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刚步入90年代的第三天凌晨,贾敬颜先生突然逝世,对家人、弟子没有留下一句话。 突然降临的灾难使我麻木了,很难相信这是事实。贾先生学问扎实而不事游谈,待人诚恳而不弄虚作假,质朴务实而不尚浮华,这样一位实实在在、有根有底的人,怎么会如此突然地离开这个与他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世呢?何况,仅在四个小时前,当晚八点多钟我前去看望时,他正坐在书房的长沙发上,微笑着用手拍拍沙发,示意我坐在他的身边。当时贾先生头脑清楚,一切与往常无异,只因他说头痛,我才没有久坐,万没想到这匆匆看望竟成永诀。  相似文献   

2.
名家小传     
年轻的母亲背上措着希望,锄下播种黄金。一块绣花的棍裸,包住个幼小的生命。自己还年纪轻轻,就做了孩子的母亲。石榴树下在高山上挖地,在云雾里耕耘。使出了双份气力,付出了两倍辛勤。在青青的山坡底下,在高高的吊脚楼旁,有一对明丽的星星,在石榴树下闪亮。这就是苗家女儿,坚贞不屈的爱情—照耀着我的门窗,照耀着我的脸庞,照耀着我的微笑,照耀着我的惆怅。呵,那不是星星闪亮,是两道爱情的目光,把盛开的花儿追寻,将成熟的果子张望。在青青的山坡底下呵,在高高的吊脚楼旁。我一颗火热的心儿,己挂在那石榴树上!名家小传~~…  相似文献   

3.
名家小传     
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草原的早晨》,小说表现了蒙古族第一代钢铁工人的成长过程和内蒙古草原的巨大变化。值得提出的是,正当“四人帮”猖獗一时,挥舞“唯生产力论”的大棒,竭力破坏  相似文献   

4.
焦裕禄同志,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人,一九二二年八月十六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里。因为生活困难,幼年时代只读了几年书就在家参加劳动。抗日战争初期,日寇、汉奸和国民党反动派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残酷,焦裕禄同志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困难。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里,他的父亲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同志曾多次被日寇抓去毒打、坐牢,后又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焦裕禄同志忍受不  相似文献   

5.
我们京族有户“名人”世家,是京家人的骄傲.这就是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民委副主任苏维光一家.苏维光的父亲苏锡权被人称为“京族民间文学的词典和资料库”.这位出身贫苦的渔家老人小时没钱上学,但他聪明好学,儿时就把流传在京族三岛的民间故事、民歌、谚语铭刻在心,出口成章.解放后,他为各种报刊、书籍提供了八十多篇(首)故事、民歌.  相似文献   

6.
纳明安经师(1890~1943年)经名达伍德,字亮卿,回族,出身于伊斯兰经学世家,原籍云南河西(今通海县小回村)。祖父开元,应聘滇西弥渡县红岩街清真寺教长职,任教多年,誉满迤西。父兴荣,幼受家庭垂训,既长,投学大庄合镇国大阿訇帐下(合是马复初第三大弟子)。穿衣后,受聘于开远县田心村,于是举家迁往砚山县田心村落籍。多年后,又应聘该县茂克村,遂一直设帐于该村,滇省经学大师合成梁、田家培等,皆为其薪传弟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创始人马启西先生经汉并授,旨在沟通中阿;更将信仰与世俗生活紧密结合,以济世利民,求两世之吉庆。先生开一代风气,然难容于世,终以身殉教。本文记述先生身世经历,尔林实践、艰难遭遇和中国著名学者对先生的追念与评价。  相似文献   

8.
前些天, 从教育部的网页上得知, 我们的民族学专业在全国高校的专业评比中又获得了第一名。高校进行这样的评比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了, 我们已连续第七次夺冠。这代表了教育部对我们的肯定, 也是全国的同行们对我们的认可。看到这个消息, 在高兴的同时, 我心里又隐隐地泛起一丝丝又酸又苦的感觉。因为最该高兴的那个人已经走了, 三个月以前就走了; 因为我想起了十年来我们大家和我本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和辛苦。十年来为了学院的发展, 曾领导我们的那个人, 曾始终和我们同甘共苦的那个人, 始终倾全力支持我们的那个人走了; 十年来最了解我的那…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主编《回族人物志》,计划同时访问一些回族老同志,以保存革命史料。当时即委托朱桂同女士多次访问了金茂岳同志。现在应本刊约请,朱桂同女士根据当时的访问录音带整理成这篇革命回忆录,它展示了一个回族知识分子追求革命的历程。白寿彝、金茂岳二位老人均已故去,这篇文章的发表,也是对二位老人的悼念。  相似文献   

10.
在黑沉沉而又闷得使人松不过气来的旧社会里,几个生长在云南横断山脉里找不到出路的彝族青年,为了求生,一文莫名,冒冒失失地跑到号称“冒险家乐园”的十里洋场——上海去,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是难以想象的。在这几个冒失青年中,就有我。在那个不是被饥饿活活扼死,就是被黑暗一口吞噬了的“冒险家乐园”里,我侥幸得到了革命文学旗手鲁迅先生的指引,就象一支在伸手不见掌的惊涛骇浪里、快要沉没了的孤舟,忽然见到光芒四射的灯塔一般,心里充满了难以忘却的欣喜。那是1930年秋,我和几个失学的云南  相似文献   

11.
正格桑翁姆、罗静萍:蒲先生,您是一位学有所成的藏学家,师从著名的才旦夏茸大师,首先能谈谈您是因为怎样的契机学习藏文,并成为大师的学生?蒲文成:我在1979年考入西北民族学院攻读古藏文硕士学位时成为才旦夏茸先生的学生,关于这段经历,我曾写过一篇《回忆导师才旦夏茸先生》的文章,2015年发表在《中国藏学》上。我个人是很偶然走上学习藏语文专业道路的。我出生在一个多子女的农村家庭,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中学时期本来喜欢数理化,1960年我临近高中毕业,时值国家最困难时期,组织照顾我,给我提前安排了工作,在乐都  相似文献   

12.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费孝通同志,因病于2005年4月24日22时3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费孝通先生曾任本刊特邀顾问,长期以来对本刊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和支持。对他的逝世,本刊表示深切的悼念。费孝通先生逝世  相似文献   

13.
谭萍 《民族论坛》2001,(1):40-41
刘敦刚先生曾是我的国文老师。 那时候,正当前后左右都鼓动唇舌向我描述着这次的国文课来了个如何厉害的角色时,门口出现了一张极肃严的面孔,满额刻着松木纹的淳厚,鼻梁上架着黑边框眼睛,一脸深沉地踱进教室,紧抿着而使嘴角下垂的唇因为那天下午的阳光被刻得又长又薄,很是威严。爱说小话的我们全屏着粗气,平日里吊来晃去的腿也一动不动,满教室只剩下先生洪钟般的声音和粉笔重重敲在黑板上的回鸣。  那时,授课教室与办公室相去很远,下课了,先生只好在室外不远处休息,从窗里边看,他总在踱着步子,慢条斯理,从一棵桂树走到另…  相似文献   

14.
马富春(1924~1995)先生系原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西道里具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作者深情回忆了马富春先生的为人、学识和精神风貌,从侧面反映了50年代初甘南的民族概况及西道堂状况。  相似文献   

15.
<正>《西北民族研究》学刊学术顾问、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回族研究》名誉主编杨怀中先生因病于2019年8月29日逝世。杨先生生前对本刊给予许多支持,谨表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16.
申晓亭 《中国藏学》2017,(3):174-175
<正>我是1976年年底到国家图书馆的,从事蒙古文工作,那时还叫北京图书馆,馆址在北海,民语组办公室在主楼的地下室。黄明信老先生1979年到馆,直到1998年离开工作岗位,我与黄先生共事了20年。黄先生是我此生最敬佩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与黄先生朝夕相处的日子是我此生最难忘的。黄先生学问好,人也好,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形容黄先生最适合不过。黄先生的学问很高,他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还在拉卜楞寺学习了8年,不仅藏语文了得,而且精通藏传佛教,获有绕绛巴的学位。不仅如此,黄先生还精通藏传佛教中最深奥难懂的历算学,研究历算还需要现代天文学、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5月的一天,国图民语组(全称为国家图书馆少数民族语文组)组长小全突然给我来了电话说:"我组老同志黄明信老先生去世了,享年99岁。"我顿感心里酸酸的,眼睛也模糊起来。何也?因我和黄先生的忘年之交啊!我到原善本部民语组是1988年,到民语组后第一个结识的就是黄明信先生,老先生面孔沧桑却说话得体、博学多才,好客热情、为人低调,后来得知黄先生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抗战期间曾和一大批爱国青  相似文献   

18.
杨怀中先生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回族研究》2006,(4):73-83
杨华:杨先生,我受《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编辑部之托,非常荣幸地对您进行一次专门采访,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帮助。您在学术上有很高的造诣,出过多部有影响的学术专著,早年担任过宁夏人民出版社政史编辑室负责人,后又调至宁夏社会科学院工作,担任过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所长,现任名誉  相似文献   

19.
<正>原全国人大常委、原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振贵先生因病于2019年8月18日逝世。余先生生前对本刊给予许多支持,谨表深切的悼念。  相似文献   

20.
水子立先生是现代著名的回族学者、教育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办南阳回族教育,著医圣祠墓志、名贤事略,组织南阳回教抗日救国协会进行抗日、爱国爱民活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