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破解中国“三农”困境,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农村城市化是至关重要的手段。可是,在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同时,“三农”问题却并未随之消失,反而更加突显,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的即是诸如北京、上海这样一些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途径。  相似文献   

2.
20多年,“三农”发展印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每一个脚印。“三农”经济有了发展;农民有了实惠;农业有了提高;农村有了进步。商业化运动中土地资源凸现的价值使“三农”出现了新问题,即失地农民的利益被最终侵蚀时带来的农民心理变化或扭曲。  相似文献   

3.
论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以劳动密集为特点的中国,农民要增收就必须转移农村劳动力,而过量的转移又会影响粮食生产;要保证粮食生产,又必须保持足够的壮劳动力在农村从事低效的劳动,这样又会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两者形成了两难困境,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是当前“三农”问题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入世后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全面接轨的大背景下.如何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有效组织起来以应对竞争激烈的大市场.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道必答题.该问题的解决程度,事关我国农业竞争力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通过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降低风险、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经济有效性,可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魏万进 《社科纵横》2005,20(3):17-18
城市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看,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相关,二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互提升。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和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历程,充分显示了这样一个规律社会经济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依靠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又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综合国力大大加强。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并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和规定。  相似文献   

6.
朱振中 《探求》2002,(5):4-6
本文指出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广州市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抓住机遇,促进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农业院校应为新农村的社会建设培养心系“三农”、服务“三农”社工人才。四川农业大学把社会工作专业特色定位为“农村社会工作”,强化“双农培养”:即“三农”情感培养和“三农”实践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我们立足农业院校的使命和学科优势,以农村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课堂与社会实践课堂相结合、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一个重点、三个结合”原则,狠抓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夯实实践课程体系基础,强化实践教学育人功能,探索立体化培养高素质农村社工本科人才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庆阳市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地区,“三农”问题仍很突出,造成“三农”问题的内在根源是以粮食占优势的种植业为主体的单一、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与当地资源优势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从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看,突出发展草畜产业应成为庆阳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9.
农村环境保护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极大冲击了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农村环境的保护,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9,(9):36-41
农村劳动力在从农业部门转向生产效率更高的城市工业部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转移者本身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而且这种劳动力配置结构的调整有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这是经济学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效益的一种经典解释。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业劳动力跨区域、跨部门的流动,城乡间、产业间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重新配置,这种劳动力资源再配置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效益,农业劳动力转移成为化解"三农"难题、促进城乡融合以及推动社会结构变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径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 《创新》2007,1(6):17-20
党的十七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且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内涵丰富,立意高远,意义重大,旨在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方位推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这就预示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在较长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总题目、总思路、总抓手。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最终还得靠农民自己。在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今天,他们需要自主地辨识和接受信息,并依此独立决策。农民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传播媒介正确判别信息,掌握搏击市场经济大潮的主动权,变得十分重要而紧迫。因此提高农民媒介素养,尽快提升他们的信息能力,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熹真 《学术交流》2004,(10):74-77
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总结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经验,即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技术进步水平、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是影响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重要因素。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即进行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农村结构和农产品的结构调整,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税及土地制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impact of globalisation on local agriculture and food systems has brought issues such as food security and rural sustainability to the forefront of policy‐mak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China, the restructuring of domestic agriculture and liberalisation of trade following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have led to the growing reliance on imported food and raised concerns for food self‐sufficiency and safety. Inspired by the concept of social economy, social workers in China have explored alternative pathways towards sustainable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rough local initiatives. Based on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in a Chinese village,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otential contribution of social work intervention in responding to China’s agrarian challenges. It is shown that by linking rural cooperatives with the local food system and allowing farmers to sell directly to urban consumers at fairer prices, social economy initiatives provide a viable pathway for sustainable transformation by empowering rural producers while giving urban consumers access to sustainably produced food.  相似文献   

15.
汪丽萍 《创新》2010,4(3):14-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责任重、社会环境特殊、农村社会事业和经济发展方式落后等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实现农牧区经济发展是基础,民族关系和谐是政治保证,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是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三农"问题需从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传统农业的改造三个方面探索制度困境与出路,制度变迁和政府扶植是关键所在,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又要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17.
山区发展休闲农业潜力非常大,全国大多数大中城市周边农村都有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村经济最好的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的生产资本,可以容纳一大批农民当地就业,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新兴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农村现有的土地山林和生态环境是发展休闲农业产业的固定生产资本之一,农家小楼的投资建设加上生态环境构成完整的休闲农业的固定生产资本,其投资应该由国家财政来解决。农业财政方针转变为资本性投资功能,解决多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本增长缓慢问题,国家应该承担投资的风险。只有劳动者获得所需要的生产资本才能够进行扩大再生产,才能够不断扩大农民增收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贾蒙蒙 《创新》2013,(3):73-77,127
农村资金互助社伴随着农业发展资金融通的需要应运而生,拓宽了农业发展资金来源的渠道,完善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使民间金融走向正规金融的发展路径,但是其自身却因资金融通渠道不畅通而遭遇发展的困境。克服这一困境,在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保障下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寻找更加广泛的融资渠道,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为"三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浅析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需要明确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弄清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本文在回顾了我国"三农"政策变迁的基础上,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作了简要的阐述,明确了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然后分析了发展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并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