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海 《职业》2017,(15):100-101
我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期,不仅需要大批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和匠人,更需着力培养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是中职德育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工匠精神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育内容有较强的契合度,将工匠精神的培养与塑造全面融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实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职业精神培养,切实培育中职生的工匠精神的目的.本文就职业道德课程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的意义、内容、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佳嘉 《职业》2017,(22):44-45
随着《大国重器》《大国工匠》等节目的热播,"工匠精神"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事实上,"工匠精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在古代,"工匠精神"就是工匠必须具有的重要的核心素质.而现在,"工匠精神"已成为高职学生角色转变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不言而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一定不能缺少"工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刘金兰 《职业》2017,(13):37-39
当中国经济正大踏步向前发展时,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这个概念,它的出现,在中国各行各业引发了不同的反响,许多行业的职业精神都定格在了"工匠精神"上了,尤其是靠技术发展的各个行业,纷纷拿起"工匠精神"这把尺子,衡量每位员工的工作态度及其工作水准.作为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也不例外,纷纷开始探讨在学校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探讨学生"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应该用哪些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认为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到位意识、极致意识和坚守意识入手,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要用行动践行"工匠精神",这样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定会少走弯路,也一定会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刘岳 《职业》2017,(1):40-41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道中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那么,"工匠精神"有哪些内涵?在如今这个时代,技工院校又该如何培育和践行工匠精神呢?  相似文献   

5.
郭国强 《职业》2017,(25):48-50
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我国五千年的科技文明历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也将培养工匠精神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重塑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技工教育.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特邀广东惠州技师学院教师丘建雄、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教师聂永增和刘建参与了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视频录播采访.三位教师代表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剖析当今大国工匠的教育培养与改革,同时更好地为我国未来源源不断地输出更多高品质的大国工匠,让"工匠精神"化及豚鱼.  相似文献   

7.
杨大成 《职业》2017,(31):47-48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作品追求完美极致,工作过程中潜心钻研、精雕细琢、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理念.工匠存在于注重产品品质和个人声誉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中.中职学校肩负使命,培养与我国先进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能力,适合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本文围绕中职生如何成"匠"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李茂华 《职业》2017,(23):124-126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如果以周口店遗址"北京人"用火熟食作为中国烹饪的发端,中国烹饪已走过了50余万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烹饪不但开拓了华夏物质文明,也是包括工匠精神在内的华夏精神文明的孕育者.民以食为天,烹饪作为人类最古老而又最具现实意义的手工技艺,传承好、发展好,是未来赋予我们当今行业从业者的责任与担当.因此,本文提出,伴随着餐饮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在烹饪专业的教育教学当中,我们更应当强化工匠精神素质教育,探索适合专业自身特点的工匠精神素质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大力推进,"工匠精神"已成为社会热词,补"中国制造"之钙、塑民族企业之魂已成为时代最强音.本文就"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0.
陈晓丽 《职业》2017,(4):99-10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质、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财会专业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社会的需要,同时符合战略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杨建新 《职业》2016,(35):22-24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们看到了国家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就是传承"工匠精神"激发办学活力,让技工教育成为"大国工匠"的强力孵化器.  相似文献   

12.
卢敏月 《职业》2017,(4):42-43
2016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报告倡导企业生产的个性化和柔性化,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求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并非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全国两会将"工匠精神"重点提出,高职院校今后的努力方向就是培养新时代的工匠型人才,使优秀技能型学生成长有通道、发展有空间、社会有地位,大力弘扬培育精益求精的新时期工匠能手.2017年2月,辽政办[2017]32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跟进"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着力培养以辽宁大工匠为代表的专业工匠人才.基于上述,"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焦旭伟 《职业》2016,(29):50-52
工匠精神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培养工匠精神责无旁贷.但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单方使然,需要多方配合.教师集体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教育概念,对于构建多方配合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教师集体的要义出发,探讨了技工院校基于教师集体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陈雅雯 《职业》2022,(3):52-54
中职学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探索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路径和方法一直是各学校最关注的事.工匠精神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非一时训练而成,并且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仅是专业实践教师、工厂师傅的责任,而且需要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协同培育,本文以中职语文教学为例,阐述在文化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工匠精神,以期提升学生整体...  相似文献   

16.
徐松 《职业》2016,(29)
"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国家需要技能人才",在淄博市技师学院开学典礼上,院长刘兆东以"工匠精神"为主题,为全院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相关部门负责人、全体师生4000余人参加了活动. 以"工匠精神是时代的呼唤"开头,结合大国工匠案例和学院优秀师生事迹,刘兆东院长娓娓道来,阐述了"精益求精、执著专注"的工匠精神内涵,工匠精神与"创新创造"的辩证关系,匠心筑梦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3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召开的第一天.虽然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直面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未来",但这一天最受关注的一场论坛却与贸易、金融等经济话题无关,而是一场讨论"工匠精神"的论坛.  相似文献   

18.
"洪荒之力、工匠精神、小目标、套路、葛优躺……"日前,《咬文嚼字》杂志社评选出2016年网络十大流行语.这十大流行语中,除"供给侧、工匠精神"外,其他8条均来自于网络,或由网络赋予了新的含义, 2016年成为历年评选中网络用语入选最多的一次.年度流行语的评选结果,其实正是洞察年度表情的一个最佳维度.比如"供给侧"工匠精神"等,这些流行语都与政治经济相关.像"葛优躺"小目标"等,则主要立足于普通公众的视角,以草根眼光洞察和审视社会,从而做出的娱乐且戏谑的评价.不管如何,不同流行语的存在,其实并不是刷存在感,而是紧扣了时代的脉搏,传递出了时代发展的旋律和声音.  相似文献   

19.
韩茂刚 《职业》2017,(29):99-100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工匠精神"的主阵地,同样,学生的专业实习实训和日常管理也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工匠精神教育课与学生日常管理的融通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工匠精神"是指对所从事的工作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具体到中职学生来说,就是要有执著专注、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但当前大多中职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科学规划、没有高远目标、情绪浮躁、得过且过,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