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赵炜 《职业》2016,(30):46-47
工匠精神既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对于技能人才来说,其是否有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职业价值取向.技工学校是为国家培养技工类人才的基地,因此必须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因为国家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技工人才来推进经济发展及转型升级.同时,工匠精神也是技工学校学生个人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因此,当前技工学校应当积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主要探讨了技工学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措施,希望对广大技工学校教师有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2.
张建锋 《职业》2023,(14):47-49
新时代,工匠精神赋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高质量发展新使命。本文以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为逻辑起点,梳理和分析了当前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对策与路径。主要包括:耳濡目染,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创新课程思政教育;引导唤醒,激发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内生力量;产教融合,搭建有效工学结合平台;锻造创新能力,培育德技双馨人才。  相似文献   

3.
焦旭伟 《职业》2016,(29):50-52
工匠精神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的重要阵地,培养工匠精神责无旁贷.但工匠精神的培养不是单方使然,需要多方配合.教师集体是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教育概念,对于构建多方配合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教师集体的要义出发,探讨了技工院校基于教师集体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孔凡宝 《职业》2017,(13):46-47
技工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各院校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但有些院校忽视了职业精神的培养,而技能人才的职业精神主要就是工匠精神.技工院校要尽快转变只重技能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入教育教学中.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并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国强 《职业》2017,(25):48-50
工匠精神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一直流淌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支撑着我国五千年的科技文明历程.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同时,"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也将培养工匠精神提升到了国家层面.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是与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繁荣紧密关联的教育类型,重塑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技工教育.  相似文献   

6.
林勤 《职业》2017,(21):39-41
工匠精神是当代职业教育过程中一种值得弘扬与培养的价值观,而技校语文课担负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重任.本文针对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进行思考,尝试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模式,契合技工教育的发展新理念,促进工匠精神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7.
李黄珍  靳静  朱子韬 《职业》2016,(25):10-11
最近大家都在谈工匠精神,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结合多年在技工教育中的打拼经验,我所理解的工匠精神应该是职业道德.现今,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部分人比较浮躁,做事情不专注,一切向钱看,遇到一丁点困难就要选择退缩,我认为这都是缺乏工匠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工匠精神的阐释,分析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探讨工匠精神教育课在高职院校开设的重要性;基于工匠精神教育课提出了两种教学设计过程,在课程开展之初,增加了与实训相关的教学项目;通过分析教学项目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对技工院校开设工匠精神教育课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
孙伟 《职业》2020,(13):25-27
技工院校学生应当积极践行并弘扬工匠精神。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技工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教学意义,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所需因素。在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训练和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等方面融入工匠精神,切实将工匠精神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希望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报效国家。  相似文献   

10.
秦修芬 《职业》2022,(8):65-67
工匠精神是珍贵的精神品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蓬勃动力.培养工匠精神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传承和长期培育.本文结合技工院校德育教育,对如何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技工院校的职责,本文以长治技师学院工匠精神育人网络构建为例,通过长治技师学院构建主题课程,立工匠卓越之魂;技能榜样引领,铸工匠敬业之心;校企产教融合,塑工匠职业之形;营造文化环境,创工匠成长之境这四个维度,尝试探寻一条技工院校将工匠精神育人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宋波 《职业》2016,(32)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技工院校的教师作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者,要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模范,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品牌技能人才.本文对教师应如何发挥工匠精神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方建京 《职业》2017,(29):95-96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一流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重要素质,应该成为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在生产实习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技工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进行思考与探讨.技工学校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社会转型的需要,是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符合现代工业需要的"匠人",实现技校生的人生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艳 《职业》2018,(24):99-100
本文针对社会风气、历史文化两大因素对我国技工院校的职业精神教育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可以通过入学教育引导、课堂渗透、校园文化活动熏陶、日常生活塑造、技能比赛激励、社会舆论引导等方式,让工匠精神引领技工院校的职业精神教育,进而引导学生形成尽职尽责、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6.
杨建新 《职业》2016,(35):22-24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我们看到了国家重振工匠精神的信心,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就是传承"工匠精神"激发办学活力,让技工教育成为"大国工匠"的强力孵化器.  相似文献   

17.
王京红 《职业》2023,(8):54-57
本文分析了目前在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现状与不足,阐述了在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必然性和可行性,以北京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学生培养为典型案例,提出了关于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彩霞 《职业》2018,(26):23-24
职业教育只有从理念上推进改革,才能真正成为培养具备"工匠精神"人才的基地、成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笔者结合所在学院的现有举措和未来规划,从建立教师"工匠精神"教育评估制度、研发职业素养培育核心课程模块和系列训练课题、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营造"工匠文化"氛围等几方面分析技工院校如何将培育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此次采访活动不仅仅是围绕"世界青年技能日"与嘉宾们各自的工作学习生活,更是在工匠精神与技工教育的践行方面展开了深刻的讨论.国家提倡工匠精神,为的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如何将这一精神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入每一国民的内心,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应建明 《职业》2017,(32):109-110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而一流的技工不仅要具有高超技能,更应具有工匠精神.本文介绍了笔者所在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如何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校园文化、课程体系、实践平台等诸多方面;为实现工匠卓越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的有机结合,探索出工匠精神扎根于职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