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卫国 《职业》2017,(15):31-33
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确定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战略决策.拟用10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到2045年,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稳步实施,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从而对技能型人才带来重大的影响和需求.然而,技能型人才短缺,恰恰是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以,研究技工教育如何顺应制造业升级趋势,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田海峰  刘颖 《职业》2017,(31):37-39
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技能人才更加重视,从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总书记的批示和总理的重要讲话,到今年两会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以看到,技能人才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中国要想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离不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建立和完善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当前学校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眭桦 《职业》2016,(26)
技工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全球化,各行各业逐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倒逼技工院校对现行的标准化管理模式重新进行思考与调整.本文着重从文化管理的角度对技工院校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益飞 《职业》2016,(3):24-25
建设制造强国,需要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而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本文就技工院校如何把握机遇实现创新驱动,培养符合"中国制造2025"时代需要的人才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煜  高嵩 《职业》2020,(10):86-87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转型,市场对企业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响应速度等方面要求越来越严苛,智能制造将驱动中国制造业发展,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现代企业的制造核心人才.为满足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要与企业发展同步,校企共建适应力强、具有多样化服务能力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打造创新型智能制造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6.
何坚锋  陈光明 《职业》2017,(6):25-26
随着中国经济体形式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社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职业教育担负起了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重担.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在符合国情的条件下不断改进,从瓶颈中挣脱出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收益和影响,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关键,而当下中职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却滞后于制造业的需求。本文阐述了如何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理念对中职机电专业的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通过实践不断改进,以培养出适应现代制造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华欣欣  骆潇 《职业》2013,(35):8-12
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企业的技术革新,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以技能作为评判标准向复合型、综合型人才标准转变。这一转变,也在每年的“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上得到体现,无论是考题设计,  相似文献   

9.
王东 《职业》2009,(17)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社会的转型,职业院校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培养模式上,从传统的以学校为主向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从偏重文化教学和理论知识传授向重视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转变,从重视学科研究与专业教学内容转向注重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转变.  相似文献   

10.
苏学军 《职业时空》2012,(11):67-70
探讨了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影响当前拔尖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从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专业课程体系、生态环境、教研互动、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培养技能型拔尖化工人才的一些有益途径,对推动高职化工教育改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慧琰 《职业》2017,(14):95-97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和供给侧大幕的全面拉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而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进发,需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育"中国工匠"的需求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工匠精神的培育,已成为必解的时代命题.本文提出,中职学校作为工匠的摇篮,必须担当起这一时代重任,创新德育载体,传承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2.
彭聪  王桂玲 《职业》2017,(16):42-43
当今世界,谁拥有的人才资源越多谁就越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我国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大,这让我们认识到,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过去的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技能型人才转变,时代的变革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企业必须由劳动密集型向技能密集型转化,技工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技工学校的素质教育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本文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陈丹丹 《职业》2013,(24):37-38
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而职业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培育基地,其责任重大。然而,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上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萧山,犹如浙江省工业领域的掌上明珠,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过渡,萧山对各类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技工教育越发开始凸显其在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的重要作用. "中国正统的技能教育起源于技工学校,也必将辉煌于技工学校",萧山技工学校的许红平校长说得豪情万丈.的确,大环境的改善使萧山技工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5.
论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梅  杨玉泉 《职业时空》2008,4(11):54-55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重要转变,其基本要求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一定的课程观的指导下,应用新的课程开发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课程体系结构从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商凌云 《职业》2014,(17):53-54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各方面要求逐渐发生了转变。虽然低级技能型会计人员已经供过于求,但精核算、会分析、懂税法的高素质技术性会计人才还十分匮乏。现行会计教育存在着培养出的学生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所以要不断改革完善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全方位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技工的短缺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阻碍.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发展目标,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性.教师要掌握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特点,探索提高中职生操作技能的教学模式,从而把中职生培养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程秀颖 《职业》2014,(5):120-121
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现行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并明确了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内涵及英语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四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张圣新 《职业》2017,(14):90-91
钳工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产品的质量直接受钳工操作技能的影响.因此,培养钳工专业技能是提升中国制造水平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提出,通过端正钳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意愿,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基础训练,注重综合操作训练,最后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及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来提升钳工操作技能,为培养创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长新 《职业》2011,(14):137-137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与汽车运用技术人员成为目前最为紧缺的技能型人才之一。新的发展趋势对汽车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课教学是汽车专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应该从"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验实习教学"向"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转变,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