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玲 《社科纵横》2013,(3):97-101
黑格尔认为法是理念的自由,他以此不仅把法看成由文字表述的条文构成的通常意义的法,而且把法理解为由伦理道德构成的精神性的存在,认为法是意志自由的表现阶段和形式,是人的精神的规定。黑格尔认为道德是主观的法,伦理是主客观结合的法。它们不仅是法的构成环节,而且是国家观形成的基础。黑格尔国家观是伦理道德与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万丙策 《学术交流》2005,4(4):37-40
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无论对于学习、研究、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是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评价,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黑格尔哲学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而且是其后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源头和土壤,对现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现时期我们建设先进文化,也需要深入研究黑格尔哲学。  相似文献   

3.
在黑格尔的国家学说中,国家理性是具有统摄性的概念,是"绝对的神物"和"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国家理性通过中介环节即等级要素统摄着君王、官僚和市民社会.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揭示了黑格尔国家理性的实质:黑格尔的政治国家是从概念推演而来的,是作为主观实体性的政治信念;黑格尔为国家理性所做的概念推演,主要目的在于为现实的普鲁士王国寻找哲学根据.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方法对黑格尔的国家观展开批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迈出了具有开拓性的一步.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理性的批判,为建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自由意志思想的政治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意志问题无论对于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还是对于理解个人的社会生活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黑格尔从思辨哲学的角度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十分深入的研究,阐述了自由意志的三个环节和自由意志从自在的自由到自在自为的自由的发展,提出了法是自由的定在这一著名的论断.黑格尔的这些思想对于我们理解人的自由意志问题是非常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5.
蒋颖 《求是学刊》2016,(4):16-23
1925年以后,霍克海默逐渐摆脱导师科内利乌斯学院派哲学的影响,对德国观念论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批判。最初,霍克海默站在黑格尔辩证哲学的立场上对康德知识论的二元论与形式主义进行批判;但同时他也发现黑格尔哲学中存在着一个永恒的本质,它把现实的总体性当作一种精神内在发展的产物并最终导致了绝对性,这造成了黑格尔体系的封闭性并成为一种形而上学。鉴于此,霍克海默又接受了康德"实践理性优先性"观点,但将具体的个体需要、利益、困境作为理论认识的动机和标准,并系统地联结历史与社会现实,用社会历史的反思来追求幸福。由此,霍克海默又超越了康德,否定了康德唯心主义的道德哲学,产生了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想,也就是社会批判理论的前身。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9,(4):94-100
在黑格尔的道德哲学中,国家是伦理实体、成为国家成员是单个人的义务、单个人在国家中获得了实体性的自由等从不同视域标明,精神的排他性决定了爱国道德的价值合理性。为此,需要单个人从生命历程中呵护自在的爱国心、和平时期承担对国家的基本义务、危难时期英勇地拯救国家等方面张扬普遍性,践履爱国道德。加强黑格尔爱国道德思想的研究,理论上对于深化黑格尔哲学思想特别伦理思想的研究,实践上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都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虽然《法哲学》一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黑格尔唯心主义实质及其国家观的保守性和政治态度的反动性,但大部分篇幅却包含着诸多进步意义和合理因素,例如对法与不法、法与道德、善与恶、动机与效果、普遍性与特殊性、平等与不平等诸关系的具体阐述,不但闪烁着深刻而丰富的辩证法的思想火花,而且还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对辩证思维所作的贡献和为唯物史观提供的理论前提,正是黑格尔的伟大之处,这不仅应当包括他的逻辑学,而且应当包括他的哲学体系的各个部分和他的各种著作,特别是他的《法哲学》中的一些具体论点  相似文献   

8.
西美尔将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的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之中,形成了理论构成性的历史观,由此,西美尔对历史实在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理论构成性的历史观从根本上决定了西美尔的历史规律观.西美尔通过将历史规律归结为康德意义上的自然规律,否定了历史规律的本体论地位,而强调其作为理论预设的认识论价值.西美尔的历史规律观本身存在着很多问题,但其理解历史的康德模式对于我们走出黑格尔模式、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规律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实证主义的批判即理论构成性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在强调正确的文本和译本对哲学研究的重要性.第一部分以黑格尔哲学为例,指出德国以前的研究多带有偏见和误读,部分原因在于黑格尔著作出版中发生的混乱.自提出"重新拼读黑格尔"以来,黑格尔研究才走上科学轨道,并取得许多突破性成果.第二部分强调翻译工作是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已经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我们应该选择学界认可的学术版本作为翻译蓝本;提供不带个人批注的全译本;避免用现代语词翻译古典哲学著作;面对同一个人的作品和概念,尽量寻找共同的翻译用语;用严肃的书评来推动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荆钰婷  王继全 《社科纵横》2009,24(8):133-135
国家观是国民政治观的核心,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影响国家未来的一个主要社会群体,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世界形势快速发展、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国家观教育,是关系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问题。本文就国家观教育应坚持的主要原则与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哲学的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关于其性质、对象、研究范围以及学科属性,学者们意见纷呈,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构建中国国家哲学必须认真分析国家哲学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学理缘由、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国家哲学的当代意义、中国国家哲学理论成果研究的开启和自觉等。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6,(12):103-109
康德的形式伦理学强调义务的纯粹性,义务论关注正义原则,确保对个体的自由权利的尊重,但排除了一切经验质料,只剩下意志对一般法则的普遍遵从,且以单子式的孤立的心灵中检验行动的准则能否获得普遍性。黑格尔反对正义的抽象普遍性,以伦理理念的自身运动来实现正义与具体的善的结合,但伦理整体性的在先原则又存在压制正义之嫌。商谈伦理学继承黑格尔的志向反对抽象的正义,同时在确保正义优先性的前提下把正义和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求是学刊》2017,(1):1-11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不同于之前的政治学。它没有单纯地讨论什么是最好的政权,而是对具体的现代制度进行思考;在对现代制度的思考中包含着对现代制度的参与者的自我理解本身的分析;并不讨论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主流传统,而是讨论抽象权利、道德义务,以及黑格尔称之为德性或伦理生活的社会秩序。对这些显著特征的理解,应该从其《逻辑学》中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4.
《求是学刊》2018,(5):37-44
国家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在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有着重要位置,黑格尔的著述中对这一议题也多有论及。他一方面依循其思辨哲学的逻辑结构,把国家和宗教都视为精神自我认识的不同环节,强调二者在内容上的统一,由此论证作为绝对精神的宗教是国家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深刻剖析二者在形式上的本质区别,坚决主张现代世俗国家的政教分离原则。黑格尔的论述及方法为我们今天反思启蒙运动的历史成就及其局限、现代国家理论、多元民主社会中的宗教宽容等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的精神及其命运”是黑格尔早期思想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文本.通过对康德法哲学的批判,黑格尔在这部手稿中提出了同一哲学的最初构想,明确了自己后来哲学发展的根本原则.黑格尔指出,康德的法哲学跟他的道德哲学一样,不是自由的实现,而恰恰是以一种看似合理的方式导致了新的对立和人的自我分裂.受益于荷尔德林关于“判断与存在”的讨论,黑格尔提出了自己不同于康德的正义观和对法的理解.犯罪与惩罚的关系不应该像牛顿力学里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因为这样的法律和惩罚相对于犯法者将永远是一种异己的力量;相反,真正的正义体现为犯法者在命运中与异己力量的和解,这是对源初的统一性的恢复.因此,法律是客观理性的自我实现,而不是对非理性的压制,而这一包容差异和非同一的新的理性观也成为黑格尔成熟时期体系哲学的滥觞.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将国家视为普遍意志与个体自由意志相结合的有机体,该有机体具有“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运动逻辑。一直以来,学界主要从“自下而上”的一维视角分析黑格尔国家有机体发展的逻辑进路,这种线性阐释极易误解国家有机体的运动本质,其一方面将国家降低为由个体意志或社团意志抽象决定的产物,另一方面将国家仅视为促进个体自由实现的规范性保障。要克服这种线性认识的关键在于,须把《法哲学原理》的方法论基础建立在理念自我展开的运动逻辑之上。通过概念辩证法,黑格尔国家有机体将被阐释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向运动的同一过程。这一过程由“个人”“社会”“国家”作为逻辑精神内在环节的推理系统提供原始动力,而该推理系统自身又可区分出若干子系统,由各子系统的推理联动展示出国家有机体完整而具体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讲演的方式形成的黑格尔历史哲学,反映着思想如日中天时期的黑格尔对辩证法的精妙的理解和描述.黑格尔在梳理柏拉图辩证法的过程中,详细考释了柏拉图意义上的辩证法的含义和柏拉图辩证法的两个使命,同时和盘托出其在共相之内消解对立的实质.无论是虚假的世界还是颠倒的世界都只有仰赖历史的证据才能理解,而思想未必就是理解的死敌.黑格尔的辩证法不是一种冒险的方法,而是一种基于历史和阐释历史的视阈,它是和归纳法、演绎法、现象学方法并行不悖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俄罗斯哲学面临着国家意识上的两难:一方面,为了避免苏联时期由于政治干预造成的大一统局面,因而提倡哲学研究的自主性和多元化;另一方面,多元化的哲学又失去了价值指向和评价标准。俄罗斯哲学的困惑表明,哲学研究既要有学术独立性,又不能完全摆脱国家意识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古典主义的历史哲学,第一次以体系化的形式而出现.在确立理性原则的同时,也把目的性理论引入了历史的规律.同时,把历史看成是由精神引导出的具有规律的事件.在德国古典主义的历史观中,人类的生活不是取决于盲目的机遇,也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按照理念的蓝图不断前进的.历史的进步被一种理性的狡计所操控,但个体的热情和意志也作用了历史的进程.精神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使得历史步入更高的阶段,但精神只有使自身成为客体,也才能使历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国家问题是费希特的实践哲学自始至终关注的核心课题,也是在他的哲学生涯中立场变化较大的一个问题。梳理费希特的国家观,可以三种国家形态简要地概括他在不同时期关于国家的不同看法和主张;费希特在《国家学说》(1813年)中建立理性王国的构想;费希特国家理论的最高目的是国家的自我扬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