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15,(1):1-8,94-96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田野工作经验,将人类学田野研究方法总结为:心存异趣、扎实描记、留心古旧、知微知彰、知柔知刚、神游冥想、克己宽容以及文字天下八个方面,笔者称其为"田野八式",也就是田野工作的八种程式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出"点线结合、特征追溯、线面统一、微观聚焦"的田野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
赵旭东 《民族学刊》2015,6(1):1-8,94-96
In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meth-odology is very important,especially the methodol-ogy of fieldwork which we discuss in this article—it has become the modern anthropologists’ skill. Re-garding the meth...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类学比较早就注意把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和历史研究方法相结合,把对"异文化"的研究和对"本文化"的研究相统一,这是中国人类学对世界人类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超  蒋彬 《民族学刊》2018,9(3):16-24, 97-103
为及时分析与总结当前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分述法和比较法对现有文献综合梳理,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对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特点与价值、时空分布、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旅游以及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村落保护模式与机制等诸多方面,涌现出如羌族传统村落呈现“高密低疏”的特点、保护的实质是对传统村落发展的干预或调适等众多研究成果,但当前研究在针对村落的主体性研究、运用学科交叉理论和凝练普适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面仍有待深化,而传统村落安全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等有望成为未来西南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田野调查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获取一手资料的基本途径,也是民族志架构的源泉。对于田野调查,笔者认为:它对人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参与观察、主位解释法、文化相对主义论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文本分析和自己作为西敏司教学助理的经历,阐述了他有关食物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思想,及其他对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反思,力图说明他在人类学理论等方面打破了人类学只是局限于某个地方社区的民族志研究的现象,而开始了对全球资本主义的人类学研究和批评。  相似文献   

7.
以行龙教授为核心的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团队,在中国社会史研究,尤其是区域社会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为学界所瞩目的成果。多年来,该团队在“走向田野与社会”的治史理念下,积极吸收和借鉴人类学、社会学等相邻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以山西为中心的区域社会研究中,衍生出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形成了独特的治学传统与学术风格,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纵深发展,而且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基于民族教育学“跨学科”的综合属性,对作为一种“研究方式”的民族教育田野研究给予方法论层面的思考.首先从本体论层面厘清民族教育“研究方法”与“研究方式”的区别,把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的“跨学科”方法体系命名为“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进而从认识论层面超越“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两极对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统一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两个着力点”,进一步从价值论层面突破“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方式,剖析了民族教育“客体主体化”现象对田野研究方式的投射,最后通过辨析“多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之别,论证了民族教育田野研究方式不仅规避了“方法中心倾向”的局限,而且进一步确证了民族教育学学科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9.
夏循祥  杨丹禾 《民族学刊》2022,13(5):67-76, 138
当代人类学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新的局面,田野作业与民族志受到诸多质疑、反思与挑战。“深度”成为人类学与其他学科民族志之间的标志性差别。人类学的“深度”,涉及田野作业的深度和民族志文本的深度这两方面,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田野参与的深度、社会理解的深度、材料描写的深度、材料解释的深度、理论挖掘的深度。其中,前两者考量的是民族志者在田野作业过程中经验材料的收集,针对的是田野作业者作为主体所获得的主观知识。而后三者涉及民族志写作和理论思考的深度,是针对读者如何判断、理解民族志写作而言的客观标准。但作为学科的人类学,超越田野作业和民族志,在于文化批评和反思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大多为本土化成长,而他们又影响着民族地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对于民族地区教师本土化成长过程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现状。本研究采用田野调研的方式,以甘南州碌曲县为例,通过对于民族地区教师的访谈和观察,梳理了当地教师本土化成长的历程,并基于此,对本土教育发展和教师职业成长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村寨经济转型的特征与动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据云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资料 ,对中国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做了历史阶段性的划分 ,并对其结构和动力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提出资源约束的强制性在中国民族村寨的经济转型中日益突出 ,经济转型关联到生活方式的改变 ,动力差异产生了整体性的突发转型和个体选择性的渐变转型两种基本类型。中国民族村寨的诸多经济问题 ,其症结不在于“传统”与“现代” ,而在于它们在市场参与中的地位和方式 ,在于它们对市场的边缘性参与的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国研究一直不是美国经济人类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另一方面,中国学术界对于这一在大洋彼岸兴起的边缘学科非常陌生,仅有零星的、少量论作问世。本文首次对这些"特例"性的学术行为与观点,作了全面系统的回溯,并对经济人类学中国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梳理。  相似文献   

13.
马强  任柳 《民族学刊》2021,12(10):53-58, 122
正在兴起的土司历史地理研究从学科属性上说属于历史民族地理范围,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特定的研究对象。土司历史地理着力于解决土司政治空间形成的背景、土司政区的地理分布与变迁,土司辖区与行省所属州县辖区的分界线勘界交割问题,土司所辖府、州、县的界线、唐宋羁縻府州与明清土司区域的衔接与过渡、土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等,这些都为传统土司研究所忽略。土司制度及其“改土归流”对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因地而异。土司地理在研究方法上要充分借鉴历史地理学、民族学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个案分析法与文化比较研究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正贤  杨艳辉 《民族学刊》2011,2(1):28-34,84-85
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但起步晚,发展基础薄弱;在发展方式上,重文化产品生产,轻文化产业的培育;重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轻内容产业的发展;重文化产品的粗制滥造,轻特色产品的开发。因此,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是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举措。为此,要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由原始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型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取胜型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相似文献   

15.
"民族"最基本的含意是指人们的共同体,是对不同人群的分类.由于中国大陆的基本社会制度、社会科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与民族学人类学发展的特殊历程,使得"民族"在中国大陆成为明确存在的实体概念,各个"民族"成为中国大陆民族学研究实践中明确的研究对象;相反,较晚近引入中国人类学界的"族群"概念及相关理论在中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引发了学界的激烈争论,有些争论已经超越了对族群理论的讨论,上升为对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学术研究的反思,甚至涉及对国家话语下的"民族"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6.
赵心宪 《民族学刊》2017,8(2):62-70,116-118
武陵民族区概念的学术命名,是李绍明先生五十年西南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实践统一",运用历史方法的重要基础理论成果之一.重提《李绍明民族学文选》、解读"巴文化研究与地域文化"学理认识涉及到的历史方法学术关联.参考"武陵民族区"概念学术命名的价值取向,从武陵地域文化的民族学/人类学问题研究切入,可能寻找到创新问题原点;而"武陵民族区"作为一个特定的民族学/人类学概念学术命名的,服务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打开新世纪巴文化学术研究的新局面可能更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结构转型与社会约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环境、生计模式与社会文化制度共同将中国少数民族村寨构筑为总体性的经济社会共同体。现代两大阶段中的村寨经济转型,表现为这一体系传统经济目标、组织结构与性质特征的全方位、整体性但也有相当保留的质变。中国少数民族村寨经济的现代转型是在社会制度性约束的引导和制约中开展的,它们不仅展现为国家与市场主导的、外生性的现代化改造机制,展现为以互惠为核心的内生性社会制度对村寨共同体社会存续与商品化阻滞的双重性,更展现为这两种制度之间的非一致性矛盾制约及其在当代交织融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广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广西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性强,以民族村寨为主体的民族文化旅游要树立品牌意识,在整体开发和依托热点景区的基础上培育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推动旅游经济迅速发展的拳头性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张翔云  何星亮 《民族学刊》2021,12(11):12-19, 121
中华文化是中国56个民族共同的文化,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团结之本,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核心力量。梳理中华文化认同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分析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可以更明确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概况,为未来的理论研究提供动向,为实践研究提供策略。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首先对“中国知网”文献进行“跨库检索”,采用“高级检索”模式,进行精确查询,逐条查看,去除重复、与主题不符的文献,最后得出431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梳理了431篇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区域、理论与实践研究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内容,明确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主要现状,并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从建构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论体系、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实践经验与创新发展研究、扩展中华文化认同的学科范围与内涵挖掘、运用多种方法全方位研究中华文化认同问题等方面,提出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的实现策略。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实践策略提供思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