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是每位体育教师的职责。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对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增强体质等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终身体育和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奠定基础。体育教师应考虑如何通过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也就是将能力教育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2.
章永健 《职业时空》2009,5(2):50-5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行职业体能是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针对目前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根据学生相关专业,改进教学内容,构建体育课程体系,设置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将体育教学与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相结合,改革体育评价机制,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3.
张厚群 《现代交际》2010,(6):144-145
学校体育教学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体育学科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根本之所在。那么初中的体育关键是让学生学什么呢?重点是什么呢?答案肯定是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因此加强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掌握终身锻炼的能力,不仅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迅速发展,教育部2003年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有重大突破,提出体育教学从认知、技能、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合作和交往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等多元教学目标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高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手段和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担负着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职能,如何发挥高校体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完善教育方法,加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需要。但是,在现行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术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宫伟伟 《职业》2007,(6):33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探讨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曾庆国 《职业时空》2008,4(10):177-17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自2003年,在全国所有高校实施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转折,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体育也由单纯的体育课转变成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课程,不再是简单的运动技术和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与健康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杨大智 《职业》2014,(36):174-174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体育运动对于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健身的技能、知识和方法,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培养学生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加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体育教学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课程目标要求,应让学生自己学会自我锻炼的技能,掌握体育与健身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自我健身的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探讨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使学生们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9.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大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有着明显的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缺失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教育影响和 教师的不重视所导致,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方面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如何才能在高职体育教 学中融会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也成为了当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人先阐述了高职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缺失的原因, 然后又对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策略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其体质,还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应将素质教育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建立以此为方向的教学与素质养成相结合的高校体育新的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在职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本文就加强职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必要性,对教学实践中培养职校学生体育能力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分层次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推进型教学,实施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根据学生的能力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从而将学生的潜能最大效力地发挥出来。本文通过对我国大学体育中分层次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了解并掌握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应用,从优有效地促进我国大学体育事业的发展,强化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体育教学能力培养缺失这一问题,对标幼儿体育教学的能力要求,结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对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学前专业的体育课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理论和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从幼儿体育教学的组织能力、幼儿体育游戏的创编和实施及幼儿体育专项技能三个方面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幼儿体育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蒋维 《职业》2016,(20):139-139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实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职业院校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成为职业院校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职业能力的内涵,指出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渗透职业能力的具体方式,以期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林 《职业时空》2014,(7):90-91
学生在有兴趣的状态下学习不会感到沮丧厌恶,兴趣成为促成学习最初的动机,动机则支配所要学习的行为。现代的体育教学对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作用,诸如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活动兴趣、冒险的兴趣、好奇的兴趣等。激发学生兴趣,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更新了体育教学观念,同时对体育课的作用也做了进一步深化,从而确立了适应现代社会性质的健康观念。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培养学生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合群的性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怎样采用“运动处方”等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实施贯彻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体育教学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其中足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足球是一项注重技巧性的体育项目,学生在进行足球训练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通过教师科学引导,能够从体能以及策略等方面不断提高,促进自身整体体育素养的加强。如今,在足球教学中,不仅仅注重学生技巧方面的训练,对学生的足球意识进行培养,也成为众多教师非常关注的话题。培养学生的足球意识,是足球教育发展的要求所在,也是提高学生足球能力需要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虹 《职业时空》2008,4(9):211-211
现在校园网络已经成为学生不能割舍的学习和生活场所,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已经使其具备了相当的理解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他们对体育的学习需要的是能吸引他们学习,锻炼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从而获得拥有知识的成功感与自我探索的新鲜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依托网络构建网球“双分”教学新模式——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学生根据个人需要学习,教师课内分层导学、导练,学生课外自学、自练、合作练习;采用学生互评、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把学生的进步程度加以权重,有效的拓展教学时空,充分合理的运用校园网络的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陈先忠 《职业时空》2009,5(8):122-123
网球运动是一项力与美完美结合的体育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人们强健的体魄,更能够锻炼人们的平衡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是一项盛行于世界的全民运动。从网球教学的步骤、方法及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特点和体育锻炼爱好等方面展开探讨,对网球教学在高校公共体育课进行推广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为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新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里,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即是说要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的灌输传授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在体育教学设计上,要从“教师中心”转向重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锻炼、激发学习智慧与能力的角度,来考虑和设计教学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