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艾思奇同志逝世已有十四周年了。我怀念艾思奇同志,这不仅因为我过去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曾与艾思奇同志有过直接的工作联系,我们之间建立了战斗的友谊;更主要的是因为艾思奇同志生前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工作,特别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贡献。陈伯达等人污蔑“艾教员是九品官”,诬说艾思奇“是阎王殿里的人”,使他受尽了种种压抑,甚至在他逝世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连广大工农大众读者要求再版他的遗著;也遭  相似文献   

2.
时间要回溯到一九二七年,在日本东京近郊大岗山,我们几个云南籍的留日学生等待着一个从家乡来的新留学生。他来了。他个子不高,宽额下一双大眼睛闪亮。手里提着一只小箱子。当他和我们握手时,操着浓重的昆明腔:“您家请好好的?”身在异国听到乡音,格外亲切。经过自我介绍知道他名叫李生萱,这是我和艾思奇同志的第一次见面。不过艾思奇这个名字是七年后牠发表著名的《大众哲学》时用的。此后,除了熟悉的老友外,很少有人再喊他的本名了。日本的樱花,和那樱花映辉时的富士山是非常迷人的,不夜的“银座”也近在咫尺;但这一切对十七岁的艾思奇难以动心。他到东京后,整日坐在“榻榻米”上用功,  相似文献   

3.
我第一次知道艾思奇同志的名字,是在一九四九年。当时我还是个青年,正在常州师范学校读书。那时,许多要求进步的青年学生争读《大众哲学》,我也是其中之一。大家从《大众哲学》这本书和思奇同志写的其它文章里,不仅得到了许多哲学知识和其它知识,而且受到深刻的政治教育。我没有读到师范毕业,于一九四九年冬天便参加了革命工作。在革命斗争中,我进一步体会到《大众哲学》中所讲的哲学道理的重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一九五四年春,组织上把我从中央公安部门调到中央马列学院哲学教研室工作。真是  相似文献   

4.
王炯华 《学术界》2003,(6):244-247
20 0 1年 8月 ,李其驹老师因病不治逝世于旅居地大洋彼岸的美国 ,享年七十一岁。噩耗传来 ,我与我当年几位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同学隔洋遥祭 ,给与李老师如影相随、患难与共几十年的夫人牟瑞雯先生发去一份电子邮件 :其驹师既经地下斗争考验 ,更受“文革”摧残。光明磊落 ,无私无畏 ,于国于民 ,问心无愧。李先生是我们的老师 ,我们的朋友 ,我们的知己 ,我们的榜样 !更是炯华和耀先的恩公 !想着他生前对我们的言传身教 ,他对我们的关心照顾 ,他的洒脱人生 ,他的笑傲“江湖” ,他的聪明才智 ,他的学术思想 ,他的幽默风趣 ,他的音容笑貌……想着这…  相似文献   

5.
今年六月十二日,郭沫若同志不幸去世。噩耗传来,殊感痛惜。现在《学术研究》编辑部决定发表他在日本研究古文字期问写给我的部分书信,更引起了我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的深沉的怀念,不由得使我又想起近五十年前的往事。  相似文献   

6.
李达同志因为公开反对林彪的“顶峰论”,在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下含冤去世已经十二年多了。我对他的怀念,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益深切。在他身边工作的那些年,我还年轻,只觉得他是一位宽厚平易而又有些执拗的老人;他的言行,我也看得很平常。可是,经过这些年的风侵雨袭,他的影子却象镌刻在石上的花纹,越来越清晰了。一幕一幕的往事浮现在我的心头。  相似文献   

7.
邓拓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地二十年了。他是在十年动乱初期的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致死的。正当他奋发有为,可以为党做更多工作的时侯,他却死于非命,这是永远使人感到惋惜和怀念的。邓拓同志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一生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向历史海洋的深度钻研。他的学者气质,和他稍有接触的人,是立即可以察觉到的。可他同时也是一位战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八年六月十五日早晨,电波突传郭沫若同志在京逝世的噩耗。“呵,郭老死了!”我悲痛得再也说不出第二句话。郭沫若同志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优秀的历史学者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但他一生伟大的战斗生涯,实在是从诗的领域开始的。他是中国新诗歌的旗帜。当“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他以他的横厉无前的笔锋,  相似文献   

9.
亮平同志逝世一周年了。在青年时期,我有幸受过他关于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的教育。一九三九年初,我在马列学院马列主义研究室工作时,他负责学习指导工作,我在他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后来在中央宣传部,我又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六十年代,他在国家经委工作,我在煤炭部负责华东煤炭工业公司试办社会主义托拉斯,又得到他许多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亮平同志给我的教益和帮助是毕生难忘的。  相似文献   

10.
敬爱的伯渠同志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二十年了。伯渠同志1886年诞生于湖南省临澧县。他从青年时代就献身于中华民族和人民的伟大革命事业,经历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每个革命的历史阶段,他都是革命派的先进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  相似文献   

11.
1927年秋天,我从浙江赴法国巴黎,尔后以公费生考入里昂中法大学。里昂,这是阿尔锋司·都德在《小物件》这篇著名小说中所描写的小物件的出生地,它正象这篇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保守、贫困和死气沉沉。中法大学座落在圣蒂合内山下,房舍原是一座旧兵营。刚刚离开祖国,离开繁华的巴黎,来到这个小街小巷的山城,我越发增添了异国的寂寞之感。  相似文献   

12.
我过去只知道陈毅同志是在长征后坚持八省游击战争,成为新四军的主要将领的,从未见过面,也不认识。我于一九四〇年春经过叶剑英同志介绍,始到苏北在陈毅同志直接领导下担任统一战线工作。黄桥战斗胜利以后,在陈毅同志决定和鼓励下,我从一介文人转而置身于军旅。他要我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我当了一支新成立的小小抗日部队——“联抗”的军事  相似文献   

13.
<正> 华岗同志的沉冤,最近获悉已经平反昭雪。我闻讯之下,心里为这位含冤逝世的老同志称庆,为他的家人子女高兴。山大的一些老同事,为此奔走相告,一面惋惜他被迫害的遭遇,一面沉痛的悼念这位有学识有能力的老校长。我和他虽然在山大共事不久,但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作为朝夕相聚的工作同志,是比较亲密的,他的处事为人,治学风度,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一言一行,我记忆犹新。对他多年蒙冤的详情虽然知之不尽详,但他被迫害,含冤病死狱中的惨景,我是有所知晓的。每一念及,悲从中来,怎能不为党失去这样一位老党员,自己失去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而哀痛呢?!  相似文献   

14.
《艾思奇文集》出版是哲学界的大事。 第一、《文集》记载了艾思奇同志从事哲学活动的一生,他的一生,都是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战斗。  相似文献   

15.
今年3月22日,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艾思奇同志逝世20周年.湖北省社联及哲学学会于3月14日在东湖召开纪念座谈会.何定华、彭展、杨锐、柳佑、陶德麟等十余位同志出席会议并发了言.与会同志认为,艾思奇同志是我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他1934年写的《大众哲学》,对当时以及后来的许多青年、知识分子起了启蒙作用,不少人受这本书的影响,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延安整风时期,他的一些文章、报告和著作(包括翻译本)成了当时党的许多干部的  相似文献   

16.
萧萐父 《江汉论坛》2006,(10):132-135
今年10月15日,是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老院长密加凡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位湖北省社会科学界的优秀领导人,我们特征集选编了一组纪念文章。文章作者有的是德高望重的老共产党人,有的是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他们的文章或长或短、或详或略地记叙了密加凡同志革命数十年中的平凡故事以及交往情况。虽然不是全面完整的评述,但透过时空和情感的沉淀,我们不难从中发现和认识到密加凡同志的高尚人格精神。密加凡同志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那追求真理的品质、立党为公的风范、潜心科研的精神和朴实无华的作风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德基离开我们一年多了。八七年他走的时候我正在病中,宗蕖怕我难过不敢告诉我,我知道得较晚,还是历史系一位同志说的。五十多年来的往事和他的音容笑貌常系梦中。我认识他时还不到十九岁,那时正在北京(当时叫北平)上大学。他故乡蔓湖距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年前后,艾思奇在昆明家里养病两年,痊愈后便再次东渡日本,考入福岗高等工业学校采矿系。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他激于爱国义愤,毅然弃学回国。到昆明后,他原想活动官费赴别的国家留学,事不成,家里也无力支持。他无心眷恋故乡,更不愿在家里过温暖舒适的生活,耽误学业。一九三二年,艾思奇来到笼罩着白色恐怖,但又汹涌着革命浪潮的大都市上  相似文献   

19.
怀念我的老师张鹿秋先生于北辰解放以来,中小学生的学习一直负担过重。50年代,陈毅同志要求中小学教师积点阴功,不要把学生整得大惨,可是喊了4o多年,这个问题仍未解决。这是什么原因呢?从总体上讲,中小学教师或是质量或是教学艺术水平低,不能在课堂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叫徐立业,今年68岁了,中共党员。原籍山东枣庄,从小跟随家人逃荒要饭来到了皖东的半塔镇。这里地处两省(皖,苏)四县(来安、天长、六合、盱眙)交界处,山岭环绕,物产丰富。因此,在抗日战争时期,便成了我们新四军在皖东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当时新四军的第五支队司令部就设在离半塔不远的冯郢,半塔镇上驻扎了一个教导大队。经常有些上级首长来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