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时的年味     
正当空气中弥漫着腊香的时候,我由然闻到了儿时老家的年味。儿时老家的年,沿袭着古老的习俗,浸透着纯朴的民风,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来自乡野的泥土气味。一进腊月,集市上的人就像赶趟似的多起来了。商店里、缝纫铺、杂货店、菜市场甚至连理发店都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家都紧张而忙碌着,老家的年味也就此开始了。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快把年来办"。腊八之后,村民们就忙活开了,张  相似文献   

2.
腊月家常菜     
腊八儿粥 "一进腊月,就不能自在逍遥,事事都要预备,处处得把心操,俗话说:送信的腊八儿粥那是头一报.  相似文献   

3.
为爱挺直     
喻云 《百姓生活》2011,(3):26-26
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7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母亲就用三轮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相似文献   

4.
腊八节习俗     
《社区》2008,(2):28-28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相似文献   

5.
正"腊七腊八,腌鱼腌鸭",每年只要进入腊月,乡村的年味就浓了,家家户户像赶趟儿似的,开始着手腊货的准备了。这时,农家小院从早到晚弥漫着松枝柴火熏腊肉的烟火味儿,行走在这样的味道里,总让人心中漾起一股暖融融的情愫。乡村腊肉在我的记忆里,乡村的年是香郁的。熏制腊肉香肠、做猪血丸子、蒸甜酒、打糯米粑粑,是故乡备年货的重点,跨入腊  相似文献   

6.
小孩小孩你别哭,进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前的我们是多么盼望过年,可是随着时代变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年味似乎在慢慢变淡,近日有读者在《新感觉》的读者群里问:年咋过,咋过年?引起了大家一片热议,许多读者争相在群里诉说自己对过虎年的看法,还提出了不少方法,一起来看看哦。  相似文献   

7.
正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在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是比较贫困的,粥可谓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了。那年头,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  相似文献   

8.
马俊 《社区》2023,(13):61-61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在我的家乡,有头伏吃饺子的习俗,每年头伏的第一天,母亲都要包素馅饺子让全家吃。进入伏天,因为人的身体已经适应了夏天的炎热,反而有了些食欲,吃顿饺子解解馋是不错的选择。而且伏天的“伏”与福气的“福”谐音。  相似文献   

9.
我从小在父亲的棍棒下长大。从14岁那年的某一天开始,父亲就再也没有打过我了。因为,那一次,父亲的一顿暴殴,让我手臂鲜血直流,我愤然离家出走了一天。第二天,我又累又饿,特想回家,就设计了一个巧合,故意让母亲找到了我。之后,我没有再跟父亲说过一句话,整整八年。  相似文献   

10.
高荣 《山西老年》2011,(6):26-26
记忆中母亲总喜欢搬家,从城里搬到乡村,又从乡村搬到了人迹罕至的沙漠边缘。每当我问及母亲,为何这么喜欢搬家时,母亲总是说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母亲很袒护我,一天三顿都吃小灶,家里舍不得吃的肉、蛋、细粮和好吃的东西都留着给我一个人吃。就这样我还经常挑食,不合口味的饭菜宁可饿着也坚决不吃。父亲经常在吃饭的时候眼巴巴地等着吃我的剩饭。十岁那年,父亲觉得母亲这样把我宠坏了,特地回四川农村老家把姑姑八岁的儿子过继过来当儿子。母亲坚决不答应,怂恿我不要这个弟弟到我家来。父亲为此狠狠地揍了我一顿。  相似文献   

11.
娘的年     
娘的年是忙。每年腊月刚到,娘的围裙系在身上就没有解过结。每天忙碌着在灶房蒸糯米饭、熬麦芽糖、调腊八酒、做冻米糖,一家过年的气氛就是娘从厨房中生造出来的。娘做腊八酒,在村里很有些名气。到了酒出缸的那天,也就到了快要过小年的日子,娘便郑重其事地  相似文献   

12.
往事絮语     
尹世昌 《北京纪事》2017,(10):54-55
生日面 小时候,除盼过年就是盼过生日了. 我家不管谁过生日都离不开吃面条——生日面. 每到我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日时,母亲就早早开始准备,买这个弄那个.面条则由母亲亲自擀、亲自煮,甚至还给伴酱浇上卤,我们只需端起碗来——吃.  相似文献   

13.
正天气刚刚转寒,母亲就开始用新下来的棉花给女儿做棉衣了。那温软蓬松又洁白的棉絮,在暖阳的照映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当我伸手触及的那一刻,一股母爱的情怀伴随着棉花的馨香扑面而来。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  相似文献   

14.
陈之杂 《可乐》2011,(1):55-55
桑德罗从三岁开始就表现出绘画的才华,八岁就在家乡意大利佛罗伦萨市办过画展。到中学毕业时,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画家。  相似文献   

15.
爱的脊背     
郭华悦 《山西老年》2008,(12):24-24
他的父亲去世的早。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早上7点,一切准备妥当了,就又用三轮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母亲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家里又穷,导致营养不良,不到40岁,背已经驼得很严重了。到了冬天,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  相似文献   

16.
娱乐广场     
笑话与幽默母女俩一天,母亲在屋里缝被子,女儿在外屋和面。女儿:妈妈,面怎么和﹖母亲:往盆里加面,再倒水,用力搅。过了一会,女儿:妈,面和稀了母亲:加面女儿:面又和稠了。母亲:加水女儿:面又和稀了。母亲:加面女儿:面又和稠了。母亲:加水女儿:妈妈,盆子装不下了母亲:蠢货!要不是我把自己缝在被子里,非打死你不可姑嫂对话姑:“嫂子,你看我找对象是找没有婆婆的好呢,还是找没有嫂子的好﹖”嫂:“最好是找没有小姑子的”寻猪妻子:“赶快贴张寻猪的启事吧,要不就去广播站广播一下,咱们家的猪不见了。”丈夫:“那有啥用,猪又听不懂你的话,更不认识…  相似文献   

17.
正月十五前后,登绵山观冰山灯和绵山冰景,确是一种绝好的享受。绵山脚下,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腊八浇冰山的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记载:腊八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投佛清死之日。秦始皇时期,这一天祭百神,祭佛祖,村人扮作金刚力士,打着细腰鼓驱逐瘟疫,尔后在各自院内浇冰山,渴望来年五谷丰登、囤积如山。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人们用一条长板凳,上面用柏叶捆绑成高低凸凹的高山峻岭。柏树叶中间制古亭、寺庙殿宇、园林墙壁、楼台外形,然后倒挂在院中央,用开水浇,少许浇水,次数较多,一夜浇成。翻过板凳进行精雕细刻,在古楼、寺庙殿宇、亭台楼阁内装一个…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母亲逝世十周年,往事历历在目。 记得我八岁那年的一天,当我放学回家,母亲又给我端上了变味的“和子饭”——煮着榆树叶的玉米面糊糊。我一看清汤寡水,无油少醋,就嘟着嘴不去端饭碗。  相似文献   

19.
马烽同志出生在山西孝义县。父亲去世后,他跟随母亲在汾阳县东大王村姥姥家长大,所以马烽经常说汾阳是他的第二故乡。抗美援朝开始不久,马烽同志回汾阳下乡采访。他到县委后,县委书记刘光让我给马烽同志安排食宿。但当时因为刚刚建国,百废待兴,无论干部和群众,生活都比较艰苦,缺菜少肉。中午只好给他吃了一顿家乡便饭剔尖。晚上休息时,县委客房连一床被褥都没有,我只好让通讯员把下乡不在家的组织部长的被褥给马烽同志搬去。可通讯员只搬去被子,却忘了拿枕头,马烽同志就自己从院里搬了两块砖头当枕头睡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刘书记去看马烽时,…  相似文献   

20.
石兵 《山西老年》2010,(8):44-45
从懂事那一天起,我就感觉母亲是恨父亲的,父亲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母亲诟病,母亲一见到父亲,便开始无休无止地指责,小到衬衫上掉一粒纽扣,大到家里添置一套家具,只要是父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