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搞活企业,特别是如何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对我国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早在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即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国庆40周年的纲领性的讲话中则进一步指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营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经济中举足轻重。据1989年统计,我国拥有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10706户,仅占工业企业总数的0.13%,但拥有的固定资产却占 63.9%,完成工业总产值占35.2%,实现利税占61.1%。从  相似文献   

2.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一直被列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第一部分的题目就是: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决定》认为:“增强企业的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十年,我国大中型企业焕发出过去从未有过的活力。没有大中型企业活力的焕发,没有村镇企业雨后春笋般成长,没有农村以联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而企业行为问题则是这一改革的关键。企业行为问题究竟有什么重要性,它如何决定,以及我国目前企业行为主要存在哪些缺陷等等,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这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振兴国家财政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拟就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作初步探讨.一、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的原因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起步开始,就一直把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但时至今日,即使是在国家“放权让利”作了很大努力的情况下,这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特别是最近两年,国营大中型企业资金紧张,生产速度下降,经济效益滑坡,处境更加困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我国“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所作的各种探索和试验都是紧紧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的。增强石油企业的活力对加速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有赖于我国大型石油企业的深化改革能否取得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负担较重,后劲不足,困难重重,许多方面的关系还没有理顺。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它的骨干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了更加突出的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数量虽然仅占企业总数的2%,但它们拥有的固定资产和上交给国家的  相似文献   

8.
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明确指出: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仍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按照政企职责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逐步使绝大多数同营企业走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推进企业改革”.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将是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正>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国经济的骨干和精华。大中型企业的人才优势、技术装备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是其他企业所难以相比的。大中型企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和依托,是其他企业难以替代的。因此,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经济工作搞得如何,关键在于企业搞得如何;而企业搞得如何,关键在于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充分发挥出来。因为生产力在企业、大中型企业;企业和大中型企业这个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没有生机和活力,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性,是由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11.
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是国民经济命脉之所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状况,与其所处的地位和所应发挥的作用很不相称,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的重点问题。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充分发挥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骨干作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对我省200家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监测资料分析,尽管近期大中型企业的生产有所好转,但经济效益却继续下降,产品积压胀库,资金占用增加,拖欠严重,产值利润率、销售利润率下降等等已成为困扰国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经过十二年的改革,国营大型企业的状况虽然有了不小的变化,但从总体上来说企业活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尤其是88年末实行宏观紧缩政策以后,情况更趋严重,1990年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下降18.5%,其中利润总额下降58%,企业亏损面高达31%。因而,搞活企业尤其是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已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河南省在这方面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因此,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通知,如何搞活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是振兴河南经济的关键问题之一。 河南省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骨干力量,企业规模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虽然预算内大中型企业户数只占全部企业户数的29%,但其固定资产原值、产值规模占全部企业的一半以上。企业技术装备齐全,技术水平较高,是工业生产的主力军。国营大中型企业承担子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关于“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活大中型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福建这样一个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又是中央确定的改革开放的综合试验区的省份来说,搞活国营企业更为重要,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继续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这再次强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完善承包制,还是实行股份制,这是深化改革的两种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一) 以利改税为特征的税制改革、作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金钥匙”,打开了以搞活企业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从分配关系着手为企业管理体制的全方位改革拉开了序幕。经过先后两步利改税和其他配套措施的实施,给长期在旧体制轨道上滞行的企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生产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效益提高,从而使国家财政稳步增长,企业财力明显增加,职工收入逐步提高。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步子迈得较大,1985年与改革初期的  相似文献   

17.
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金融问题的思考马任燕国营大中型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代经济起飞的重要支柱,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为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增强其活力.国家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具体措施。银行金融业作为国民经...  相似文献   

18.
进一步搞好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我国现有独立核算的国营大中型企业11540个,占全国工业企业总数的2.5%,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5.6%,上交利税占60%以上。这充分说明,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骨干力量,是国民收入的主要创造者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国营大中型企业缺少活力,效益下降,有1/3的企业亏损,亏损额居高不下,再加上潜在的亏损,亏  相似文献   

19.
确立国营企业的法律地位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所在,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几年工业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确立企业的法律地位,对推动四化建设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过去一个很长的时期,我国国营工业企业没有法律地位。这与我国实行僵化的工业体制模式有关。我国的工业管理体制,基本上是在长期革命战争实行供给制  相似文献   

20.
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深化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而防止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偏离正确轨道,就是这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在国营大中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问题上,既要反对“万能论”,又要反对“无用论”,必须坚持“重要论”的观点。 在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建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两种情况:一是把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万能之药”,另一种就是认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用。历史上的这两种情况,都给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经济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发展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和后果,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在国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