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摆手舞的社会功能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摆手舞的社会功能及发展趋势黄兆雪摆手舞是流行于湘西、鄂西土家族地区的一种传统舞蹈,它融土家歌、舞、乐剧及民间体育、娱乐于一体,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关于摆手舞的起源及其发展情况,许多学者、专家都作了详细的研究。但是对于摆手舞的功能及其发展趋势很少...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摆手舞是流传和盛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是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看,土家族摆手舞在实现个体社会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因此,提高对摆手舞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将摆手舞融入到民族地区学校的活动课程中或者将摆手舞进行现代性创新,实现土家摆手舞的保护与对土家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树立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土家族摆手舞(酉阳摆手舞)主要流传于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人民中,是一种以摆手为基本特征的祭祀性舞蹈。土家族摆手舞(酉阳摆手舞)以祈求幸福吉祥为主题,是土家族人用以酬报先祖的重要形式,是一个庞大的艺术载  相似文献   

4.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祭祀舞蹈。从摆手舞的产生、发展、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看,其所表现出的民间祭祀功能十分突出。本文即是运用艺术发生学的理论探讨土家族摆手舞的祭祀功能。  相似文献   

5.
湘鄂渝黔边民族娱乐体育土家摆手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鄂、渝、黔边民族娱乐体育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是土家族在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和艺术性的表现。在土家族的社会生活中担任着重要的功能,它的功能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只有使它的功能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梯玛是土家族的宗教人员,担负了传承土家族歌舞、祭祀等仪式的职责,是土家族古代社会重要的民族文化传播者。土家族梯玛的文化传播功能大体上分为几个方面,其一是他们主持摆手舞、八宝铜铃舞等,传承土家族民俗;其二是他们为土家人行医诊疗、调解纠纷,传递医药知识和社会伦理观念;更关键的是,梯玛活动留下了号称“研究土家族人文历史的活化石”的《梯玛神歌》。  相似文献   

7.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土家族祖先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现已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然而来凤摆手舞在发掘与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却存在着政府重视不够、外来文化影响、缺乏经济支持、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为此,文章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土家族“摆手舞”看少数民族舞蹈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土家族的“摆手舞”为例,分析解读了“摆手舞”这一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舞蹈对广大土家人民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影响,进而从教育功能的角度特别强调了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继承和推广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困境与出路:来凤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一,也是土家族祖先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现已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然而来凤摆手舞在发掘与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却存在着政府重视不够、外来文化影响、缺乏经济支持、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现实困境,为此,文章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摆手舞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摆手舞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该文通过对摆手舞和巴渝舞各自不同的产生年代、产生地区、民族属性、主要内容、艺术风格几个方面进行比较、论述,得出摆手舞源于土家先民原始社会的劳动生活,并非巴渝舞在民间流传发展的产物,即摆手舞非巴渝舞的论点。  相似文献   

11.
对长阳土家族“巴山舞”深层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阳巴山舞是由土家族民间传统的“跳丧鼓”改造创新而来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应。本文通过对巴山舞传承和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长阳巴山舞的深层开发。  相似文献   

12.
摆手舞是土家族标志性的文化形态和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它当前正面临文化生态变迁的困境,也面临保护和传承的困境。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保护摆手舞的文化生态,并加大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的力度,使之能够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3.
撒叶儿嗬是清江流域土家人丧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丧家的事情是村落乡亲的事情,所有人都积极参与。丧事活动中,村民们的“脚板发痒”是建立乡村关系,村民们“欢欢喜喜”参与跳撒叶儿嗬是认同乡村关系,村民们的“送情”是在巩固乡村关系,村民的“帮忙”是润滑乡村关系。  相似文献   

14.
长阳巴山舞以土家族最具代表性且世代传袭的民俗文化生活事项——跳丧为早期形式和原始内涵,在研究传统跳丧的基础上创新而来,是跳丧习俗在现代文化中延续和发展的典型代表。长阳巴山舞的特殊意义,不仅在于它的文艺价值,更在于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独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土家族节日研究--以龙山县土家族节日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家族节日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有很强的节日观念。土家族的节日内容丰富多彩。由于地域不同,姓氏不同,所过的节日也不同,有其特殊的文化类型。土家族节日还是一个文化符号,具有人文关怀和人本关怀的意蕴,并有它本身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土家族节日又是一种社会符号,它在社会网络的互动中充当社会和谐的载体,亦有它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梯玛是土家族社会中的宗教职业者,主要通过巫术活动为人驱鬼逐疫、消灾治病、求子、还愿。在土家族历史上,梯玛信仰广泛存在,梯玛是地位显赫的社会阶层,在土家族社会运行中起着重要作用。改土归流以来,在国家力量的作用下,梯玛信仰在逐渐萎缩,梯玛在多数土家族地区逐渐消失,只是在土家族聚居的深处有残存。尤其是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梯玛消失得更快,残存的地方也出现传承断裂,存世的梯玛寥寥无几。改革开放后,在土家语存留区的局部地方出现梯玛信仰的“复兴”。梯玛信仰的复兴是与土家族社会现代性深入不够的背景下还能发挥其特定功能有关。“玩菩萨”仪式及其所具有的社会功能显示出梯玛信仰“复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山歌是否可以识别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教育的手关键在于确认其是否拥有明确的教育自觉意识.援用<论语>中孔子评价<诗经>时使用的"兴、观、群、怨"与"多识"的标准,对重庆酉阳土家山歌六大类中存在的教育自觉进行了认定,从而明确了作为社会教育重要手段的土家山歌的身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