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兴安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全盟包含蒙族、汉族、满族、回族、鄂温克族等20多个民族。兴安博物馆是兴安盟第一个综合性的现代化博物馆,馆内收藏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丝织品、民俗文物等5000余件藏品。其中,皮质文物是民俗文物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兴安盟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民族交流的主要媒介,对兴安博物馆馆藏皮质文物的保存现状进行研究,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探究近代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民族发展等不容缺失的举措。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和教育.民族民俗文物是民族发展中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教育、借鉴作用.社会教育是民族民俗文物的基本功能之一,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展览是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将对如何提高民族民俗文物的展览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民族民俗文物展览的策划和执行,增大展览受众范围,提高文物的社会教育效果,为我国的民族民俗文物展览事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更加重视民族民俗文化的建设和教育。民族民俗文物是民族发展中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对社会具有积极的教育、借鉴作用。社会教育是民族民俗文物的基本功能之一,进行民族民俗文物展览是重要手段之一。文章将对如何提高民族民俗文物的展览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促进我国民族民俗文物展览的策划和执行,增大展览受众范围,提高文物的社会教育效果,为我国的民族民俗文物展览事业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及其物质条件也得到极大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还是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而民俗文物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了能够对民俗文物进行充分的传承与保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民俗文物进行深入研究。在新时期,需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宣教职能,加强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宣传力度,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物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在阐述了当前民俗文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分析了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此确保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俗文物是我国历史工艺品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传承价值。博物馆是这些民俗文物保护的基本载体。确保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规范,不仅有助于传统工艺文化的有效传承,更对人们精神生活丰富和审美水平提升具有深刻影响。本文在阐述民俗文物保护利用价值的同时,对当前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保护与利用的具体策略。期望有利于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的提升,继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民俗文物是我国历史工艺品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其具有较高的历史传承价值。博物馆是这些民俗文物保护的基本载体。确保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规范,不仅有助于传统工艺文化的有效传承,更对人们精神生活丰富和审美水平提升具有深刻影响。本文在阐述民俗文物保护利用价值的同时,对当前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保护与利用的具体策略。期望有利于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水平的提升,继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生活水平及其物质条件也得到极大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还是注重自己的精神生活,而民俗文物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为了能够对民俗文物进行充分的传承与保护,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对民俗文物进行深入研究。在新时期,需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宣教职能,加强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宣传力度,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物的价值和作用。本文在阐述了当前民俗文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分析了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策略,以此确保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文物收藏热现象的不断演化,民俗文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展示民俗文物,充分发挥民俗文物的陈列价值,被博物馆等展示领域所关注,并在丰富博物馆陈列体系、发挥自身价值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延边博物馆民俗陈列的具体文物价值出发,就博物馆民俗文物的展示方式、如何发挥民俗陈列的价值作进一步探析,希望对博物馆民俗陈列工作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前身为筹建于1987年的青海民族学院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室。2009年10月扩建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并正式挂牌。建设民族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文化遗产之中,古村落一直都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对象,因为古村落始终都是展示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同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古村落更多时候所展示的是过往苍生的艰辛路程,是文物与文化相辅相成的活化石,而位于晋南的丁村民俗博物馆便是其中最具历史底蕴的一块活化石。所以,基于核心利益主体包含的各个层面,推动丁村民俗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合理发展,成为当地今后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文化遗产之中,古村落一直都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对象,因为古村落始终都是展示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同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古村落更多时候所展示的是过往苍生的艰辛路程,是文物与文化相辅相成的活化石,而位于晋南的丁村民俗博物馆便是其中最具历史底蕴的一块活化石。所以,基于核心利益主体包含的各个层面,推动丁村民俗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合理发展,成为当地今后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旨在挖掘、抢救和保护、研究青海藏、蒙古、回、土、撒拉等五个高原民族民俗历史文化遗产,配台民族教育及宣传青海各世居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青海民族学院民族博物馆(原民族民俗展览室),自1985年正式展出以来,已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13.
确保文物安全是民族博物馆的神圣职责.民族博物馆必须完善文物安全保卫机构及职责,在重要部位设置安防报警装置,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安防规范.民族博物馆必须把文物保护与保真结合起来,慎防人为因素对馆藏文物的毁损.要依据国际法保护民族文物及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物应有的追索权.  相似文献   

14.
《民族学刊》2015,6(1):2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博物馆之一;现有经堂馆、藏族馆、彝族馆、羌族馆、白族馆、纳西馆等六个展馆,已收藏国内30余个民族的文物12000余件。本期推荐的彝族馆有历史馆、文化馆和生活馆三个展厅。历史展厅主要介绍了彝族近现代杰出人物、南诏十三王、十月太阳历、先祖阿普杜牧和六祖分支。文化展厅主要介绍了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认识民族博物馆事业的重要作用民族博物馆事业肩负着展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的重任以文物为主体的各种馆藏资料,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历史等内在因素的物质载体,通过它们,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得以生动、具体、直观的展示出来。进而,人们通过馆藏文物等资料的展示,了解一个民族,了解一个方面的历史,了解一种精神。相对于以社会普遍接受或认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存在并传播的一般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相对的独立性。对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来说,这种独立性一方面成为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保持其特殊性的内在…  相似文献   

16.
兴安盟民委:科技培训结硕果文/丁柱(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边境地区,有蒙、汉、满、朝等22个民族,总人口1572万人,其中蒙古族6066万人。盟民族事务局根据盟内少数民族集中在边远地区,交通闭塞,科技文化落后的特点,从19...  相似文献   

17.
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本质以及艺术进行研究,能够对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深刻含义进行正确认识.基于此,本文将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原则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民族博物馆陈列的本质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展示民族文化、知识与感情相融合以及人文情怀的展现三方面内容.接着对民族博物馆文物陈列的艺术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艺术创作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艺术展示多样化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文物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活动留下来的重要遗产,也是人类发展过程的真实反映。通过对文物的研究,能够使人们更加充分地了解历史,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而且对研究人类社会也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是人类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当前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如何在发展的同时做好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成为当前博物馆工作的一个重大课题。现代文物博物馆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提升,为文物的保护付出了很多心血。然而,就目前的文物博物馆管理而言,还有很多问题对其管理水平的提升形成了很大阻碍。所以,文中笔者针对现阶段文物博物馆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博物馆的发展趋势,进而开辟文物保护、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博物馆是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的民族博物馆。1984年 11月开始筹建,1995年5月正式批准成立,并已在北京西长安街划定馆址。 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抢救、征集、保护民族文物,成为民族文物的收藏中心;研究民族文物及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心;进行民族传统文化陈列和各种专题展示,成为民族文化的展示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与民族文化有关的文献、影视等资料,成为民族文化的资料中心。中国民族博物馆现收藏有民族文物3000多件(套),包括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用品、服装服饰、…  相似文献   

20.
作为博物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民俗博物馆通过对历史以及民俗文化进行集中梳理和展示,使得人们能够充分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并由此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而受全球化的影响,文化趋同化愈发明显,因此,民俗博物馆想要在新时期下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必须积极突出自身的地域性特点,以此充分发挥自身传承和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阐述民俗博物馆地域性文化特征入手,在与笔者自身多年工作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下,尝试为民俗博物馆如何凸显地域性提出几点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