试图剖析现成品与装置艺术在其功能本质上的转化,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基本联系,从而阐述装置艺术是现成品功能的艺术升华结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技术的发展,全息技术越来越多的介入人们的生活,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空间的限制,运用全息技术手段把抽象、复杂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给受众者更好的视觉影响.全息影像技术与现代装置艺术的创新结合,打破了现代艺术在展示过程中的空间概念,使受众更加沉浸其中.全息影像的发展与技术的不断更新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让受众...  相似文献   

3.
李峰 《中国民族博览》2022,(16):178-181
展览设计和装置艺术,在西方国家发展已经成熟,而在当下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文明的进步,现代展览已经不是简单呆板地展示展品,而是更加要求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观众参与性。这使装置艺术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它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着我们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人类迎来新媒体时代。艺术造型与科技手段结合在一起,可以达到互动娱乐的效果,作为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它给人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又能带给我们深刻的情感体验。它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和喜爱。现在很多美术院校都开设有装置艺术学士学位的课程,如日本筑波大学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综合造型学科的兴趣和能力。在当代艺术展中,装置艺术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艺术家不再满足于以往单纯地展示作品本身,而是更加注重作品所蕴含的艺术气息与时代特征。显然,展览艺术走到今天,已是艺术思潮与文化主题兼具全球视野之时。  相似文献   

4.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苗族人民会在他们劳动之余,吹起芦笙,以歌会友,以舞传情,悠扬的芦笙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本文主要分析了苗族芦笙艺术的发展演变,总结了苗族芦笙艺术的表现形态及社会功能,指出了苗族芦笙艺术的发展和保护中的不足,并在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发展苗族芦笙艺术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煜 《中国民族博览》2022,(13):122-124
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文化场馆在新时期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文化构建中有着新的历史任务,文章主要分析了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文化场馆在新时期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文化构建中的重要地位,阐释了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文化场馆对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文化建构的重要作用,对如何发挥以群众文化为主的文化场馆力量提升高雅艺术走进大众文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在人们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以群众文化为主的艺术活动占据着较大的比重。群众文化或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让群众的审美意识及审美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加强对群众文化美育功能的深入研究,着重思考如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让人民群众接受更好的美育熏陶,发挥群众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及功效。本文将围绕群众文化的美育功能这个主题展开讨论,发现群众文化独有的优势,深挖群众文化的审美元素,分析群众文化美育功能的意义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从注重培养读者多元智能发展的绘本教育功能为研究对象,旨在以创新性的研究视角,分析传统文化绘本的存在价值,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绘本的发展提供可借鉴性范例.本文研究认为,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将集艺术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为一身的传统文化绘本,作为培育读者身心发展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阅读教材,这无疑是个决胜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目前进入到了发展的瓶颈阶段.民族高校的艺术教育与之相比有其共性,但民族高校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民族高校由多民族学生聚成,具有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在民族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民族院校的艺术教育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目前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在民族院校大多也只是节日庆典中的华丽装饰,其深层的精神和审美价值没有被有效开发.所以民族院校应该探索一条民族院校艺术教育的创新之路,利用优势,挖掘潜能,对丰富的民族艺术资源进行教育开发,使之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以及和谐的精神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于像广州市小洲艺术村这类游离于城市边缘的艺术群落,人们还是充满了疑问,这里的艺术群体究竟是一群正常生活的破坏者还是新时代的创作者?是一群新文化的建设者还是反主流的宣传者?艺术村落是实现艺术梦想的乌托邦,是可以名利双收的名利场,还是繁华城市下的避风港?笔者通过考察在小洲生活工作的艺术群体的生存状态,及时梳理本土画家村的发展状态和脉络,为以后广州艺术现象总结和学术研究留下依据,保留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0.
对于像广州市小洲艺术村这类游离于城市边缘的艺术群落,人们还是充满了疑问,这里的艺术群体究竟是一群正常生活的破坏者还是新时代的创作者?是一群新文化的建设者还是反主流的宣传者?艺术村落是实现艺术梦想的乌托邦,是可以名利双收的名利场,还是繁华城市下的避风港?笔者通过考察在小洲生活工作的艺术群体的生存状态,及时梳理本土画家村的发展状态和脉络,为以后广州艺术现象总结和学术研究留下依据,保留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1.
日本的动画产业发达,提起日本动漫,应该都会想起宫崎骏这个名字,他的作品除了画面场景优美,让人印象深刻外,作为动画大师,宫崎骏超越了动画的固有形式,将他对人性的思考,对人类与战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和态度融入了一个个温馨又神奇的故事中,让人们在感受宫崎骏动画作品神奇瑰丽的同时进行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2.
敦煌作为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不仅是各国使者来访的必经之地,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各国的民族文化能够更为广泛地融合与交流。敦煌艺术作为我国的艺术瑰宝,在当今时代大环境下,需要不断传播、发展,以便更好地迎接全球化挑战,进而保护和继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西藏艺术研究在国外藏学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许多学者把他们的研究兴趣转移到西藏这一研究领域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些方法包括图像学、宗教学、史学、文体学以及建筑学等。  相似文献   

14.
艺术与审美     
艺术和审美这两个术语历史久远,中外学者对艺术和审美这两个概念及其意涵的认识也充满争议。作为非西方社会艺术研究的补充,人类学从研究非西方社会的艺术与审美起步。而伴随着理论范式的转换,其研究重点由艺术形式及文化的多样性延展到对形式所蕴含的观念和意义的探索。在民族志表述危机之后,学界对基于哲学思考的审美研究进行了更为深刻的反思,艺术与审美的人类学研究对相关领域也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在当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族群等因素裹挟下,艺术与审美研究愈发复杂,也愈发具有挑战性,人类学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5.
了解热贡艺术的源流是认识热贡艺术的起点。作为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 ,热贡艺术是在充分吸收和广泛借鉴印度佛教艺术、西藏佛教艺术以及汉地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并成熟起来的 ,它特殊的成长经历不仅培育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也为它积淀了宝贵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 ,认识它 ,关注它 ,并推动它的发展 ,在今天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乱针绣是一种新兴的刺绣手工艺术创作形式,它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形成的产物,更是我国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的杰出代表。乱针绣在吸取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西方国家绘画艺术特点,以全新的创作理念传承了传统刺绣手工艺术。本文通过介绍乱针绣的艺术特征,并对其艺术特征进行深入解析,了解乱针绣艺术作品独具特色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属于“时间的艺术”。音乐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反应,是人精神的折射,所以作为一种人类在实践过程中获悉的艺术行为,音乐的艺术精神始终离不开人与社会这个话题。音乐的艺术精神反映的是人对艺术的感知和人对艺术的创造,因此讨论音乐的艺术,实则是在讨论一种意识形态和精神人格的发展过程。本研究将从音乐及其艺术精神的产生入手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及其精神形成的过程进行概述,分析音乐的艺术精神的特点以及呈现出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好的课由许多要素构成。一年四季,教师辗转走动在这里,给学生播撒知识种子,阐述做人的道理。使学生在求知做人的遣路上不断提到一个新水平,进入一种新境界,为他们将来攀登高峰献身社会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田野调查资料,根据热贡文化生态特点,从文化生态学、艺术人类学角度,探讨了热贡艺术的文化生态,及生态系统中的文化特质,并时热贡艺术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美的标准是不具体的。它由两极支撑,是两极的折中,是在两极的共同影响下,在意识中杂交而成的新品种。凡是由意念生造出来的形象与实实在在的自然物相比都是不具体的。虽然两极是具体的,但这不等于在它们的折中点上一定会有一个综合了两极的实物存在,折中先把原有的具体形象打乱,它不管新的形象能不能找到对应物,新的形象无法落实的时候,便只能与一种似有似无、若隐若现的方式潜藏在意识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