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袁咏平 《职业》2011,(17):115-116
对岗施教,即对照职业岗位及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依照国家职业标准和各行业岗位任职要求,构建职业化课程体系和开发职业化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增强毕业生就业适应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廖禹东  谢癸亮  郭忠 《职业》2014,(17):100-101
本文运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教理念,分析了中职药剂专业的岗位能力,提出基于职业能力将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及职业素质能力三个模块进行融合,构建中职药剂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并指出了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职业岗位能力,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凝练发动机电控检测维修岗位职业能力,即电控发动机故障初步判断,构建检修流程的能力;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测量和测量数据分析的能力;传感器、执行器拆卸、清洗、装配、匹配的能力。围绕岗位能力的培养,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诊断与维修》课程进行项目课程开发设计,通过教学情境、知识准备、项目实施、技能拓展四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贴近岗位、贴近生产一线,培养学生解决电控发动机各类型故障的能力。通过两年来课程改革实践,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根据调研了解的专业职业岗位情况,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理实并重"为原则,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何筱敏  周海泉 《职业》2014,(23):95-95
本文介绍了如何根据职业岗位群定位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应分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和岗位能力课程模块三个层次,实现宽口径、多方向的培养,以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填 《职业》2010,(23)
一、课程构建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要求,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对服装设计与营销(高技)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新的课程体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准绳、以企业完整的工作过程为内在逻辑,根据岗位职业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工作任务(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为课程主线,以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行业对职业能力要求与学校实际教学效果之间差异所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将学生三年学习作为整体工作过程,剖析岗位能力内涵,明晰核心职业能力,细化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培养标准,优化岗位能力培养内容,整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职业岗位体验流程,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完成学生专业知识到职业能力的提升,实现校内培养与职业能力要求的融通。  相似文献   

8.
郑少华 《职业》2012,(36):118-119
本文侧重于对技工院校商务英语函电项目课程的设计与思考,从分析项目课程特征及目前学校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情况入手,探讨在技工院校中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商务英语函电项目课程的设计与思路。  相似文献   

9.
宋玉佳  王金香 《职业》2017,(6):36-37
随着天津市高职院校示范性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阶段,并且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教学改革的重点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内容与结构的改革上,尤其是核心课程的标准如何构建,才能与以工作为导向、以职业岗位技能的能力要求相匹配,是当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接发列车作业这门核心课程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一般包含理论课与实训课.而课程建设应基于其对应的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共识.因此,要确定《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建设思路,必须先确定其职业关键能力体系.而职业能力体系的生成,必须与行业岗位技能标准密切相关.本文从分析行业的职业能力构成入手,从建立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系统的视角,构建科学、合理的《广告理论与实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护理专业岗位体能需求,学生今后从业的职业特点(职业能力标准、岗位能力标准),对护理专业的形体课程进行了改革使,使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达到强健体魄,满足兴趣,提升素养,服务专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范震宇 《职业》2014,(36):79-80
以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基础,构建与行业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强化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研究、开发与行业岗位能力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是目前课程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李丽 《职业》2016,(6):46-47
为满足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企业要求,努力培养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合格职业人,准确评估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职业能力,建立与行业企业相互认可的评价标准,本文提出对原有的传统评价模式进行改革.将国家职业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纳入评价体系,与企业共同拟定评价标准,共同开发了6门一体化核心课程的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我国目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文章通过对高职《作物种子生产技术》的课程开发,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作过程为导向、岗位需求为目标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职业标准整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沁 《职业时空》2009,5(3):137-138
高职院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高职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按照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进行调整,对于搞好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十分必要。目前,我国对于岗位能力标准比较规范的要求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标准,在高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完全可以将该职业标准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基于工作过程,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就数控机床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实训课程开发展开研究.基于工作过程、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理念源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论.该理论要求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根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优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在仿真环境中学习理论以及进行专业实训,体现技工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优势,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于跃忠 《职业》2017,(16):78-79
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职业课程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职业岗位能力等,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将职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有效融合,把知识技能转变为职业能力的课程.本文对基于"做学教合一"理念的中职数控专业职业课程开发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蒙俊健 《职业》2012,(15):95
一、学习领域课程的构建 对专业职业岗位群和其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行动能力进行分析是开发工作系统化课程的首要任务。通过对企业和毕业生进行调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主要分布在电子产品整机装配、调试、设备维护、品质管理.  相似文献   

19.
戴晶晶  郝杨 《现代交际》2014,(8):165-165
本文主要简单的介绍了职业能力导向基础上,进行国际物流课程改革的必要性,探讨了职业能力导向基础上的国际物流课程改革方式,以提高国际物流课程的专业性。据此,有利于提高国际物流专业教学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优秀的物流管理人才,以促进我国国际物流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借鉴澳洲AAFE人才培养模式,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强化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职业能力标准是提高高职课程设置质量的核心,正确处理高职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标准的关系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