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离校学生的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于可雇佣性和可雇佣性技能的关系不能简单地理解,需要从其概念内涵中进行具体分析和把握。可雇佣性本身是抽象概念,可雇佣性技能是可雇佣性概念的操作化指标,二者具有共同的核心。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我们需要参照国际研究结合中国现实构建切实可行的中国高校离校生的可雇佣性模型,运用可操作化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校离校生的可雇佣性水平和高校的建设状况进行量化评估,从而为可雇佣性开发和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辑刊》2007,(4):178-181
战后,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逐步瓦解,年功序列制也大为弱化,雇佣出现弹性化,非正式雇佣形态呈多样化发展。然而日本企业非正式雇佣形态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限制、确立、扩大以及加速发展的四个时期。在这60多年中,日本政府的政策导向、经济结构的转换、消费扩张的倾向、工会运动的低迷等综合要素与非正式雇佣形态的演变密切相关,也对我国目前的企业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雇佣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雇佣心理契约逐渐从关系型契约向交易型契约转变,基于可雇佣性的心理契约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基于可雇佣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发展组织与员工的合作共赢关系,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提升员工的可雇佣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采取的策略措施包括帮助员工开展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实施提升员工可雇佣性的发展项目、帮助员工丰富社会关系网络和营造与可雇佣性相容的企业文化等。  相似文献   

4.
雇佣关系的存在是确定雇主责任的基础条件.在实践中判断是否成立雇佣关系应以雇主对雇员是否有控制和监督权为主,结合具体案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针对立法上的问题,应该制定专门的雇佣基本法,从法律上明确界定雇佣关系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雇佣制度与职工持股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人力资源日益资本化了,即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与此相适应,企业的雇佣制度也开始发生变化,已经或将要从单向的资本雇佣劳动转变为资本与劳动相互雇佣的制度,或者转变为劳动者自我雇佣的制度,即劳动者自己的资本雇佣自己劳动的制度。人力资源性质和企业雇佣制度的这种革命性变革的集中表现,就是职工持股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普遍建立和扩展。我国的职工持股制度形成的时间还不长,并且带有很大特殊性,还有若干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6.
雇佣关系的实质是交换关系,归根结底是雇佣双方利益的反映和交换。因此,雇佣关系可以从交换平衡的视角寻求治理机制和路径,关键在于找到雇佣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标准,基于雇佣关系交换平衡的微观框架,雇佣关系治理的核心在于雇佣双方利益目标维度的内在统一,以及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维度。  相似文献   

7.
雇佣关系是特定的劳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雇佣关系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实践中雇佣关系在劳动争议中的经常出现,给我们研究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拓展了空间。本文认为,虽然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劳动关系,尤其是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所兼有的隶属性、平等性、人身性和财产性等特性,使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雇佣关系属特定的劳动关系,应列入劳动法的统一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学界对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联系大致有四种观点,本文通过对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两者性质一致、雇佣关系为劳动关系特殊形态的结论,并且指出建立劳动法对二者的统一调整模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日本终身雇佣制与中国固定工制度的异同及其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终身雇佣制与中国传统固定工制度形式上虽有相通之处,但在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具体运作过程和实际内容上却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在其相通点上暴露出了共同的、无法克服的弊病,二者的差别对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社会经济后果。在特定历史阶段,为保持较低失业率、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二者都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传统计划经济产物的固定工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必然被放弃;终身雇佣制也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知识技术经济兴起和全球经济加速一体化形势的要求,其弊病日益暴露出来。日本对终身雇佣制的改革以及该制度所特有的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富有弹性的多层次用工体系、企业承担消化富余人员的社会责任等,对我国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及搞好“再就业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雇佣关系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雇佣关系的形成是雇佣关系多方参与者之间协商、施压、冲突、妥协的过程,其本质是权力的平衡过程,其权力来源于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程度,是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表现。由于雇主控制了市场经济生产的核心,权力平衡更倾向于雇主。而面对雇主的强势权力,员工只有组织起来,发挥集体的作用,并通过谈判和协商,在双方权力趋于平衡的条件下,互相妥协、合作,从而达成一致意见。政府则应该通过法律和政策,制定和维护雇佣关系的基本原则,撤出对劳动关系的直接操纵和管制。  相似文献   

11.
章海鸥 《学术论坛》2012,(11):122-125
人力资源管理代表发达国家信息时代的雇佣关系管理的最新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取代传统的雇佣关系管理反映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在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生产要素相对地位与作用的变化。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进化意味着两种不同管理模式中人理念的不同。中国仍然处在传统工业化时代,在雇佣关系管理模式方面,靠机械的"拿来主义",不能解决中国企业的雇佣关系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雇佣关系是非市场治理机制发挥主要作用的领域,新制度经济学所提供的研究范式有利于雇佣关系研究的创新.多元雇佣是企业雇佣方式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从状态依赖性合同、冲突的产生与解决成本、投资差异与套牢、动态交易成本等几方面将企业多元雇佣置于新制度环境中,可以对多元雇佣的某些关键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雇佣制度原本以高度稳定性著称,然而近几十年来则发生巨变,雇佣的稳定性下降而灵活性增加,表现在劳动关系层面就是非典型雇佣的兴起,劳动立法则相应呈现出放松管制的趋势。雇佣的灵活化与劳动法的管制缓和造成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却使就业安全受到严峻威胁。日本的非典型雇佣及其法制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于灵活就业迅猛发展的我国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长期雇佣?还是短期雇佣?--以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为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特殊人力资本是企业和员工共同投资形成的,雇佣双方需要共同分享长期投资收益.长期雇佣从劳动经济学的意义上看,是企业和员工共同规避雇佣风险、追求各自收益最大化的结果.企业选择长期雇佣还是短期雇佣,与该企业所在的行业部门及企业的资本、技术、劳动力密集程度等直接相关.成本最为节约的雇佣结构应该是分层次的.资本、技术存量较高以及市场稳定的大中型制造企业,选择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形成长期雇佣和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机制,是保持企业稳定发展、达成企业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内部劳动力市场,企业储存和蓄积了自己必要的特殊人力资本,而员工则得到了稳定的职业生涯保障.  相似文献   

15.
白艳莉 《兰州学刊》2012,(12):103-108
心理契约是分析组织——员工间雇佣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心理契约本质是员工对其与组织间雇佣关系持有的认知图式。雇佣关系建立初期是员工心理契约形成的起始,在员工进入组织工作后逐步完善,在雇佣关系变化过程中心理契约呈现动态演化趋势。心理契约发展演变对组织管理有着多重启示。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从不同侧面对企业雇佣关系作出了规定,旨在通过汲取传统雇佣方式和新型雇佣方式的优点并克服其不利因素以达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这一系列规定抓住了我国企业发展的最关键问题,即通过鼓励创新型的劳动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劳动合同法通过对违约金的特别规定来降低员工流动的门槛;通过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相关规定来建立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对雇员培训及培训费用等相关问题的特别规定,保障了员工接受培训与开发的权益;引导和鼓励企业构建人性化的雇佣关系;通过重新塑造工会的功能确保新型雇佣方式的良性发展;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详细规定有利于引导其逐步走向规范;等等。这一系列规定将从法律上引导和规范新型雇佣方式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彤 《社会科学家》2004,(4):129-131
受雇人致害责任是受雇人在完成雇佣人所交付的工作任务时造成第三人损害的,雇佣人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受雇人致害责任确立是世界立法的惯常做法。但是对受雇人致害责任的性质与构成要件的认定却存有争议。笔者认为受雇人致害责任的性质从雇佣关系的双方当事人、雇佣过程中的风险承担等方面来看,应是无过错责任。受雇人致害责任应由雇佣关系的存在、受雇人的致害行为、执行职务这三个要件构成。  相似文献   

18.
企业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而提高企业能力的必要途径就是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雇佣制度来吸引、培养和用好企业的员工。现行的短期合同制使国有企业建立了灵活的用工制度,但也造成了核心员工的流失。本文从企业能力的视角出发,讨论了长期雇佣制度影响企业能力的机理,并分析了长期雇佣制度影响企业能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灵活雇佣作为西方工业化国家劳动力市场增长最快的一种雇佣形式,对企业组织所追求的员工对组织承诺的政策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挑战,使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20.
工业自动化对女性是机遇还是危机,是当前就业领域亟待回答的重要话题。以工厂车间“生产线”为分析对象,考察女性雇佣稳定性是否因自动化升级而获益的实证研究发现:(1)平均而言,女性相比于男性的雇佣合同更加短期化,雇佣关系的性别差距显著存在。不过,一旦企业引进先进生产线,雇佣合同期限的性别差距将得以显著收敛。(2)机制检验确认了生产线升级作为偏向型技术进步载体,将重塑性别间技能需求。相对于男性操作技能,女性认知技能在生产线升级企业中得到强化,形成“人机共存”互补效应,从而有利于女性签订长期合同、获得稳定就业。(3)此外还发现,在劳动力保护机制更为完善的企业中,生产线升级对女性雇佣合同期限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