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是一门研究科学理解与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学问;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解读主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三者的有机统一;这就决定了"个体理解、群体认同与社会实践"共同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三位一体"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实践基础及其理论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和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共同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研究视域;直接解读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解读实践,以社会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解读以及反思解读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解释实践构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实践基础;理性地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形成的实践基础并进行相应的理论建构,实现实践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向理论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升华,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作为一门在中国科学诠释或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它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在整个马克思主义解释史上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科学理解与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学问。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之进行了某种程度的研究,在概念的界定上,将“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界定为一门“解释”、“理解”或“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问;在研究的具体内容上,对其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在研究方法上,尽管运用了科学的哲学解释学方法,但方法论创新的程度还很不够。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曲折探索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和借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汲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训,对于促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为大众理解和掌握,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走出书斋,走进大众的视野和思维领域,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和教训,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海外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研究经验与中国传统文学思想的研究经验。前者建构的历史经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主体地位。后者建构的历史经验,其有益的经验是,西方文论有助于发现或深化中国诗学传统中受到忽略的或不受重视的维度;其值得警惕的问题是,研究中存在西方中心主义倾向,中国传统诗学有成为西方文论脚注的危险。总结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的历史经验,有利于建构更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中国神韵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苏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包括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有着不同的时代内容,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苏联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存在着国家行政干预过强、忽视民族文化中的人学传统、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等教训。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报刊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体现了分众传播的思路和特点。运用传播学中的分众传播等相关理论,以《共产党》和《劳动界》发刊词的比较为例,从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不同定位、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报刊在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的差异3个方面分析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报刊的分众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要求,从"小众"传播到"大众"理解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回顾和总结这些历史经验,对于现时代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内蕴着主体性、实践性、时代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等理论特色;彰显着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解读实践与社会实践、历时性与共时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以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从学理来分析,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研究方法内在地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总的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了调查研究方法、解释学方法以及实践思维方法,与之相适应,实证主义、人文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则分别成了这些研究方法确立的方法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现代解释理论及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研究和探讨。文章认为这一探讨要获得成功,一是必须对所运用的解释学理论和术语作明确界定,二是必须正确地提出问题,三是就问题展开具体研究。本文所做的正是上述三项工作。这些工作虽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完成,但勾画大致思路却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要求,也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经历了一个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深入发展的认识过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三大历史性飞跃,具体生动地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不断丰富的历史过程。坚持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加强对"三大规律"的研究和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伟大结合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学术界出现的解释学研究热,使马克思主义与解释学的关系问题凸显出来。本文通过分析两者的历史渊源,比较两者的历史观,揭示了两者的本质区别:马克思哲学追寻的是客观真理,而解释学则是在文本中进行意义的考古,甚至消解意义,驱逐真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倡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和方法途径等问题进行探索,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认同与接受,细究起来,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原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其被认同和接受的历史表明,理论只有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本性,才会真正具有权威;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社会主义的理想、实践及其优越性的发挥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包容性及其与爱国主义精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深入群众和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始终是马克思哲学的宗旨。但国内外肯定马克思文化批判逻辑存在的学者总是囿于青年马克思的视角,这种理解看似肯定了马克思,实质误解了其文化批判逻辑的根本性质.我们认为,马克思的文本中存在前后两种异质的文化批判逻辑:一是青年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性质的,是不成熟的;一是1845年哲学变革之后逐渐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批判。本文从文本出发梳理出属于马克思本真的文化批判线索,并在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比较中透视两种文化批判的方法论特质与效应,以期对马克思哲学的文化维度做出厘清。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思想、革新精神、辩证思维、务实求是、民本思想、小康理想的精华,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辩证方法、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加以改进和创新,实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创建了邓小平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扎根于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并指导着人民的实践。他的这一创新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指引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党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马克思主义观正确与否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命运。中国共产党人要想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就必须掌握构建马克思主义观之科学方法。历史经验证明,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以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坚持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为基础、坚持以与错误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断斗争为动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