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皇俄国为了征服中国的哈萨克族,从十六世纪末叶起就入侵辽阔的哈萨克草原。经过近三个世纪的野蛮侵略和血醒屠杀,才侵吞了270万平方公里的哈萨克土地。哈萨克一首著名的民歌说:马车的轱辘不停顿地转,我们的人民沦陷了一半,我们的后面追来了敌人,俄国的大炮轰隆隆地响。这首民歌十分形象地描绘了沙俄的侵略。可是1981年10月30日苏联哈共中央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哈萨克斯坦自愿归并俄国二百五十周年的决议”。并于1982年6月在阿拉木图隆重地举行了“哈萨克斯坦自愿归并俄国二百五十周年纪念大  相似文献   

2.
俄国在修筑西伯利亚铁路过程中,中国一直关注其进展情况。该路动工后,清廷抓紧修建关东铁路,以加强东北防务,防止俄国扩张。俄国提议将西伯利亚铁路穿越中国东北时,驻俄公使许景澄与之进行合理交涉,后俄国又通过赴俄特使李鸿章获得了在中国东北筑路的特权。部分驻外使臣、早期维新派、官员看到了俄修西伯利亚铁路对中国的潜在威胁,建议清廷尽快修筑铁路。社会上一些有影响的报刊在甲午战争之前曾关注俄修铁路的侵略目的,但在甲午战后随着清廷政策变为“联俄”而主要报道该路的修建运营及商业功能,在铁路竣工之际又评论该路与中国的利害关系。虽然部分民众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曾冲击中东铁路,但不少华工参与该路的修建,为西伯利亚铁路的建成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俄国十二月党人在1825年12月反沙皇专制的起义失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之后所进行的活动,分析了他们为未来革命蓄积力量而提出的改造西伯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认为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准备,应该看作是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苏联学术界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动向,作者也进行了一些评介。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三个阶段 ,对国内外关于鄂尔浑—叶尼塞碑铭的语言学研究进行比较详细的评述  相似文献   

5.
据苏联《亚非民族》1986年第一期报道,1985年5月,苏联学术界为纪念波塔宁诞辰一百五十周年,在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历史语文哲学研究所召开了题为“西伯利亚及毗邻地区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学术报告会。来自全苏三十二个城市的一百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波塔宁一生致力于西伯利亚考古和民族学研究,同时也涉猎蒙古和中国北方民俗研究。他曾到过中央亚和中国的一些地区进行考察,并且是第一个到过西藏边缘地区的俄国学者,他对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作过描述。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8,(2):10-11
俄国十月革命后,原沙皇俄国舰队司令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纠集沙俄军队的残部,组织反革命武装,在英国的援助下,在鄂木斯克成立了独立政府。他的势力一度非常强大,但没过多久,1919年11月,鄂木斯克即被红军攻占。为了保存实力,高尔察克决定率部横穿6000多公里的西伯利亚,逃往太平洋沿岸,在那里寻求日本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7.
外蒙古喀尔喀和1634年被满族征服的内蒙古各部相比,直到1688年因受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入侵而归降清朝的五十多年间,在漠北地区还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独立性。进入十七世纪以后,俄国频繁地出入于西伯利亚,刚过了五十年,就同清朝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单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当这场革命风暴席卷长江两岸,猛烈冲击着清朝封建统治的时候,对于中心地区在黑海之宾的俄国,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对沙皇俄国的统治者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俄国的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则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太平天国史的究研中,总结太平天国革命对俄国的影响,是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反封建斗争日益激烈,当时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也不得不承认。“农奴状态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就在这时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震撼了清朝的统治,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外国列强在华的侵略势力。俄国沙皇政府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以及出于侵略扩张的需要,积极参与绞杀太平天国革命的罪恶勾当。从这一历史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天国革命的风暴,猛烈地冲击了沙皇政府的反动统  相似文献   

9.
符拉基米尔·加拉克季昂诺维奇·柯罗连科是一位杰出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俄国作家、社会活动家。 柯罗连科在十九世纪末叶俄罗斯古典文学著名作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的中、短篇小说、文艺特写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反映了俄国在两个世纪交错阶段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的人民生活,展现了在他之前文学中还未触及到的现实生活的许多方面。伟大的无  相似文献   

10.
沙皇俄国是一个具有强烈扩张欲望的帝国,用武力争夺水域成为俄国的传统国策。但是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三次重要战争中,沙俄均以失败告终。为探究其失败的原因,本文从地缘环境对俄国海上扩张的影响,俄国外交战略两个方面说明了侵略者的本性决定了其自身无法调和战略目标过大与战争手段效能低下的矛盾,注定要归于灭亡。  相似文献   

11.
苏联蒙古学是东方学最古老和最有成就的一个分支。早在彼得一世时代就出现了蒙古学。1716年俄国在北京设立了教士团,1724年成立的俄国科学院组织了第一批考察团,对同蒙古接壤的西伯利亚和卡尔梅克进行考察。结果,西伯利亚历史学家米勒院士和菲舍尔院士的著作,巴库宁和帕拉斯的著作,就为对蒙古,首先是对它的悠久的历史和人种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整整四十年了。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九月二日,正式签署了投降书。历时八年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九月三日,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在这一天庆祝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走过了极其曲折复杂的道路。为了战胜强大的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是这次合作,才促成了抗日战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深入研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展望第三次国共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六十年前,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交替的时候,中国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爱国反帝斗争的高潮——义和团运动。北京是这个运动的中心,人民的力量控制了这个城市,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义和团的英雄们在北京写下了一段极其光荣的历史。由于民族危机的急剧加深,当时全国人民反抗斗争的主要锋芒指向外国侵略者。农民群众是斗争的主力军。代表帝国主义势力侵入内地并直接压迫农民群众的外国教会,首  相似文献   

14.
俄国决定修筑“泰纳线”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俄国西伯利亚石油输出管线的来龙去脉入手,揭示了中俄日在该管线问题上的政策源流及变化,表现了三个国家在处理该问题时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与风貌。尤其比较详尽地分析了俄国政策变化的国家利益和民族性格因素,论述了中国在处理该类问题上可以为今后所借鉴的经验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彼得一世至叶卡特琳娜二世之间37年的外交策略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动乱时期的俄国在军事扩张上的成就和对欧洲时局的影响,讨论了俄国对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俄国的对外扩张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正是通过这37年间六位沙皇努力,一方面继承了彼得一世的对外军事策略,另一方面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外交政策提供参考,使俄国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具有了延续性和整体性,为俄国扩大版图和提高国际影响奠定了基础。俄国的对外扩张也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的对外政策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对彼得一世至叶卡特琳娜二世之间37年的外交策略进行了分析,突出了动乱时期的俄国在军事扩张上的成就和对欧洲时局的影响,讨论了俄国对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控制所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分析了俄国的对外扩张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正是通过这37年间六位沙皇努力,一方面继承了彼得一世的对外军事策略,另一方面为叶卡特琳娜二世的外交政策提供参考,使俄国在对外扩张的道路上具有了延续性和整体性,为俄国扩大版图和提高国际影响奠定了基础。俄国的对外扩张也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国的对外政策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日本向中国东北地区“试点”移民及其失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继承了俄国在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的所有利权.为了防御俄国的报复,巩固和扩大在华势力,日本从1905年开始,到1931年为止,策划并实施了向中国东北地区移民“试点”的侵略活动.尽管日本殖民主义者煞费苦心地推行其移民侵略计划,但由于日本资金匮乏无力投入,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差悬殊,经营管理不善以及中国人民和东北当局的抵制、反对等原因,致使日本的“试点”移民侵略计划遭到彻底失败.  相似文献   

18.
吴天春 《中华魂》2013,(24):18-19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了寻求救国救民、振兴中华之路,青年毛泽东等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在同反动统治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斗争中传播马列主义,创立中国共产党,为黑暗中的人民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相似文献   

19.
托洛茨基是一位革命家的化名,这个名字不象列宁和斯大林那样具有魅力,因为当你听到列宁的名字,你会感到他那股深沉、含蓄的力量——这股力量是俄国革命之父在西伯利亚勒拿河畔的流放生活中获得的。而斯大林的名字叫人想起这位“铁人”的刚强意志。列夫·达维多维奇·勃罗斯坦因第一次从西伯利亚逃走的时候,朋友们给了他一张空白的身份证,匆忙间,他便写上了托洛茨基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20.
蒙古人的几种熊崇拜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熊有关的早期崇拜遗迹大量残存于北半球,譬如有熊生存的北美、欧洲、中央北亚地区人民的习俗中。有关这些内容已有大量的研究资料,尤其是苏联学者已公布并研究了大量南西伯利亚附近地区属于新石器时代与熊有关的考古遗存。其中包括在南西伯利亚人中经常可以见到的“熊祭典”,许多与熊有关的各种习俗、礼仪,此类口头传说等属民族学范畴的口头创作资料,他们还提出了有关它们起源、相互间联系问题的颇具价值的观点。①②③④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